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朱欣欣
编辑谢欣
对孩子来说,睡觉伴随着甜美的摇篮曲或睡前故事;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睡前必备的三件套是眼罩、褪黑素和助眠APP。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正在成为“差生”。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2021年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助眠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边界不断扩大,睡眠经济发展迅速。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增长44.42%。预计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面对睡眠问题,40.36%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助眠产品,助眠产品接受度较高。
睡眠不好的年轻人成为睡眠产品消费的主力军。JD.COM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在线睡眠消费报告》显示,睡眠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工作压力是主因。从消费数据来看,“90后”用户睡眠消费周转增加最多,他们为了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的需要,花费了更多的睡眠。
为了睡个好觉,这一代年轻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睡眠产品真的能提高睡眠质量吗?与此同时,各种助眠产品销量猛增,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毫无效果,智商税等等。
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57.7%的消费者认为助眠产品实际效果较弱,产品价格虚增,价值不符,31.12%的消费者认为商业广告涉嫌夸大宣传。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睡眠健康行业研究报告》,睡眠经济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家居硬件、药物保健、助眠APP。从发展来看,目前家庭硬件中的电子智能硬件和药物保健品增长较快,渗透率有望提高。
好的家居硬件可以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在睡眠经济的理念下,枕头、被子、床垫都变得“智能”起来。公开资料显示,趣睡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家居产品的公司,从成立至今的4年时间里,已经进行了7轮融资,股东名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雷军的顺为资本是除创始人李勇之外的第二大股东,占股10.2%。刘所在的京东数码事业部持股2.47%,位列第九大股东;上市公司喜临门,持股2.92%,第七大股东。
但根据36Kr的报告,睡眠项目由于产品技术壁垒低,在投资市场上并不被看好。融资数据良好的趣睡科技也因R&D费用占比低,被深交所质疑其募集资金用途的合理性。
在睡眠保健品方面,根据界面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搜索结果,睡眠保健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众所周知的脑白金产品,随着消费者质疑脑白金的强烈依赖性和成瘾性,一些商家推出了声称“不含脑白金”、“成分安全”、“无副作用”的助眠产品。GABA是其中一种产品的主要成分。日本JOLIYOYO、美国G'NITE、BUFFX、Wonderlab等品牌都推出了以GABA为核心成分的睡眠软糖。
另一类产品听起来更“安全”,以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以小红书里人气很高的拜耳安眠药为例。产品名称为“复方植物深压深眠片”,宣传的助眠成分为百香果提取物、黑夏至草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缬草提取物。同样,知名保健品牌Swisshi的安眠片主要由天然缬草、啤酒花和东方植物(茯苓、知母、甘草)组成。
但是不管是GABA还是植物提取物,目前的研究似乎还不足以证明一定管用。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通过保健食品解决睡眠问题的方案效果并不好。例如,褪黑素和草本睡眠保健品在解决失眠问题上不如安眠药有效,不能根除失眠症状的原因,其功效受到消费市场的质疑。
营养学家、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认为,睡眠保健品总体来说是相对安全的,而且会对人体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褪黑素可以缩短入睡的时间。“虽然它不能提高睡眠质量,但对一些人来说是有用的,比如需要倒时差的人。”同时,顾中一对此提醒道,“如果你真的有睡眠障碍,还是需要就医。从常识上讲,如果一种物质非常有效,就应该开发成药物,而不是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
除了保健品,关于睡眠的黑科技也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日本品牌Homerion旗下的手持助眠器,在某电商平台旗舰店一个月卖300+。它自称的原理是手持按摩器,输出低频脉冲电流,帮助全身放松。被称为“风靡全球”的德国睡眠金鹿BXW,标榜能帮助用户在15分钟内入睡。但根据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睡眠仪、睡眠喷雾等睡眠辅助工具大多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不能作为辅助失眠的方法。
同样,根据艾媒的咨询报告,由于技术不成熟,目前市面上带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手环并不能真正进行睡眠监测分期和睡眠质量评估,监测数据也不够准确。虽然准确性不能高估,但顾中一认为,健康管理的数据,除了要警惕引起过度焦虑外,总的来说,主要是利大于弊。“哪怕最简单的时候就是睡着醒来的时候,这对于健康管理来说意义重大。”
助眠产品效果未知,但解决睡眠问题的市场需求一直很强。记者在搜索过程中发现,入睡是有“方法论”的。某平台联合神经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打造了睡眠经典课程,以连续打卡、全额返现的优惠吸引买家。课程中提到的睡眠方法有正念、肌肉放松、呼吸想象放松等等。
顾中一认为睡眠方向的管理有点类似于营养管理,需要个人生活方式的培养。比如睡眠不好也可以和白天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有关,所以也需要个人的全力配合。“这也是为什么认知行为疗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干预睡眠的手段,而不是指望什么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