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校以Xi·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促进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1。坚持“顶层工程”,全速推进目标实施
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组织领导,调整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组织4次就业推进会,及时通报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安徽建筑大学2021年秋季校园招聘服务公告》等毕业生就业实施方案,做好应急预案,稳定毕业生就业大局。开展就业工作年度考核,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实效。
二、加强“两个服务”,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完善就业教育支持体系。《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全年共41个班次,覆盖学生近3500人。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举办“职场人生”、“新星专家进校园”等5场讲座,内容涵盖职业规划、职业探索、求职简历、面试等,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开展“2021毕业生就业咨询周”活动,解读毕业生“一对一”政策,举办安徽建筑大学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引导推荐学生参加省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2021届毕业生中,评选表彰了161名省级、421名校级优秀毕业生,并举办优秀毕业生展览,深化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加强“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服务,完善市场化就业促进机制。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会主渠道作用,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联合安徽大学、中专就业指导中心举办安徽省建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联合合肥经开区、包河区、高新区、瑶海区、芜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湖州市吴兴区、嘉兴市人社局、新安人才网等区域和行业协会举办综合招聘会。积极开展网络校园招聘服务,鼓励用人单位通过空招聘会、网上宣讲会、远程面试、网上签约等方式开展校园招聘。,从而促进线上线下招聘的结合,提高招聘成功率。利用就业信息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QQ群等渠道资源,转载发布就业信息5000余条。2021年,线上线下共举办专场招聘会497场,综合招聘会24场,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就业市场需求充分满足毕业生择业需求。
抓好“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就业子项目,充分发挥吸纳政策性岗位的作用;创新招聘机制,配合保障部门开展“联合招聘、联合招聘、联合培养”工作,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完成合肥高校就业加油站年审,利用市人社部门资源更好地服务毕业生。
三。抓好“三项建设”,全力构建支撑体系
一是抓好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强剑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建议教师根据就业工作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参加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培训班。2021年,举办两次校内培训,160余名教师参加,举办四次就业创业教学研讨会,90余名教师参加,选派20余名辅导员和就业创业工作者参加各类校外培训。不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推动形成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第二,搞好就业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就业资源开发机制。加强校地企合作,构建区域性、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展就业市场调研,与上海宝冶南京分公司、碧桂园集团(皖东南)、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毕业生就业基地,全年新建就业基地10个;组织师生到中铁四局、中铁市政、联创设计、东箭装饰等合肥建筑企业。开展就业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搭建高质量的就业平台。充分利用用人单位资源,积极邀请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安徽建工集团、BOE科技集团等优质企业来校洽谈交流,深化合作,招聘毕业生。
第三,抓好就业管理系统建设,丰富和完善就业流程规范化管理。实行毕业生按专业就业率月制度,履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报送职责。妥善完成2021年5000多名毕业生就业计划的编报、派遣、分配和修正工作。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一人一本书、一人一号”的原则,对就业协议书等毕业生就业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确保就业数据真实有效。按照人社部门要求,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和跟踪服务工作。撰写《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准确、客观、全面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按照信息公开相关程序及时公开发布。
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援助,组织实施鸿志助航计划,完成首批25名毕业生线上线下培训。严格按照毕业生自愿申请、院校初审、学校审核、校园网公示等环节,共发放省、校级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93.66万元,惠及754名困难毕业生。
四。打造“四大平台”全面推进创新创业
一是搭建创新创业课程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所有大一新生开设必修课《创业基础》。2021年完成5000多名学生的教学任务。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举办了三次教学教育研讨会和学生座谈会。围绕课程建设,举办了“创新筑梦,创业建大学”征文活动。组织班级学生参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宣传平台。积极承办2021年合肥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资助路演大赛,扩大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力。推荐优秀创业案例、创新创业论文、创业事迹等。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首次实现所有奖项全覆盖,有效提升学校声誉。评选创新创业优秀事迹和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印制《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汇编》,树立创新创新先进典型,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完成省级众创空之间的绩效考核评审工作。引导推荐5个孵化项目参加2020年合肥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项目大赛,获得创业资金共计26万元;推荐项目成功申请合肥经开区双创奖补足10万元。加大与校外孵化基地的交流合作。2021年,我们与同安惠惠新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六安柯宇孵化器签订了创业基地协议。建设了16个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校内合作平台体系。
四是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进一步打造“两课一赛”品牌活动,举办4场创业实践讲座,举办4场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成功举办第四届“巅峰杯”创业大赛预赛和决赛;依托尖峰创业社,组织开展“创业一小时”、“创业辩论赛”、“创业青年论”等活动;指导2个项目参加安徽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丰富的课外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激发了创业激情。
船稳而有力,风大足以扬帆。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就业战线的所有同事将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完善就业服务,深化就业研究,加强创新创业。以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第二十次党代会!
编辑:张玉林
审核:范大林
来源:官网,安徽建筑大学
【回望2021】就业篇:培养初心,锐意进取,不断推动就业创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