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做什么职业赚钱(55岁大姐赚钱有术,每天能挣700多,不上班不打工,看她干啥生意)

“这个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做的。第一,忙。第二,这也是个技术活。”白姐一边搅拌着铁锅里融化的白糖,一边说,很多人看着做这种“糖饭”简单,自己学着做,却做不好。现在市面上、超市里卖的“糖饭”味道很差,咬不动,放上一年也不会化。大部分都混有食用胶。



白姐在重新包装“糖饭”

“我做的‘糖饭’又脆又脆,大人小孩都能咬。可以说是入口即化,老少皆宜。没牙的老人,刚长乳牙的孩子都可以吃。”白姐介绍,快过年了。她每天早上3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早上9点左右。吃完她卖“糖饭”,一转就卖光了。很多老顾客在路边等她买“糖饭”。



顾客来买“糖饭”

白大姐名叫白秀娟,今年55岁。她是山东省日照市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西河村人。她在家专业做“糖饭”已经七八年了。“糖米”,有些地方也叫“糖米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甜食。在日照,每当一对夫妇结婚时,他们通常会得到一些“糖饭”来招待他们的亲戚和朋友。有时,当婴儿出生,老人庆祝生日和节日时,人们会准备一些“糖米饭”来招待客人。人们吃“糖饭”,也意味着生活甜蜜,家庭团团圆圆。



新鲜烹制的“糖米饭”

“2014年,我侄女结婚,我自己做了‘糖饭’招待亲朋好友。当时我跟我侄女开玩笑,你说我卖‘糖饭’不挣钱(方言能有意义吗)?我侄女说:“你怎么不赚钱?人可以做到。做好了,一定会赚钱。“白姐姐说,是姑娘结婚那年开始做‘糖饭’生意的,一直做到现在还不错。



等待分装的“糖饭”

“刚开始我家(老公)不同意,反正他也不支持。你看这锅,大锅都是我自己造的。”白姐说,老公不支持的原因是觉得她做这个不赚钱,“糖饭”只在人家结婚的时候用。她觉得销量不大,生意肯定不好,就一直不支持。但她做“糖饭”的想法赢得了女儿和女婿的支持,于是她大胆地做了。



白姐姐在煮糖浆。

“我老家是幸福镇,我妈会做‘糖饭’。她的手艺在我们村很好。小时候每年过年她都会做,我就学会了。每年过年,我都自己做吃的,从来不买。”白大姐说,她从小跟妈妈学的这门手艺,就像小时候学烤煎饼做饭一样,从来没想过通过这门手艺赚钱,直到女儿出嫁那天,她才意识到这门手艺也能赚钱。



白姐姐在炒米花。

“我觉得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愿意吃点零食什么的。这种‘糖饭’一定很好卖。现在市面上卖的‘糖饭’很多都是机器做的,很难咬,也没有大米和糖的天然香味。”白大姐介绍,这种“糖饭”虽然结婚时用得多,但她觉得做得好,不仅结婚时用,平时也会有人喜欢吃。现在工业化和机器流水线生产的“糖饭”,在口感和味道上都赶不上手工制作的“糖饭”。



白姐在做“糖饭”

“我做第一个锅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到街上去卖。莘庄的人都知道我做的‘糖饭’好吃,一会儿就卖光了。”白姐姐说,没想到自己的“糖饭”这么受欢迎。从那以后,她每天都做一些,然后在周围的村子里卖。时间久了,她做的“糖饭”因为口感好、脆脆、香味浓郁、入口即化,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天赚多少就卖多少,出去走走就卖完了。后来他们就不用出去卖了。他们在家做“糖饭”,人家直接来买。



饭炒好后,很快就被压平了。

“制作这种‘糖饭’,主要原料是优质糯米、白糖、玉米糖。生产过程非常复杂。糯米要在水里泡两天,然后放在大锅里蒸。糯米蒸熟后,要在自然的阳光下晒干,然后用花生米在锅里炸,做成米花。”白姐介绍,花生炒的米花有花生和糯米的天然香味,做出来的“糖饭”很受欢迎。



白姐用滚筒压方花。

“为什么这是一项技术工作?煮糯米,炒米花,煮糖,冷却,每个环节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完全靠经验。”白姐说做“糖饭”的关键技术是煮糖和炒米花。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煮糖炒饭的时间会不一样,受阴雨晴大风天气的影响,时间也会不一样。天气寒冷时,生产速度较快,天气炎热时,生产速度相应较慢。这个过程,无法用语言描述,全靠经验和理解。



白大姐剪稻花。

有的人用同样的工艺,同样的用料做“糖饭”,但做出来的“糖饭”口感却大相径庭。比如煮糖的过程中,温度高的时候糖浆会糊,温度低的时候糖浆会变硬。炒米花时,将米花放入糖浆中,翻炒速度慢,糖浆搅拌不均匀,米花容易粘在一起,成球。就算快,也很容易炒出米花。这个过程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而是要均匀,这需要经验和理解。



切“糖饭”

正是因为有了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手艺,加上自己的精明,白姐姐做的“糖饭”成了当地的“土特产”。现在每天100多斤的“糖米”会卖到一个空。而且,很多人是因为仰慕而来。有些城里人会开车上门,一次买十几本,和亲朋好友分享。我做“糖饭”七八年了,从来不想卖。你在街上同一个地方卖“糖饭”,别人就没生意了,只有她卖完了才会有人买。



白姐姐在压方花。

“我一年到头都待不下去了,就是大年初一有空,初二就开始做‘糖饭’,没出门就卖了。来探亲的,还有出门的,都来买几个包送人。”白大姐介绍,每年春节前,都是最忙的。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做三四百斤,卖不出去。平时每天都要做100多斤。不管做多少,都不用担心卖货的问题。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但因为是她一个人做的,最多只能做三四百斤,二十四小时都做不到。



白姐在重新包装“糖饭”

“忙的时候,从晚上6点开始,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9点。能做到三四百斤就累死了。天黑之前谁也受不了累。”白姐姐说,人不是机器,不能总这么辛苦,要休息。现在过年了,她做的比较多,主要是满足老客户的需求,因为老客户天天催她做,反正她也得满足别人。



“糖饭”的玉米糖

适合无学历女性的职业

“我做的‘糖饭’12元一斤。我卖货的时候都是一包一包卖10块一包,不到一斤。这主要是便于找零钱和结账。我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上班。九点以后,能做一百多斤的时候,我就骑着三轮车,在这里绕了几个村,卖完了。”白姐姐说她做的“糖饭”很有名。她在周边几个村转了一圈,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完了,每天中午12点前回家。



“糖饭”的白糖

“我一天得挣七八百块钱。我想通了。平均来说,我损失了成本。我一个月要挣6000多美元。我是女方家的,我能赚到足够的钱做一个大男人。哈哈。”白大姐干活利索,说话也快。她介绍,一开始丈夫不同意她做这个生意,但现在能赚钱了,她也就没说什么,默默支持她。有时候她出去卖“糖饭”,看到生活困难的乞丐、老人,会主动送几袋“糖饭”,她说看着这些人真可怜。



顾客来买“糖饭”

“我一年得用一万多斤糯米,还有几斤白糖,还有几斤花生油。一年下来,不敢说能挣个七八万,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到了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就是打扫卫生,一个月挣两三千块钱,那怎么办。”白大姐说,这样,她就在家卖“糖饭”,不用上班,也不用出去打工。她不受别人管辖,生活相对自由。如果她想做,她可以休息,不想做可以喝茶。



白大姐的乡村小院

“我不会再去学开车了。我两个月就学会开车了,还通过了考试。”白大姐介绍,为了出门送货方便,她买了辆车,比骑三轮车舒服。她说她每天早上起床,早上工作,回来后午饭后睡觉,每天都这样重复,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虽然累,但还没有干体力活累。我挣钱还行,过得舒服,喜欢自己。幸福的生活不就是奋斗吗?累的时候也很开心。

(图文/智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或者分享你的故事,请关注新图视界,提供采访和拍摄线索。打开平凡的眼界,感受各种品味的生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