项目管理模式有哪些(项目经理必懂的4大项目管理模式)




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和原型模型是项目管理中常见的四种模型。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的项目类型。项目经理只有针对不同的项目使用正确的模型,才能事半功倍。

管理模式有哪些

01

瀑布模型

用瀑布模型做项目,就像古代工匠雕玉一样。先有一张完整的设计图,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中间无差错,追求的是“一次成型”。

这就是瀑布模型,最基本最常用的项目管理模型,也称为线性模型

采用瀑布模型的项目是按照模型选择的阶段顺序进行的,每个阶段的工作产品都是下一阶段的输入,每个阶段只有通过检查并确认前一阶段完成后才能开始新的阶段工作。



▲瀑布模型示意图


瀑布模型的突出特点是文档驱动。从需求分析到系统维护,每一项活动的工作成果就是这项活动产生的工作文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品。

瀑布模型有两个最大的优点:

1.保证了每个阶段的开发质量,减少了返工。

2.文档细致,降低了沟通成本,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

这是一开始雕玉的步骤。有精细的设计图纸,每一步都不可行,因为一旦雕坏了,就得掉玉重新开始。

这也是瀑布模型的缺点:周期长,不容易改变。

用户要到项目开发后期才能知道产品的真实外观和质量。这个时候,做出改变的成本会很高。

适合瀑布模型的项目类型通常是对用户要求非常明确的项目。同时,还要求项目预算充足,人员到位。

02

迭代模型

实际上,迭代模型项目是由几个小而快的瀑布项目组成的。

因为每个开发迭代都是一个完整地经历所有工作流的过程:需求、分析与设计、实现与测试工作流。

每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以发布的产品,它是最终产品的子集。



▲迭代模型示意图


模型沿着螺旋迭代几次,图中的四个象限代表四个活动: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项目和客户评估。

使用迭代模型进行软件开发,项目活动包括以下阶段:

1。初始阶段

为系统建立业务案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

2。细化阶段

精化阶段的目标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一个可靠的架构基础,准备项目计划,并消除项目中最高的风险元素。

3。施工阶段

在构建阶段,所有剩余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都被开发并集成到产品中,所有功能都经过详细测试。

4。交付阶段

交付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可用。交付阶段可以跨越几次迭代,包括为发布做准备的产品测试和基于用户反馈的微小调整。



▲迭代模型的几个阶段


迭代模型是风险驱动的。它强调支持软件复用的备选方案和约束,有助于将软件质量作为一个特殊目标融入产品开发。

因此迭代模型的风险管理成本较高,在风险分析和进度管理方面对项目团队成员的要求也非常高。

迭代模型的项目通常是需求不确定的高风险项目,用户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整个开发过程。

[S2/]03

增量模型

增量模型是通过确定用户需求,定义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设计整体架构,采用串行创建产品的方法进行开发的过程。

增量模型本质上是迭代的,但是它强调每个增量发布一个可操作的产品。

增量模型的特点是引入了增量包的概念,不需要等到所有需求都出来了,只要某个需求的增量包出来了就可以开发。




▲增量模型示意图


虽然一个增量包可能需要进一步适应客户的需求并进行更改,但只要增量包足够小,它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是可以容忍的。

增量模型有三大优点:

1.可以在满足初始需求之前降低成本。

2.可以快速生产可用的系统。

3.能够有计划地管理技术风险。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增量模型的灵活性可以使其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远胜于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模型,但也容易退化为边做边改的模型,导致软件过程控制的完整性丧失。

增量模型的适用项目特点:

一、用户的核心需求非常明确;

二。项目人员不足;

三。产品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完成。

04

原型模型

原型采用逐步求精的方法对原型进行改进,使原型能够“快速”开发出来。

原型模型是一种用户驱动的方法。可以降低系统开发的风险,尤其是在大型项目的开发中。由于很难一次性分析出项目需求,因此原型法的应用更加有效。




▲原型模型示意图


原型根据其最终保持性可分为非废弃型废弃型:

非一次性原型:首先根据用户最重要的需求,开发一个能实现系统最基本功能的原型,然后根据用户对原型的使用和评价意见,反复修改和改进原型,直到用户对最终系统满意为止。

一次性原型模型:首先用来描述和验证用户的需求,使用不同于实际开发的开发工具建立模拟数据库系统,达到与用户交流的最佳效果。在用户需求确定之前,我们不会继续开发这个原型。

它们在目的、手段和结构上是不同的。抛弃原型模型往往是为了更好的与用户沟通,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

适用于原型模型的项目特点:

I处理简单、流程清晰、覆盖面窄的小规模系统;

二。在大型系统的需求阶段,使用原型与用户沟通,需求分析会更加清晰详细。


写在最后

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模式,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仔细考虑 :

一、实施和推广的困难

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和系统开发团队的技术能力决定了所选开发模式的实现难度。选择适合项目组特点的开发模式尤为重要。

二。项目管理的重点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关注进度、质量、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等。根据项目的侧重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

结合这些特点,选择最适合项目的开发模式,可以事半功倍。

各样板工程特点:[/s2/]

瀑布模型-文档驱动

迭代模型-风险驱动

任务驱动的增量模型

原型模型-需求驱动


来源:转载

关注微信官方账号:PMP项目管理之家,人才汇聚项目管理PMP和NPDP考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