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视频收益是怎么算的(游戏拉垮,B站靠什么赚钱?)



作者| |伊斯特兰

主管|视觉中国

北京时间11月17日,beery beery(纳斯达克代码:BILI;;HK: 09626)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未经审计)。报告显示,Q3营收52亿,同比增长61%;月均活跃用户(MAUs)达到2.67亿,同比增长35%;日活跃用户(dau)达7210万,同比增长35%。月均付费用户(MPU)达到2390万,同比增长29%;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88分钟。

11月17日(美国东部时间),美国股市暴跌8.98%,18日再跌17.17%。19日香港股市开盘后,宣布暂停可转换优先票据交易。

b站收益是怎么算的

下滑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Q3亏损28.86亿元,同比增长144%;第二,游戏收入增幅仅为9.1%,2020年Q3游戏收入增幅将为36.7%。一些认为“哔哩哔哩完全依靠游戏”的投资者失望了

mile-mile——也就是哔哩哔哩——赢得了年轻用户的青睐,而且基本稳定。目前首要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赚到大的营收来证明自己的变现潜力。因为收入是利润表的第一行,所以收入优先的策略被称为“顶线策略”。

收入=用户数x用户人均贡献。䕱䕱䕱䕱䕱䕱䕱䕱䕱䕱۱䕱䕱۱䕱䕱䕱䕱䕱𫙱𫙱𫙱17777当业绩和市场认可度同步提升时,股价翻倍)。

各种商业“赛马”

哔哩哔哩成立于2009年,并于2011年开始作为一家公司运营。早年,哔哩哔哩是纯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社区,2016年才开始探索商业化模式。

哔哩哔哩将其收入分为四个部分:手机游戏、直播和增值服务、广告、电子商务和其他。

手游业务主要是为第三方发行游戏。用户可以用哔哩哔哩账户免费下载、玩和购买虚拟物品。在探索变现路径之初,游戏业务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这一收入超过20亿,占总收入的83.4%。难怪有些人仍然认为哔哩哔哩是一家游戏公司。

随着变现路径的拓宽,游戏收入占比迅速下降——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38亿,占比27.9%。

直播和增值服务除了“主要会员订阅费”之外,还通过出售虚拟物品来实现。“爆发”始于2019年,营收16.4亿,营收占比24.2%。2020年营收再翻一番,达到38.5亿,占营收的32%;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突破50亿,营收占比37%。成了哔哩哔哩“最赚钱”的生意

广告分为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包括出现在移动应用的启动页面和页面顶部的广告、网站首页顶部的banner品牌广告和在线视频推送旁边的效果广告。

在探索变现路径之初,哔哩哔哩并不确定用户的“容忍度”,客户也对广告效果感到困惑。因此,广告服务的启动速度不如游戏服务。2017年,哔哩哔哩广告收入仅为1.6亿,占营收的6.4%;2020年18.4亿广告收入占营收的15.4%;2021年前三季度广告收入逼近30亿,收入占比21.6%。

电子商务收入来自ACG相关产品的门票收入以及线下演出和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他业务(尤其是直播)推动的。2017年以来,直播收入增速持续高于100%。其中,2018年直播营收增长232%,2019年电商营收同比增长403%,在营收中的占比首次超过10%。2021年前三季度,电商营收18.3亿,营收占比13.5%。



季报数据更准确地揭示了收入结构的变化。

在Q1,2019年,8.7亿游戏收入仍占63.6%。从《原地踏步》到Q4,游戏收入占比43.4%。

2020年H1,游戏收入和占比回升,之后继续下滑。4季度游戏收入11.3亿,占比30%。

2021年Q3,游戏收入13.9亿,占比26.7%。

游戏目前不是哔哩哔哩的主攻方向,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黑马”是直播和增值服务-

Q1 2020年,直播和增值服务收入将同比增长5亿,占收入增长的53%。

Q1 2021,直播及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亿,占收入增长的44%。

2021年第三季度,直播及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3亿,占收入增长的47%。

媒体投资人最感兴趣的是广告收入,因为营销是企业的刚需,企业根据营销效果增减广告投放。广告收入是衡量媒体“含金量”的最佳指标,其可靠性、确定性和增长潜力都高于游戏、直播等其他业务。

2021年前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5亿、7亿、6.1亿,对收入增长的贡献高于30%。



2021年,游戏业务对营收增长的带动作用将大大降低。Q1和Q2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和-1%,第三季度小幅上升至6%。

从营收同比增速来看,广告和电商业务表现抢眼。在过去的八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电子商务收入增速接近或超过200%,有六个季度广告收入增速超过100%。



广告和电商业务起步晚,基数低,增速高并不意味着对总营收增长的贡献率高。谁是“黑马”,还有待观察。

游戏、直播、广告、电商都是“从动轮”,而不是“主动轮”。做大营收的重点永远是用前沿内容抓住年轻人,比如6亿收购妖娆,一次性推出51部动画新作...有了好的内容,变现自然就来了。

收入“双击”

1)第一击:MAU增长

2018年Q1,哔哩哔哩毛额7745万;2019年,Q1突破1亿,同比增长30.8%;在Q1,2020年,MAUs达到1.72亿,同比增长70.1%;Q1 2021年,MAU达到2.23亿,同比增长29.5%;2021年第三季度,MAUs达到2.67亿,同比增长35%。尽管2021年的基数是2018年的3.5倍,但哔哩哔哩的MAU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2021年第三季度,dau达到7210万,同比增长35%,增速与mau持平。



MAU毛首次被脸书用作用户活动的指标。哔哩哔哩DAU/MAU在30%左右波动,2021年Q3为27%。

通常一个App的占比高于20%,可以认为用户活跃度比较高。脸书的这一比例恒定在66%,微信可能更高。

2)第二击:营收/MAU

DAU/MAU用来衡量用户的活跃度,MPU/MAU用来衡量用户的付费意愿。后一个指标更有意义

2018年的Q1,哔哩哔哩的MPU只有260万,占MAU的3.3%;

在Q1,2019年MPU增至570万,占MAU的5.7%;

Q1 2020年,MPU将增至1340万,占MAU的7.8%;

Q1 2021,MPU突破2000万,占MAU的9.2%;

2021年Q3,MPU达到2390万,同比增长59%,占MAU的8.9%。



与2018年Q1相比,2021年Q3的MAU增长245%,MPU增长832%。月用户“用脚投票”,付费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MPU含金量高得多。

近年来,每个MAU贡献的收入呈现稳定增长,非游戏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在Q1,2019年每个MAU贡献13.6元收入,其中8.6元来自游戏业务,4.9元来自其他业务,非游戏收入占比36.4%。

Q1 2021年每MAU收入17.5元,其中5.24元来自游戏业务,12.23元来自其他业务,非游戏收入占比70%。

2021年Q3,每MAU收入19.5元,游戏业务不变,其他收入增长14.28元,非游戏收入占比提升至73.3%。



对比2019年Q1,2021年Q3每MAU收入:游戏从直播8.6元降至5.2元,降幅40%;直播从2.9元涨到7.1元,涨幅148%;广告从1.1元涨到4.4元,涨幅295%;电商从0.9元涨到2.7元,涨幅190%。

收入“双击”和结构趋于优化,哔哩哔哩的实现步入正轨。

“钱途”——未来靠什么赚钱?

1)成本结构优于长视频网站。

成本主要包括游戏发布、服务器托管和维护、游戏推广和客服、自营电商购买成本、与游戏开发者和主播的分成、向版权方支付内容成本。

收入成本主要包括收入分成、内容成本、带宽和服务器、电商购买和人力。

2020年营收43.7亿,营收占比36.4%。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份额达到53亿,占营收的39%。游戏和直播的主要变现方式是虚拟物品销售。

2017年,游戏和直播在营收中的份额分别为83%和7%;2021年前三季度,游戏和直播的份额分别为28%和37%。期间支出占收入的份额波动很小,说明与主播(和频道)的分成政策基本没有变化。

内容成本每年递增1、2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19亿,占营收的16%(2021年季度财报未披露)。

如果把分成视为“广义内容成本”的一部分,哔哩哔哩相比长视频网站有很大的成本优势。以2020年为例,分享和内容总成本为62.4亿,占营收的52%。同年爱奇艺内容成本209亿,相当于营收的70%。

2020年,收入同比增长77%,带宽和服务器成本增长24%,带宽和服务器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至10%。



以长视频为主的爱奇艺,内容成本负担沉重,离扭亏还很远。

2)市场成本的影响

2018年,哔哩哔哩开始“发力”,各项费用大幅增长,市场费用、行政费用、R&D费用分别为5.9亿、4.6亿、5.4亿。其中,市场成本同比增长152%。

2020年,市场成本、行政成本和R&D成本将分别为34.9亿、9.8亿和15.2亿。其中,市场成本同比增长191%。

2021年前三季度,市场费用、行政费用和R&D费用分别为40.3亿、13亿和20.4亿。市场费用增速降至63%,其他两项费用增长100%左右。

2021年第三季度市场费用创新高,达到16.3亿,占营收的31%,但费用率较2020年第三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R&D费用达7.9亿,占收入的15%;管理费用为4.7亿,占收入的9%。总费用率为55.6%,较2020年第三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



2019年Q1,MAU刚刚突破1亿,市场成本1.8亿,每个MAU占用1.8元;

在Q1,2020年,MAU将增加到1.7亿,市场成本将为6亿。每个MAU会占用3.5元,人均收入13.4元,不增反减。

到2020年Q4,MAU人均贡献收入达到19元,高于人均14元的市场成本。看来哔哩哔哩已经做了一些调整;

2021年Q3,人均贡献再创新高,为19.5元,比人均市场成本高出13.1元。

哔哩哔哩还没有赚钱。现阶段要以最大的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有些互联网公司MAU上去了,但人均营收一直在下降,说明客户质量不高,流动性遇到瓶颈。哔哩哔哩市场费用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哔哩哔哩未来赚钱的逻辑有两层:一是市场费用的杠杆效应,市场费用每增加1元钱,可以促进营收增加3、4元钱;二是营收“双击”(MAU和人均贡献均增加),低于长视频网站的内容成本,营收占比会越来越低。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正在改变和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嗅这个应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