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超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你是哪一种?(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重重)

大众网海报记者董报道济南一首歌

今年春分节气后的第一天是世界睡眠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睡个好觉成了一种奢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睡眠健康列入主要行动指标,解决睡眠问题成为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命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统计,2021年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人失眠发病率高达38.2%。

显然,睡不好早已成为一个社会健康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它也是一种疾病。



睡眠障碍的人去看刘振华主任。

感觉很压抑,整晚都睡不着

黑暗中,小美(化名)打开手机,屏幕上微弱的光线有点刺眼。时间显示凌晨两点半,但她无论睁眼还是闭眼都睡不着。打开朋友圈,内容已经看到了。再打开微博,热搜还没更新。而窗外的城市正在窗帘后沉睡。

25岁的小美生活稳定:从某一流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国企上班。刚工作两年多,家里就给她买了两辆贵的车。“我觉得我的生活太顺利了,没有任何波澜,现在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了。别人叫我出去看看风景,我之前去过很多国外的地方,觉得风景没那么美。别人问我有没有感情问题,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感情问题。”

在大多数人追求衣食住行的时候,小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想追求。大概两年前,睡眠质量很差。半年前,我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甚至想从楼上跳下去。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她整夜失眠。

这段时间,小美不知道怎么睡着了——这应该是天生的能力。她闭上眼皮,睡意沉沉,人不知不觉陷入了梦境。她闭了一会儿眼睛,又睁开,重复了几次,却没有睡着。

为了改善睡眠,她服用了一些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其他人都认为,‘对你来说一切都很顺利。会有什么烦恼?“你为什么睡不着?”其实我自己也很苦恼。不久前,小美找到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东院神经内科主任、山东省睡眠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振华。

通过大脑波动图分析,小美是抑郁症。“看看这份大脑功能分析。神经递质一般分为两种: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其中,这种γ-氨基丁酸递质属于抑制性递质,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兴奋性递质。”小美的γ-氨基丁酸值高,去甲肾上腺素值相对较低。这说明她的心情和她现在的状态有关。

经过刘振华的分析和开导,小美逐渐意识到,这种问题的根源可能是父母关爱的缺失。她和她的祖父母一起长大。她的父母忙于事业,只给了她经济上的支持,却没有多少真正的关心。

“小女孩现在处于明显的抑郁状态,失眠不仅仅是失眠。”刘振华说,在对小美的治疗中,除了改善她的睡眠,还会给她一些改善情绪的药物,以及心理治疗,比如心理咨询、心理认知行为等治疗。“通过物理、医学、心理的综合治疗,她的睡眠和情绪完全可以得到改善。”



在刘振华看一个病人。

压力太大导致睡眠质量差

小美只是众多失眠者中的一个。

在刘振华的门诊,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患者。“按照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有7大类,近百种疾病。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刘振华介绍,以前失眠的人主要是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的疫情增加了一些人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眠。

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据刘振华介绍,“睡眠不好”主要表现为睡眠时的异常行为,如夜惊、做噩梦、磨牙、梦游、打鼾、睡眠行为异常、夜间癫痫发作等。

一年多来一直失眠,睡着后还做噩梦的小宋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小宋二战考研。然而今年的高分让他远远落后。“因为是‘二战’,今年备考的时候感觉心理压力很大。每天半夜12点左右躺下,1点多就睡着了。”躺在床上,在有意识的五官范围内,所有的噪音都大得惊人。他的耳朵里似乎总能听到耳鸣的声音,有时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很难入睡,但总是被噩梦困扰。“我总是梦见自己没考上,然后一觉醒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梦。”

与众所周知的“睡不着”和“睡不好”相比,“睡眠不足”显然更容易被忽视。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睡症等患者。,都是嗜睡的症状。”刘振华说,“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多种身体疾病,还会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交通事故频繁等。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由于夜间频繁呼吸暂停而出现间歇性缺氧,进而导致第二天昏昏欲睡,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的甚至在开车时睡着,导致车祸等意外。

有睡眠问题的年轻人的临床就诊人数是5年前的两倍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和慕思床上用品联合发布了《2022年中国人健康睡眠白皮书》,内容涵盖了中国人的整体睡眠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需求,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人群的睡眠状况。数据显示,近75%的中国人存在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是最大的问题。其中一线城市睡得最晚,二线城市睡得最差,三线及以下城市睡得最好。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因为压力而睡不好觉,尤其是26-45岁的中青年。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仍然不足,19-25岁年轻人中有44%熬夜到0点以后,是当之无愧的“熬夜冠军”。42%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超过半小时,失眠率高达21%。

“目前临床上,我的感觉是有睡眠问题的年轻人增多了。在我的诊所里,来看病的青少年数量可以比5年前翻一番。”刘振华说,虽然失眠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但现在到他诊所就诊的中青年患者约占25%。

况且,在睡眠障碍中,人们对“睡不着”的认知度普遍高于“睡眠不足”和“睡眠不好”,但实际上,“睡眠不足”和“睡眠不好”的危害往往比“睡不着”更严重。因此,他呼吁人们注意“睡不好”和“睡不够”。发现睡眠障碍后,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