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创业故事ppt(激情三十年:“创业者”雷军与他的三次蜕变)



文|优牛财经

中国互联网史上传奇的连环创业者雷军迎来了他的“最后一次创业”。

“我的生活经历了许多转变。小米十年,越来越意识到制造的难,硬件的难。但我也越来越相信,把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比单纯做软件或硬件更容易。”在3月30日晚的第二届小米硬件发布会上,雷军总结了小米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但随后他话锋一转,“在这个前提下,小米将迎来新的转型:造车。”

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车业务,前期投资100亿,未来十年追加投资100亿美元,后方准备1080亿储备资金支持——雷军为造车业务下了大赌注。

“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为了这个项目,我会投入我一生的积累和储备。口号是:为小米而战。”发布会上,雷军难掩兴奋之情。

雷军造车的激情一如既往——就像他年轻时在宿舍学习汉卡,就像他决定在金山扛起“民族软件大旗”,就像他一再强调小米要“二次创业”。三十多年来,雷军有过很多头衔,但或许他最满意的头衔是“企业家”。

三色公司:雷军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对雷军来说,对电子设备的兴趣是他创业的最初动力——当时是1986年,互联网浪潮已经席卷到大陆,包括雷军读书的武汉。在“学习海淀经验,打造武汉硅谷”、“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等口号的带动下,一夜之间,遍布武汉大学周边的数千家IT企业、电脑配件制造商、零售商拔地而起,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武汉电子一条街”。

当时的雷军已经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校园生活,计算机成为他生活中新的兴趣方向。雷军在多次因留校机房被赶出来后,看中了蓬勃发展的电子一条街。

雷军的创业故事

为了在大街上“蹭”电脑,雷军做起了兼职——写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中文系统,甚至帮人设计、焊接电路板,把别人开发的软件解密好几次。在这段时间里,雷军结识了电子一条街几乎所有的电脑公司老板,也收获了两个“小伙伴”——李如雄和王全国。大四的时候,雷军和他们成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三色公司。

虽然公司在学校食堂吃饭,在学校宿舍住宿,但雷军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还是“有野心”。“当时我被乔布斯的故事吸引,梦想写一套软件在世界上每一台电脑上运行,梦想成立世界上最好的软件公司。”雷军后来回忆道。

事实证明,三穗公司可能不是雷军创立的最好的公司,但一定是他创业史上最差的公司。在公司成立初期,雷军并没有给三色公司设定一个具体的商业模式,完全是跟着市场趋势走——想赚钱就去做,就像雷军在电子一条街闲逛时一样。

卖电脑,抄汉卡,打字印刷...即使开辟了这么多新业务,三穗公司也一直在亏损。最困难的时候,雷军和他的团队甚至要和食堂师傅打麻将赢饭票。另一方面,三穗公司投资的汉卡业务在市场上遭遇挫折,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雷军、李如雄、王全国意识到三穗公司走不下去了。最终,三人将办公室的电脑和打印机分开,回到宿舍结束了这次创业。

“创办一家三色公司非常困难。我们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术,跑市场,审计技术。”雷军评价了自己在三色公司打拼的日子,但他也表示,经营三色公司也是一件能把知识和能力发挥出来的事情。“挖到人生第一桶金,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雷军的金山十六年:画一个打着“民族软件”旗号的上市公司

1991年初,雷军和朋友试用了WPS的早期版本,对这款产品印象深刻——一款可以先在电脑上显示打印结果的软件,在当时属于黑科技产品。

当时WPS需要一个昂贵的汉卡支持才能运行,因为电脑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能力都不足,而雷军刚出校门,一贫如洗。为了给自己用WPS,雷军整整两天没睡觉,终于破解了WPS的加密算法,移植到普通电脑上使用。

这些举动让WPS开发者,当时的IT大佬求伯君注意到了雷军,1992年,求伯君仔细分析了雷军破解的WPS,然后邀请雷军加入他的金山公司。对于求伯君的邀请,雷军当然是欣然前往——在WPS被破解之前,求伯君就已经是他心中的偶像了。有了偶像滤镜的加持,雷军甚至兴奋到忘了要工资。“加入后,我才想起邱总没告诉我拿了多少工资和股票。”

当初雷军加盟金山担任总经理——由此可见求伯君是多么看重他。2000年,金山公司迎来股份制重组后,雷军出任金山软件总裁,后担任CEO。

雷军开着金山这艘大船的时候,航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3年,微软的Windows正在逐渐取代DOS成为市场主流操作系统,金山也推出了自己的Windows office软件——盘古,这是划时代的创意。然而,盘古虽然诞生于Windows环境,但其功能在DOS时代仍然只是模拟显示和模拟打印,微软Word已经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巨大的缺口使得盘古的市场销量不仅达不到预期,还耗费了金山大量的资金,公司因此陷入低潮。

“那一年我失去了理想。没有理想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致命的事情。”多年后,雷军回忆道。

关键时刻,是求伯君“卖房求生存”的执念打动了他——为了继续发展WPS,求伯君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换来了200万现金。后来和求伯君的一次长谈,让雷军意识到金山必须扛起民族软件的大旗。“我们能为民族和国家做些什么?”你能做一件让全民族骄傲的事吗?我们就这么放弃了吗?"

雷军没有放弃,所以他成功地把金山送到了HKEx。2007年10月,金山软件成功在港股上市,发行价3.6港元,总市值超过6亿港元。按照雷军14.9的持股比例,他的身家早已超过3.5亿港元。“我们从1999年开始准备上市,现在已经画好了蛋糕。”



投资可以赚钱,但只有创业才能变得比苹果更伟大。

金山上市后,“无债一身轻”的雷军选择了隐退——2007年底,他辞去金山CEO职务,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从2008年到2011年,雷军投资了20多家公司,其中不乏好医生在线、柯凡、UCWeb、多玩(YY前身)、Lacarra等知名公司,而且他们在投资界一直风生水起。

即使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雷军仍然对自己不满。他早期的梦想“建立世界上最好的软件公司,成为像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仍然没有实现。看看马和丁磊,当时叱咤风云的大佬。他们在金山时只是雷军的下属,但转眼间,他们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

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时代前夕,雷军在辞去金山CEO之前已经意识到,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于是决定以手机为再次创业的方向。2010年4月,雷军联合林斌、周光平、刘德、黎万强等人正式成立小米科技。

当时的环境似乎并不适合小米的发展。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功能机品牌仍占据国内较大市场份额,而苹果、三星已经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正摩拳擦掌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另外,业界也不看好小米这个新品牌。ggv capital管理合伙人hans tung回忆说,2010年有几家厂商有机会参与小米供应链,但都不敢参与。“最后只有英业达和富士康愿意赌一把。”

除了搭建供应链,雷军还成功完成了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用最少的成本积累到第一批用户。在MIUI开发期间,小米在各大安卓论坛打广告,寻找有经验的用户“在云端开发MIUI”。通过这一招,小米在MIUI第一版发布时就积累了100个核心用户。后来和供应商开会的时候,MIUI用户已经增长到几十万。

2011年8月,首款小米手机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亮相,大屏幕上金色的“1999”赫然在目。据说台下的欢呼声持续了近一分钟——当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没人敢开这么低的价格。1小米开启预售6小时后,销量达到40万台,成立不久的小米论坛甚至被蜂拥而至的网友赶了下来。

“为人们创造快乐,应该是小米的终极价值。”2012年小米内部会议上,雷军这样定义小米的发展基调。那一年,小米年销售额正式突破100亿元。



“创业,一切归零”

随后几年,小米开始大步前进。到2014年,这家新公司在中国几乎没有对手——估值超过450亿美元,年出货量超过6000万美元,中国第一,世界第三。MIX正式立项,推出新产品线Redmi,开始布局海外业务。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小米模式”。

然而也是那一年,OPPO和Vivo强势崛起,华为也推出了千县计划,迎合村镇换机大潮。与此同时,缺货、销量减少等问题纠缠着小米。2015年,小米首次未能达到8000万的出货量目标。“面对这样的成绩单,说实话,我不OK。”当年的年会上,雷军是这么说的。

“小米存在结构性问题,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就能解决的。”雷军曾经描述过小米当时面临的情况。

为了解决困扰小米很久的缺货问题,雷军亲自接手手机部门,并在整个2016年与200名成员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情况。同时,他还对供应链做了详细的调查。在生产过程中砍掉很多多余的零件后,小米手机的成本下降了近50%。此外,雷军设想的以小米之家为核心的线下渠道也在当年开始拓展。不到两年时间,小米之家全国门店近300家。

小米2016年推出的原装MIX,采用超声波技术,全陶瓷机身,屏占比超过91%,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小米逆袭的标志。“这款手机的发布意味着小米已经能够推动供应链实现自己的想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也是从那时起,雷军开始更多地谈小米的生态,向外界讲述AloT和小米的几百个生态链合作伙伴,比如机器人九号和很多米粒头的新企业,两亿多loT连接设备的数据也经常被他谈起——这自然是为了上市。2018年成功登陆港交所后,雷军提出了“向高端突破”的概念,并于2019年正式分拆Redmi,将做高性价比产品的任务交给后者,小米自己尝试探索高端。

“创业,一切归零。”这是雷军在小米十周年时提出的策略之一。



不过,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小米的高端战略。在2020年11月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上,小米清河大学副校长王赢表示,未来,得败者得天下,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因为未来的年轻人不再是屌丝,小米开始做高端机型”。三言两语,王赢似乎把年轻人等同于屌丝——这无疑对小米高端形象的树立极为不利。

此外,相比充满黑科技的小米数码旗舰,消费者也更青睐性价比高的Redmi。科纳仕公司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红米Note 8系列累计销量达到4000万,2020年上半年小米、红米Note 8、Pro also万台的出货量也占到了近三分之一。至少从数据上看,我们还没有看到小米高端努力的突出成绩。

“现在小米的处境很尴尬:不便宜,也不能说不值得。”有分析师评论道。

在高端阻力的临界点,雷军宣布全力造车,无疑是对未来趋势的又一次押注。小米通过造车,可以打通用户的全生活场景,给消费电子行业设置更高的壁垒。当然,造车需要长期投入巨额资金。即使小米目前有1000亿的现金流,也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但是,既然风口已经摆在雷军面前,就没有不上车的理由。毕竟小米目前的市值离苹果太远了。为了成为“像苹果一样伟大的公司”,雷军需要不断奔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