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白皮书收集了中国31个省份的样本,调查了运动人群的睡眠状况。据调查,27%的人通过运动来帮助睡眠,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这一点得到了高质量睡眠的人的认可。从地域上看,广东运动人群最多,睡眠充足程度居各省之首。从收入和职业来看,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的人平均每天睡8.19小时,月收入25001元至30000元的人平均每天只睡7.73小时。律师、企业高管、医生经常熬夜加班。56%的网民表示自己存在睡眠问题,工作压力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首要因素。
数据显示,运动早的人睡眠质量最好,有55%的人被评为“非常好”和“比较好”,在所有运动时段中排名第一。调查中,88%的运动爱好者认为睡眠对运动非常重要,男性对此更为赞赏。69%的运动人群觉得良好的睡眠可以改善自己的健身状态;每天睡7到8小时的人对运动更有热情。调查还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运动人群的运动和睡眠状态呈现两极化,疫情使得经常运动人群更加注重运动和作息,而不规律运动人群受疫情影响减少运动和作息更加不规律。
专家提示:良好的免疫力来自良好的睡眠
俗话说“一天不睡,十天不醒”。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好的免疫力来自好的睡眠”。
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其他疾病,危害身体。
研究表明,中年人每晚睡眠少于7小时,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26%,但超过8小时也会增加24%的过早死亡风险。睡眠不仅能消除疲劳,创造新的活力,而且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绝大多数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在睡眠中产生的。睡眠充足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的主力军,也就是说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加强了。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立:为什么青少年免疫力好?因为它们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而且80%是在睡眠时分泌的。如果你患有严重的睡眠剥夺,那显然是促进免疫力的因素,它们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些生长激素也有利于淋巴系统的再生。因此,我们必须从B细胞、T细胞、生长激素和许多水平上保证合理和适当的睡眠。
青少年睡眠不足越来越严重了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早在2008年,《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就明确提出,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中国青少年的睡眠现状如何?再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在北京某中学门口采访学生和家长,发现大部分学生睡眠时长不达标。
记者:一天能睡多久?
学生:晚上十一点睡觉,然后早上六点开始。
学生:睡七八个小时。
家长:如果睡觉的话,我们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是11点半左右睡觉。当我们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因为我们每天都是七点二十前到校。
【/s2/】家长:【/s2/】我们家孩子上一年级了,但是睡的很少。有时候熬夜到晚上一两点,晚上十一点或者两点睡觉是常有的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我国青少年睡眠时间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十年来,青少年睡眠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2020年,95.5%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10小时,平均8.7小时;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平均7.6小时;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平均7.2小时。与2009年相比,青少年各上学时期的睡眠时长呈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平均睡眠时长减少40分钟左右,高中减少10~20分钟左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教授:很多人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健康充足的睡眠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影响人对各种信息的处理,人就会产生不良情绪,而且一旦积累,也就是说,如果一段时间睡眠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风险。
电子产品坏习惯影响青少年睡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长期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电子产品的不良习惯近年来成为影响青少年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调查,近年来,电子产品逐渐渗透到更年轻的人群中,许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电子产品。
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教授: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觉得(电子产品的使用)容易控制,所以有点达不到控制的边界和要求,所以逐渐有点失控,孩子越来越被这些电子产品吸引。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关于整个家庭电子产品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一旦你把手机带进卧室,关灯后90%左右的人还是会看你的手机,而一旦使用手机,时间很容易失控。
专家表示,电子产品的屏幕会发出一种短波蓝光,这种蓝光与太阳光非常相似。这种蓝光会提醒我们的身体,延缓入睡的时间。如果刷一些有趣刺激的内容,会提高神经兴奋度,阻碍睡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教授:注意电子产品的适度使用,因为它发出的蓝色屏幕光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种在调节睡眠中很重要的激素。我们应该尽量不要在深夜使用手机,比如睡前,睡前一小时最好不要使用。
影响中小学生睡眠剥夺的因素复杂多样。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上学时间与生物钟不匹配、课内外学习任务繁重、升学考试压力大等诸多负担,都夺走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如何让孩子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