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创业故事视频(首次公开!雷军小米创业8年纪录片震撼上映:我心里有一团火)



作者L周左罗

雷军的创业故事

来源L粥左洛(ID: fangdushe 520)

2018年7月17日,《小米创业8年内部纪录片》正式上线。31分钟,雷军深情一展,回顾了小米创业八年来的关键节点,并首次公开大量内部影像资料。

雷军1969年12月出生于湖北仙桃。

23岁,大学毕业,加入金山。他工作了16年。从程序员成为CEO,带领金山上市。三十多岁,雷军实现了财务自由,直接退役。

这可以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成就,但雷军当时却无比痛苦。

因为雷军对自己人生的期待不是小成功,而是大成功。如果不能成功,会很痛苦。

18岁的时候,他在硅谷看了《火》,了解了这些硅谷英雄史蒂夫·乔布斯的创业故事。他非常兴奋,几个晚上都没合眼,在学校操场上走来走去。然后他定了一个模糊的目标:以后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做一个伟大的人。

金山的事业显然不是惊天动地的,更谈不上支撑他的人生抱负。

所以从金山退下来的雷军很痛苦。他无法忍受同时期的其他大个子走在他前面,比他强壮。

正是这种痛苦,驱使雷军在2010年克服了“再创业,失败了就名誉扫地”的恐惧,再次出发,创建小米。

小米创立前,雷军为了拿到投资,明确自己想做什么,给刘钦打了一个电话。

刘琴当时在上海,通话持续了12个小时,从晚上9点到早上9点。

两人都有几部手机没电了,一直在找电池。据雷军自己说,“我把三部手机都关了。

刘琴说:他跟我谈了做小米的想法,我很激动。没想到能讲12个小时,但一直在讲。我觉得很大。

其实雷军是一个非常害怕失败的人。

小米成立一年后的夏天,雷军在后海一个僻静的会所里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媒体沟通会。当时现场有十几个记者,他对着观众重复了两遍:我有点怕失败。

因为雷军认为自己有很多失败的经历。虽然他比常人更聪明,更勤奋,但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生的常态。

雷军最大的失败是在1995年。雷军组织发布盘古组件,历时三年研发。发布会开了,广告做了,但是销售一塌糊涂。

雷军描述当时的经历,用了一个词:兵败如山倒。

“当时我们觉得自己在做的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所以把产品叫做盘古。然而,发射之后,感觉势不可挡的队伍突然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努力了这么长时间,什么都没成功。我当时没有带队,很多人也不想再做什么开发了,就离开了金山。当时失败的感觉只能用一个失败来形容。我每天都在公司感受到失败的氛围,这是一种我无法继续工作的氛围。”

这种打击让雷军失去了理想。每天早上醒来,他会发现自己在沙发上睡了一夜,因为躺在床上睡不着。

雷军缓解失败感的方式是“蹦迪”。“只有那种重金属的节奏能让我什么都不想,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想,想了就烦。”

有一段时间,雷每天下午跑五公里,并对着天空大喊空:我是最棒的!

“我想出国,改变我的生活方式。但那意味着我承认我真的做不到,我接受不了。我希望把金山打造成世界级的企业,值得我20年甚至一辈子。”

经过这次溃败,雷军意识到自己的成功是一场持久战。

1997年,雷军在接受《计算机世界》刘仁采访时说:

我要求博君三年成功,10年没成功。

但我坚信,20年后,我会找到成功的感觉。

天才就是天才,

绝不是雷军那样的普通人。

勤奋所能取得的成就,

但是我还有一点点毅力。

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坚持,让雷军从不打牌,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他相信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但不断的努力总会有回报。

所以,在经历了40年的低潮后,雷军再次出发,创办了小米:

“我曾经投资过一位45岁的企业家。当时我觉得他的成功率只有1%,但如果他成功了,就足以改变这个社会。于是我决定赌一把——然而这个项目后来失败了。

我敢拿别人的命去赌。为什么我不敢再拿自己的命去赌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客户端查看)



来源:微信官方账号@粥佐罗,作者粥佐罗。

TO BE,TO UP,这是50万年轻人的充电站。90后经营者,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创业成功,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就是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干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