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机可见于骨科术后康复阶段,或外伤、运动损伤的保守治疗中。CPM机起源于国外,是一种应用广泛但价格昂贵的康复设备。中国CPM设备的生产和应用相对滞后,但也有很多厂家和康复机构大力推广。
什么是CPM机
国内厂商和康复机构喜欢把CPM设备称为“关节修复器”或“肢体智能运动训练治疗护理器”。这些名字虽然不是无中生有,但多少有些夸张。
其实CPM是连续被动运动的缩写,直译后可以称为连续被动运动,所以CPM机实际上是一种“连续被动运动装置”。它的核心功能是帮助受伤的关节进行连续被动的屈伸运动。
CPM机的作用
CPM机的作用无非是合理地捆绑关节,帮助关节被动地、往复地、连续地运动。关节的功能无非就是屈曲、伸展、旋转。手术或损伤后,肩、肘、膝、髋常因主动运动、疼痛和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安全地活动,导致软组织粘连、异位骨化、活动能力下降、静脉栓塞、血供困难、持续肿痛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分段式CPM机械手内固定相应的肢体和关节,通过CPM机的交互界面设置合理的屈伸程度、频率、力度和时间,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促进愈合,提高康复效果。
CPM功能是做什么的?不能做什么?
CPM机可以有效地解放患者、家属和康复治疗师的双手,其特点是准确、高效、安全,代替电子机械设备程序化地进行人工指令。但必须承认,CPM只是康复过程中的一个辅助装置。这个设备虽然有效,但也不是万能的。
一般来说,CPM只能用来执行已编程的手动指令。相关说明设置是否科学,实际效果是否良好,与CPM本身无关。换句话说,CPM机器只负责捆绑四肢,然后连续运行。它只是一个机械化的康复辅助工具,智能与否并不重要。不能缓解被动运动过程中的疼痛,关节更难以到达运动终点。
CPM机的优缺点
CPM机的优点是连续性、精密性、可控性和自动化,即使在病人睡眠期间也是如此。但是CPM机有明显的缺点,并不适合所有患者。CPM机的几个显著缺点如下:
1。持续被动运动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持续运动可以防止内部软组织粘连,同时会使手术切口、皮肤伤口等需要愈合的伤口难以愈合(鉴于此,糖尿病患者应减少使用CPM机的频率)。
2。关节无法完全伸直。关节伸直和最大屈曲是CPM机难以达到的,通常需要人工辅助才能达到。
3。无法进行有效的力量训练。CPM机训只是一种低强度的被动活动性运动,对提高肌肉力量没有显著作用。
4。滥用CPM机可能导致固定屈曲畸形。CPM机运动的角度和幅度相对固定,难以完成侧屈、内收、外展、旋转等复杂动作。如果长期依赖CPM机,可能会导致关节固定屈曲畸形。
5。仅针对特定关节。鉴于运动范围和固定方式的限制,CPM更适用于肩、肘、膝、髋等大关节的被动运动,而较少用于脊柱、手、足、踝等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