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社群运营每天都做什么(详解2020年教育培训机构社群该如何运营?)

大家好,我是班尼·荣互动。越来越多的人问我问题。根据最近的简单统计,短视频如何运营并不是最多的,但是社区如何运营却成了问我问题的主流。

很多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从2016年5月开始,我一直在帮助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其中社群运营成为我的标签之一。

我们都知道,社群运营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培训机构的必备工作,因为我个人认为做社群运营有两个好处:


1,更集中更容易管理
2,可以低成本获得客户


再来看看我们的日常场景:去机构买线上课程,CC会说加一个微信,然后我们会无意间拉进一个社区。或者我们在校园门口吃一碗麻辣烫,就考上一个小区,告诉你有优惠班。

总之,总有一天我们会加入各种社团。

所以,社群运营就成了一种需求。建立一个社群很简单,但是维护好它却非常困难,变现成为社群运营的必然结果。

不管你是不是任何教育培训机构的社团,做好社团无非是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前期如何引流社群
2、引流后如何更好的建立社群
3、前期如何维护破冰
4、社群如何变现。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我们开始讲解,相信所有你想解决的社区问题都会在文章中得到解答。

一、前期如何引流社群


对于这个问题,我直接给你8个社区引流的模板,直接收集应用就好了。你能想到的社区引流几乎都是靠8种方法。

但是除了线下实体店,线下实体店也不是不能用,因为线下实体店有天然的引流方式。

这八种方法主要针对线上引流。

1、视频网站鱼龙混杂

比如在哔哩哔哩、美拍、秒拍等视频网站平台,选择与自己社区相关的类目,定期定量上传。尤其是近几年短视频如此火爆,以至于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原创短视频,如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等。,会得到大力支持,给予短视频极高的推荐权重。


2、混合问答平台

百度、今日头条、知乎都是问答流量的巨大入口。除了给出精彩的答案,还可以根据近产的内容提问。比如先用小号提问,再用大号回答问题。但是问答平台的流量也集中在头部问题上,这也是应该覆盖的。


3、相似社区改粉

相似用户的社区有一定的共性,这比从整个用户池中拉新的要准确得多。


4、大平台原账号引流

公众号引流进入瓶颈期,新进入者很难获得更多粉丝。
通过大平台引流是现阶段比较方便的引流方式。各平台都在推出内容计划,顺应这一趋势,内容引流可以在各平台获得相应的SEO权重。所有的自媒体平台都会在相应的平台分发内容,各平台的信息流推荐算法更有利于原创。但是一个没有粉丝群的自媒体账号就要努力了。


5.用KOL的力量引流

很多知识社区的大咖分享,其实是最常见的KOL引流方式。第一,大咖有一定的流量。其次,他们的名字和分享的内容有利于聚集流量。如果用户没有及时看到这个人,看着“BAT的一个导演”就会很有兴趣参与。


6.换粉必不可少。

社群运营不能太封闭,合理的换粉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换粉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其他合作,这里面隐含了很多价值。在在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的前提下,往往具备社交功能或价值“圈子”的机构在“朋友圈”上下功夫,可以寻找同级别的号码进行换粉,或者提供一些资源获得大规模的换粉机会。


7.活性粉末吸收

活动可谓是重要的引流方式之一。从策划活动到宣传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很多问题,不仅是活动的目标,还有品牌形象、执行力、活动创意等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8.创建个人IP

人家关注你,首先要么是好玩,要么是有趣,要么是有足够的知识让用户佩服你。其实他们可以给自己找一个详细的位置。第一,他们要学会打造自己的IP,或者包装社群,让人产生加入的欲望,让人觉得你很优秀,值得他加入。

二、引流后如何更好的建立社群


引流是我们的第一步,因为我们要做社群,引流后如何维护社群是我们的关键。很多社群运营说,社群不活跃,社群无法实现,社群变成冷群,都是因为这一步。

因为我们引流的人意图不同,所以不能把意图不同的人拉进一个群体。在建群之前,如果没有做好对我们引流的人群的分层,就会导致以下问题。

不活跃社区:因为话题不同,可能是哔哩哔哩的人来收资料包,也可能是微信官方账号的人来提问。如果不做好分工,那组绝对没有人会在不到三天内发言。


变冷群的过程:因为没有共同话题,群里的群友短时间内就聊不上来了,在群里得了好处就不回来了。


社群无法实现:那么这就成了自然。如果前两点没有做好,肯定是没办法实现的。


示例:

我们的产品是课程,但我们也想做社区运营。除了以上方法,我们引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投放广告。如果这个时候不做好用户分层,那么社区就乱了。

我们在引流环节的分层方法是这样的。比如从百度竞价的用户建立社区;

通过短视频信息流广告进来的用户建立社群;

问答平台引流出来的用户建立社区;

每个自媒体平台进来的用户建立一个社群;

行业大咖IP引流的用户建立社群;

总之,在你了解用户之前,就要根据渠道的调性来分层,这样就不会出现跟风的情况。

三、社群建立好了,前期如何维护和破冰


首先在群里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那么这个人至少应该是相关领域小有名气的人,然后他再做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

那么,做一个明确的群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因为教育培训机构不一样,比如:

群组规则:

1.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学习团体。请自觉抵制广告、与他人聊天、骚扰群友等行为。

2.每天都有自己的互动时间,大家可以愉快的勾搭讨论问题。

3.每天晚上都是学习时间。请预留时间,以免错过干货。不要打断老师的讲话。

4.请及时修改群名片,格式为:地区-组织-名称。

给新人一个骚介绍,开始你们的团游~ ~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这个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培训机构来做。没有想法就去同行群看看,别人的建群公告怎么写。

早期的社区刚刚裂变完,因为大家都不熟,没有破冰。群主必须发起话题,在发起话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你要交流的用户。没有@你就无法打破僵局。

一个团至少要有3~5个水军。社区早期没有破冰的时候,水军和群主在群里聊天。

在群里,偶尔可以发少量的红包,增加用户对群主的信任。

四、如何实现社群?


(1)会员付费(社区门槛):

1,即花钱入群。这时候你就需要给用户提供加入群后可以获得的东西或者价值。只要你提供的东西足够吸引用户,用户就愿意付费。

2.随着收费社区数量的增加,很多社区的进入门槛也发生了变化,线上付费社区已经不能仅仅靠交钱就能入群;

3.这种模式要求社区运营者能够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以保持社区活跃。如果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得不到保证,就会出现拉新的问题,后续的变现就更不可能了。


(2)社区电子商务:

1.前期社区通过低成本引流课程甚至免费课程来沉淀粉丝群,培养良好的社区环境。待时机成熟,再向电商模式转型;

2.举个例子:罗振子的逻辑思维,一开始是传递互联网阅读,后来开始卖书等有形产品;

3.这种模式需要你找到与产品的契合点。如果你已经是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效果会更好。不确定的话,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微信业务漩涡。时间长了,粉丝流失会很严重。


(3)课程广告的实现:

1.这种变现方式其实就是利用社区作为课程广告的渠道,通过课程广告的传播实现快速收益。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用户群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广告很容易被用户过滤为垃圾社区。

2.社区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运营环境和高度的用户匹配才会有效,而这种变现方式的准备工作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相应的时间成本也会比较大;

社群运营每天都做什么

3.社区是由会员筛选的,准确率很高,人数一般很难形成非常大的规模,所以广告覆盖率不会太大。

动词 (verb的缩写)社区分类

教育机构的转型有几个社区,每个社区在转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

(1)问答小组

  • 在群里会统一回答常见的保险问题,然后通过试听类IP的课程集中转化为高客单价课程。方便用户知道“我很专业”。
  • 【优势】无门槛,获客效率最高,运营周期短,用户体验强。

    【缺点】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了解有限。问题一旦解决,用户就不再关注。

    【操作要点】注意设置时限,定时溶解。一是防止保险代理人私下交友,二是肯定是为了避开白嫖。

    (2)体验类群体

  • 我们前面讲的小白理财班就是这种社区。这个阶层的用户付费门槛并不高。内容模板一旦形成,就可以快速批量复制。
  • 【优点】让用户了解课程或产品最直接、最快速的形式,转化效率最高。

    【缺点】操作难度大,转化周期比较长。

    【操作要点】对操作能力要求高,调整难度大。如何输出一套覆盖大部分用户的标准化内容,需要不断迭代。

    (3)沟通小组

  • 这个群通常被称为“郝彤”社区,例如,房地产交流群、股票交流群和保险交流群,这是一个针对关注某种问题的用户的Tik Tok交流群。
  • 【优点】具有互动性和主动性,用户可以主动生产内容,操作难度大。

    【缺点】转化效率最低,用户基本很难有课程和产品的直接体验。

    【运营重点】只是用来推广主动使用,但是你需要经常介绍自己的产品信息。

    (4)知识星球社区

  • 我们也发现最近有很多大V进驻“知识星球”,输出自己的知识产品。比如齐的财富圈,在知识星球付费榜前三,通过赢得客户,在微信官方账号和知识星球付费。
  • 【优势】闭环社区,私密性好,付费门槛高,集内容投放、社区互动、学习打卡于一体。

    【缺点】需要持续输出优质好内容;付费社区,转化率相对较差

    【运营要点】适合大IP,能够持续输出好内容的IP运营。

    (5)此外,还有裂变群、转化群等等。


    时间有限,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讨论~ ~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