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作台怎么下载手机版(阿里最新财报,菜鸟为何“飞上枝头”?)






标题|视觉中国


2月24日,阿里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2021自然年第四季度)财报,菜鸟首次报告抵消跨板块交易前收入。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菜鸟在抵消跨板块交易前的营业收入为196亿元,同比增长23%。调整后,EBITA亏损0.92亿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2.41亿元大幅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中,随着阿里板块的升级,菜鸟成为多引擎驱动增长阵型中的新引擎之一。此前,菜鸟与一淘的电商、跨境电商、本地生活服务、同城零售在阿里的“核心业务”板块有所披露。


京东工作台




67%的外部收入,新秀高飞

九年前,菜鸟从杭州湖畔花园孵化出来。在它之前,1688、淘宝、支付宝、阿里云都诞生在这片风水宝地,菜鸟物流和它们一起,已经成为阿里集团数字商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虽然菜鸟的诞生背景离不开阿里电商体系,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菜鸟的物流能力早已被市场广泛认可和选择。财报显示,菜鸟外部收入占比67%。

同样诞生于自身电商场景的京东物流,一直在努力提升外部营收占比。2018年至2020年三年期末分别为29.9%、38.4%和46.6%;JD.COM最近披露了其财务报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这一数字为54.7%。

从阿里集团内部因素来看,在二级市场对中概股信心不足的时候,随着菜鸟物流能力越来越扎实,尤其是作为阿里的物流基础设施,更系统的披露可以更清晰的展现多引擎增长格局。

外部宏观环境也有变化。2021年对中国物流行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2月8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快递业务包裹量已达100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业务首次突破1000亿件。从100亿到1000亿,中国快递只用了7年。自2014年超越美国以来,快递业务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对全球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流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的同时,物流公司也迎来了上市潮。京东物流、东航物流、满邦物流、顺丰城等。纷纷上市,“国字号”中国物流集团成立。同时,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快递巨头之间的博弈,过去的价格战已经从“量”的竞争转变为“质”的竞争的新阶段,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科技效率和绿色环保(碳中和)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行业的竞争,也是从“最后一公里”到“前一百米”、“海外一千公里”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竞争。

面向未来,菜鸟表示,将坚持长远原则,聚焦产业化、全球化和数字智能化,夯实物流核心能力,驱动高质量增长。

“飞向枝头”的硬核条件[S2/]

大众熟悉的应该是生活四周的菜鸟驿站。基于菜鸟“最后一公里”终端网络增加的布局密度,2021年已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的社区,并推出“免仓储、按需送货上门”的服务。


此外,菜鸟农村站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覆盖29个省份近5万个村镇。在支持快递进村的同时,也为当地农产品进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可否认,八年多前,菜鸟成立之初,落地物流的数字化有其前瞻性,也有解决当时天猫双11之痛的目的。从2013年菜鸟成立时天猫双11的1.56亿订单,到2020年双11的23.21亿订单,菜鸟熬过了每一次“大考”。

在后端“前100米”的能力建设上,大众难以直接感知,即深入产业带,在智慧供应链的“仓配一体化”服务能力上,帮助中小商家和品牌商家“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

菜鸟去真正的工业互联网,自己做物流,不断“再投资”基础设施,建立壁垒。

在工业区,菜鸟深入实体工厂源头,为中国厂长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全关怀服务。截至2021年底,菜鸟在以淘特消费场景为代表的30多个C2M产业带,完成了70多个菜鸟仓的建设,实现了全国除偏远地区外80%的商品48小时送达。

对于品牌商家来说,基于物流和商流,菜鸟供应链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和流通的科学性,进而可以引导商家科学备货。过去的经验表明,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20%-60%。

跳出“内滚”,助力“国货出海”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菜鸟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菜鸟不断强化全球物流运营,加大物流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底层能力。目前,菜鸟物流员工分布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直营跨境仓库超过300万平米。

2021年第四季度,比利时列日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eHub投入运营,菜鸟已在全球布局六大智慧物流枢纽。当期,菜鸟在欧洲新开4个海外配送中心,投产7次。这些配送中心大大提高了包裹物流的时效性。

随着“海外1000公里”能力的不断建设,菜鸟可以将一杯咖啡钱送到世界各地,“5美元10天”覆盖20个国家,而菜鸟日均跨境包裹量已经超过500万件,成为国内唯一与国际三大物流公司(UPS、FedEx、DHL)并列的民营物流公司。

正是因为菜鸟“最前100米”、“最后一公里”、“海外1000公里”的能力保障,专注于布局的产业化和全球化,菜鸟的物流能力向下扎根,与阿里云的向上成长一起,成为阿里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

数字智能的持续动能

作为一家引领数字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公司,从菜鸟的角度来说,“物流技术的首要原则是从场景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在菜鸟的全链路业务场景中,其物流技术渗透于“点、线、面”的运营环节,其技术特性将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算法层面,指向IoT万物互联,实时在线,低成本应用;


二是流程层面,指向供应链流程中的自动化,从自动决策到自动驾驶,以及互补的新能源和碳中和;


第三个层次是交互,指向人机交互工具。


以最困难的农业为例。菜鸟推动“科技下乡”,在江西上饶的数字化仓库完成了数字化改造,换上了智能灯条、云监控、自助取件终端高度计、小C工作台等数字化设备。结合智能分拣系统,可以根据果实外观、颜色、糖分酸度等指标进行分级定价。,同时实现仓库的数字化运作,从而实现“收、产、销”





值得注意的是,菜鸟自主研发的物流应用RFID技术,精准识别技术准确率提升至99.8%,并达到成本与技术的最佳平衡点,服务徐福记等快消客户,创造了RFID在国内物流领域最大的商业应用。利用技术创新,菜鸟正在积极帮助更多企业加快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设。


结合大数据和AI算法,智能调度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配送效率。2018年,菜鸟在全球最权威的车辆路径问题评估系统(VRP)上创下26项世界纪录,即在26个物流场景下,菜鸟算法可以使用最少的车辆,行驶最短的里程,完成配送任务,城市配送订单配送成本降低10.3%。

在中国,菜鸟智慧供应链为商家和品牌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帮助平均降低30%的仓储成本,提高20%-60%的库存周转率。菜鸟智能供应链系统还可以帮助雀巢等品牌和其他多渠道运营商通过一部手机看到供应链,并做出实时决策。促销期间,“预售提速”将以创新的方式带来商家认可的库存下沉服务,“楼上下单,楼下发货”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在跨境物流方面,菜鸟与全球50多个港口合作,建立智能通关系统,实现秒级通关,带来无缝对接和流通。

菜鸟早些年首创的“电子面单”已经普遍实现了包裹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在全国的最后,菜鸟还投入了最大的无人车配送集群。2021年双11期间,超过350辆菜鸟无人车为全国200多所高校的楼宇投递了200万个包裹。

在绿色减碳的环保要求下,菜鸟还利用算法为商品订单匹配合适的箱型,减少纸张浪费,甚至直接推动原包装发货;推广绿色包装和智能周转箱。最后,菜鸟邮政可以回收快递纸箱。

物流专家杨达卿表示,“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和数字智能化的扎实推进,菜鸟转向能力驱动的增长模式,随着效率的不断提升、成本的优化和对客户的体验升级,有望迎来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s2/]


物流能力建设和数字智能创新成为菜鸟的“翅膀”。菜鸟能飞多高、飞多远,也得益于根植于物流行业的成长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无穷动力。


目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