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店做什么生意好(一批社区餐饮在“闷声发财”有人20平日入上万 有人逆势开店数百家)




文|专业餐饮网三月


后疫情时代,餐饮的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商场餐饮红利耗尽,一批扎根社区的餐饮品牌逆势增长,大赚一笔!


有的人靠20个摊位每天进上万,疫情期间开100+直营店;有些人,近两年销售额和开店速度增长了30%,是快餐业的隐形冠军...他们大多在社区深耕数十年,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里的食堂”。


在城市化结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品牌化、连锁化的社区餐饮品牌正迎来自己的黄金窗口期。


进入高速门店扩张期,

一批社区餐饮品牌逆势增长!


早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当全国各地的餐馆都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卖米线、牛肉面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餐馆,在居民楼、小区角落等各个角落,有条不紊地慢慢苏醒,首先透露出复苏的信号。


近年来,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可以为人们提供高度的便利,保持高粘度的社区渠道表现出更强的生存能力,一批社区餐饮品牌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比如北京有一些优秀的社区餐饮品牌是逆势崛起的:


扎根北京40年的穆斯林餐饮连锁品牌紫光园,采用“地摊+”模式,平日营业额高达6万;2020年疫情期间,将在北京开设100家以上直营店;现在,它进一步打破了游戏,探索私有领域运营。第一场直播的日销售额达到480万元,成为社区餐的“典范”。





另一个创立23年的品牌南城香,是社区快餐的“样本”。以“米饭+羊肉串+馄饨”的多元组合,开设了130家直营店。疫情也发展迅速。从2019年到2021年,新开了60家店,挨着麦肯的10多家店。近两年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开店速度都保持了30%的增长!


……





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各地,一批批植根于社区的餐饮品牌正在蓄势待发。比如已经开了1400+家店的元极焦云,已经进入了门店高速扩张期。自2020年4月起,每月新开门店超过25家。


还有上海的吉祥馄饨,山东的超意兴,福建的春百味,湖北的长清麦香园等。这些深耕社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餐饮品牌,走上了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快速发展之路。


慢慢的,原来社区周围的非品牌店逐渐被品牌连锁店取代,社区化的餐饮连锁正式兴起。


很多大佬也是看中了社区渠道的红利,纷纷布局。很快,速冻饺子大亨们错过了开“现金换现金”的饺子店,喜家德也新开了子品牌“甄姬”饺子馆,试图掘金社区餐饮。




社区型餐饮连锁正式崛起,

欢迎进入“黄金窗口期”,成为下一个新蓝海!

社区开什么店最赚钱

商场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吸引了无数餐饮企业蜂拥而至。以海底捞、西贝为代表的一批品牌获得红利,成为全国头部品牌。


但疫情突袭,人群聚集的高密度通道受到严重影响。商场首当其冲,随着客流骤降、亏损关门,商场餐饮红利淡出,进入增长瓶颈。


餐厅在寻找新的增量,社区长期涌现出一批黑马品牌,让人看到了社区广阔的“钱”前景。


未来,极具想象空间空的社区可能会成为餐饮新蓝海,成为餐饮品牌的下一个战场。


1。城镇化“拐点”即将到来,社区餐饮迎来红利期


其实疫情只是社区餐饮兴起的加速器。


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拐点”即将到来,社区商业趋于成熟。

曾经,社区餐饮并不普及,大多是夫妻店。很多想做品牌的餐饮企业急于往商场里钻,因为很多小区不成熟,入住率不高,客流不足。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之下。从1980年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从19.39%提高到63.89%,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位列直辖市前三,均超过80%。


中国社科院的报告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出现城镇化从高速逐步放缓的“拐点”,2035年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大概率达到中国城镇化率峰值的75%至80%。





社区的商业潜力更大。根据Winsor的统计。com,2020年我国城市住宅物业面积将达到300亿㎡,国内社区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5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社区服务消费将进入万亿级市场。到2030年,预计将形成超过2万个新社区。


未来10年,中国的社区商业消费将逐步占到社会消费总额和零售总额的1/3,这意味着配套的社区餐饮也将迎来黄金窗口期!


2。比商场、餐厅更“主动”,更适合深耕细作,成就品牌


社区餐饮还有一个优势是商场餐饮没有的,那就是主动。


除了营业时间灵活,更重要的是社区适合修炼内功,坚持长久主义,成就百年品牌。


因为商场餐饮是商场生态的一部分,只能作为补充,很被动。


一方面,商场为了流量,会选择有强大潜力和流量的品牌,这样会给自己一个很好的位置,让品牌勉强有话语权;


另一方面,商场为了自身利益迎合市场,在做经营调整时,可能会主动排斥一些餐饮品牌。


社区餐饮品牌相对独立,主要是和房东玩游戏,但只要出得起钱,可以租很多年。


这样餐饮品牌适合练内功,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客户,培养品牌。你看,紫光园,南城巷,超意兴等。基本上都是经营了几十年的品牌。


3。占领“黄金三公里”,在后疫情时代“赢回”消费者


商业的本质是培养消费习惯,店要开得离消费者更近。


占据“黄金三公里”的社区餐饮,有着天然的积分优势,越靠近,各种消费需求的可能性就会存在,机会就越大。


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社区餐饮的便捷、高效、即购即用的服务,使得人们对社区餐饮的依赖和信任逐渐增加。





而且在何忠联合创始人姚哲看来,社区业务还在优化阶段,预计优质链进入,会有更多的增长空。


“小区的租金成本和管理成本其实都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品牌亲民,能长期运营客户,都可以考虑。毕竟由于优质供给不足,双减政策,小区老龄化趋势,未来大家还是会就近消费综合业态。


20%的一线商圈做品牌识别和创新,80%的门店下沉到多个渠道,会是比较好的门店结构。当连锁店超过100家时,就要考虑分渠道管理了。无论是综合投入、产品结构、数量、定价,都需要重组,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精细化运营中抓住机会,在生存与发展之间建立有效的积累。"


4。传统社区餐饮正在改变,“三栖”模式带来了新的量


社区餐饮也在经历一场“自发”的革命,从传统的“家常菜”快餐,到新的复合模式。


你会发现几乎所有“默默致富”的社区餐饮品牌都在走“零售+餐饮+外卖”的“三栖模式”:


袁吉云饺子开了一家20平米的路边“全透明”地摊店,现在卖生饺子和生馄饨。不仅是外卖生意,还有外卖餐和外卖餐,店铺排起了长队。


紫光园在店内设了10个摊位,主要销售烧饼、包子、馒头、手炒鸡、酱牛肉等卤制小吃和主食。,而且早餐只卖两万块。“全日制+全业态”模式成为社区餐饮学习的标杆;


吉祥馄饨还生产了蛋黄蒸饺这种大众零售爆款产品;


……





后疫情时代,多场景、多渠道的销售模式,让社区餐饮可以一直经营下去,也让他们找到新的增长渠道,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这种堂食、外卖、零售的复合模式也可能成为未来社区餐饮的主流模式。


专业餐饮网总结: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将进入“拐点”,社区商业将趋于成熟和稳定,社区餐饮将成为下一个蓝海市场。


其中,默默耕耘了几十年的连锁社区餐饮企业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探索外卖+餐饮+零售的“三栖”新模式,抢夺更多增量蛋糕,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他们的探索为更多的餐饮品牌提供了模板。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复购率高、标准化程度高的品类进一步下沉到社群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