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丝互动榜刷第一(抖音天花板一夜涨粉百万,这个“虚拟人”离带货还有几步?)

编辑导语:最近虚拟偶像正迎来成长期,各大企业、品牌孵化虚拟角色的现象屡见不鲜。虚拟角色未来是否会像真人网络名人一样走带货之路,引人深思。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讨论了虚拟人物如何驱动各种各样的美容化妆品。让我们看一看。



万圣节晚上一个虚拟人着火了。

10月31日,一个名为“刘”的账号在发布了第一段视频。视频中有真人看虚拟人物化妆,有堪比电影特效的画面,也为剧情中捉妖埋下伏笔。在Meta Universe+美颜虚拟偶像的标签加持下,该视频仅一天就收获了200多万赞,上涨了130多万。



(很多网友表示画质可以和好莱坞大片《阿丽塔》媲美)

11月1日,刘又发了一组定妆照。虽然只是两张剧照,但还是保持了人气。截至目前,粉丝总数已达170多万。除了各种话题的热搜和“短视频内卷化”的讨论,更多的期待还是落在了虚拟角色“刘”身上。所谓的“会捉妖的虚拟美妆专家”,在视频中打上了#虚拟偶像、#元宇宙、#美妆的话题标签。几乎是从人性设定出发,为后续做铺垫:剧情围绕捉妖展开,给美妆产品留空余地。



虽然最近大火的元宇宙还处于概念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虚拟偶像已经开始了成长期。从去年开始,乐华、阿雅依、凌孵化的A-SOUL之类的头像开始在淘宝、等平台“运营”,花溪子、卡姿兰之类的品牌也成为了自己的品牌头像。

和真人网红一样,虚拟人物都绕不开带货,而没有真实皮肤感觉的刘什么时候开始带货,怎么可能带各种美妆?也许是所有虚拟偶像都会面临的下一个问题。

一、柳夜熙现象

“短视频都卷到这个程度了。”

看着超级特效画面带来的效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毕竟当时很多“受欢迎”的短视频都不高。无论是吵架,演戏,跳舞,还是高素质的人类,都带来了一夜暴富百万的巨大效应。但像刘这样的虚拟人物和剧情设定,在技术和设计上做到一模一样并不容易。



(飞瓜数据的涨粉榜)

除了虚拟角色本身的精致设计,真人与虚拟角色的转移互动,奸诈气氛的营造,这段2分钟的视频,

为虚拟人物创造了“活”的效果,不仅有丰富的表情和情感表达,还具有世界观的建构。

但这是之前二维风格的洛天依和图形模式的AYAYI都没有触及到的状态。不过,刘的现象级爆款也踩在了“天时地利人和”上:

  • 带有恶魔和幻想的内容主题,正好在万圣节发出,贴合节日气氛;
  • 紧跟元宇宙热点;
  • 剧情中清晰的人设和悬念会让粉丝想追下去。
  • 美妆的切入点已经带来了衍生效应。一些美妆博主推出了假视频,也获得了数万赞。潘长江的女儿潘阳也在视频下留言询问“什么是嘴红号?”。



    随着刘的爆红,其背后制作团队的创意视频也逐渐被挖掘出来。其实从刘只关注的三个账号,就已经可以看到同一家公司的账号矩阵,比如周、航天员小武、都是特效内容的头部账号。《电商在线》从这些账号中发现了他们的商业化特征:用特效打造时光旅行空和灵魂交换等故事,同时植入品牌或商品。



    二、虚拟偶像时代已来

    虚拟偶像正在蓬勃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洛天依不再是你唯一能说出名字的虚拟偶像。“虚拟偶像”一词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早期特指一种歌舞类的虚拟形象,逐渐扩展到包括虚拟歌手、虚拟主播、虚拟KOL、虚拟品牌形象、虚拟IP联动等数字世界。正因如此,虚拟偶像往往代表着泛二次元文化,也带有强烈的二次元动漫风格烙印。



    但随着技术的变化,虚拟偶像更接近数字人的概念。一方面,洛天依和A-SOUL等虚拟偶像开始举办演唱会,甚至走进李佳琪等直播间,与直播主播一起带货。另一方面,诞生了Lil Miquela、AYAYI、LING等虚拟角色。他们在外形上与真人无异,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调性,更酷、更年轻、更贴近消费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头像诞生?

    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二次元文化影响下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商业社会的主流,虚拟形象是接近年轻人的最好方式。

    虚拟形象的一个好处是,背后的人更像“演员”,更容易在幕后表演,减少公众的直接审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虚拟形象会首先从“偶像”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个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完善的圈子,现在解放了一种新的可能。

    换句话说,只要虚拟形象站着,后面的人就可以随意换。比起投资一个真实的偶像,虚拟偶像的“安全性”会更高,因为明星随时可能翻车。尤其是在网络名人的形象和MCN机构经常发生纠纷的情况下,虚拟偶像代表着商业合作的稳定性,创意机构可以完全拥有账号的管理权。

    因此,虚拟偶像成为了几乎可以取代网络名人的存在。比如一个19岁的混血女孩,名叫Lil Miquela。在网络上,她被设定为一个长着可爱雀斑的虚拟模特兼音乐人,长期定居洛杉矶,拥有西班牙裔、巴西裔和美国裔血统。

    你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她的个人生活非常丰富,无论是社交、拍摄、广告代言等等,影响力堪比真正的网络名人。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更大的商业前景。据悉,Lil Miquela 2019年收入约为7600万人民币。



    (虚拟角色Lil Miquela和她的真实男友Nick)

    三、虚拟偶像如何带货?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真的走进直播间,虚拟偶像其实会比直播主播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毕竟虚拟IP的重要支撑是粉丝经济,而直播的前提是不伤害粉丝,所以卖什么,怎么卖是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就像你无法想象一个禅宗和尚卖鸡爪,初音未来卖大葱。

    这也是虚拟偶像在成立之初要考虑的定位问题。在哔哩哔哩,虚拟IP只需要是偶像角色,粉丝在直播间想要的是陪伴,是粉丝和偶像的互动感。甚至有些日本的Vtuber(虚拟UP主持人)会在哔哩哔哩的直播间用日语交流,完全不影响和粉丝的互动。但在更贴近商业的电商场景下,虚拟偶像卖货肯定是“功利”的。如何权衡它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在看来,虚拟偶像还在小心翼翼的试水,大部分偶像自己选择的品牌都是和自己调性相符的。平台也更占了。比如阿里先是和杰克森Yee合作《阿凡达》,然后推出“喵酱”,签下AYAYI作为第一个阿凡达员工。在今年天猫双11新上线的购物车分享功能中,也可以看到凌的购物车分享...



    现在看来,成熟的IP资源转化为主播是有一定门槛的,虚拟形象偶像化的培养路线能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电商场景,还没有形成一套方法论。但品牌自建形象可能是平衡商品和虚拟偶像的最佳方案。“造星”对于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划算的生意。

    一方面,品牌需要用更年轻化、互联网化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品牌价值。基于品牌的头像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另一方面,相比高价雇佣主播带货,自己的头像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站外独立IP运营。以华为例,将使用小溪的IP形象在微博中形成互动,赋予品牌拟人化的表达。

    对于特征明显的品牌,其本身与虚拟形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刘走红后,很多网友猜测第一个找刘代言的品牌应该是花溪子。

    现在看来,刘的带货之路应该和同矩阵账号类似,结合自己的短视频内容植入一些美妆品牌。但实际表现如何,或许要等到整个虚拟偶像市场进入下一个阶段才能体现出来。

    微博粉丝怎么刷

    作者:杨妮娃;编辑:司文;微信官方账号:电商在线(ID: dianshangmj)

    本文由@电商在线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