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运城市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专题采访活动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自38家境内外媒体的62名记者感受到了北京电商经济涌动的活力。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冬奥会是自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开始组建物流委员会以来,首次使用中国物流服务商的奥运会。
参观的第一站是JD.COM亚洲第一物流园区。JD.COM亚洲一号北京物流园于2017年投入运营,覆盖北京、河北、山东、天津、内蒙古等地。这里实现了仓储、保管、包装、分拣的全流程,以及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无人化。
JD.COM自主研发的AGV系统“狼”机器人很快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通过识别地面二维码,可以自动规划路线、避障、反冲洗、自动排队,变传统的“人找货”为“货对人”。拣货员只需在工作台等待AGV送货,每小时可完成250单,比传统模式效率提高3倍。
据现场人员介绍,园区内AGV面积12000平方米,有330多辆AGV在运行,日均订单处理峰值超过80万单。此外,园区内的自动化设备还包括19层高的穿梭立体图书馆。与常规人工拣选相比,智能设备拣选的作业效率提高了6至8倍。
因为减少了人工操作,这里的很多智能设备都可以实现“黑光操作”,大大降低了功耗。据测试,平均在一分钟内,智能设备通过“黑光操作”可节电2283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电量。
北京冬奥会上,京东物流作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七家服务奥运会的物流服务商,用绿色和科技助力赛事物流保障。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准备构建绿色集约化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不仅整体提升了冬奥物资供应的效率和质量,还实现了冬奥供应链的绿色环保。
如果说第一站让记者了解了电商物流的速度和智慧,那么第二站则展现了线上线下消费带来的便利。在JD.COM七贤超市门口,配送员正忙着将新包装好的商品装入红色无人配送车。从超市到顾客的路,靠的是无人配送车。“投入了多少智能物流车?”"分销金额占总订单金额的多少?"记者们对非接触式无人送货车的全过程充满了好奇,很多外国记者都抢着提问。
无人配送车的左右两侧布满了储物格,就像一个可移动的快递柜。以前,客户在手机七鲜APP上选择商品下单后,配送员会骑自行车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现在,顾客下单后,超市工作人员会将货物打包,扫描收据上的条形码,放入固定的储物格,无人驾驶汽车就上路送货了。最快30分钟,无人配送车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选择扫码取货或用短信码取货完成购物,而无人配送车将继续上路,驶向下一个目的地。
2021年5月,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布了全国首批无人配送车辆车辆编码,首次赋予无人配送车辆相应的通行权,实现了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新产品管理政策的又一次创新突破。
记者从经开区获悉,北京经开区正按照“一基地、两技术、多场景”的总体思路,打造全球数字经济领军城市,将集成电路、显示器等数字经济配套产业做优做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建成开通的5G基站密度是北京平均水平的6.7倍,率先实现全球覆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服务业,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无人驾驶技术、5G+8K等新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