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改变世界。原来这些老板都是程序员,现在身价过亿。在互联网新时代,大有可为。
上次我们说到雷军的领袖求伯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位后起之秀雷军吧。さ
湖北有句话形容楚商——“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是湖北人性格特点的典型例子。雷军就是这样的企业家。
雷军用了6年时间当上金山总裁,用了8年时间组建超级团队带领小米进入世界500强。喝了十年冰,血很难凉,走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路。
第一桶金
雷军1969年出生在湖北仙桃的一个教师家庭。小时候雷军特别喜欢拆收音机和电视机,父亲也很鼓励我。没有父母的支持是做不了这个爱好的,因为买那些东西很贵。小时候对无线电的兴趣让我在40岁再次创业时选择了智能手机领域。
雷军曾经说过:“中学读书的氛围相当浓厚。我们在仙桃中学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学去了北大,我高三的同学去了清华。”可见雷军身边都是学霸。
进入武汉大学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所有学分。
然后我就背着包去武汉电子街实操了。雷军不仅写加密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还设计焊接电路板,维修各种故障电脑。我甚至做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软件。计算机理解本质后,一切都简单了。计算机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强调实践。
大三的时候,修完学分的雷军开发了一个叫“免疫90”的杀毒软件,然后发表了他在《计算机世界》的经历,顿时炸了计算机小圈子。在那个穷年代,这个软件能卖几十块钱,雷军就这么轻松赚了100万。尝到甜头后,他干脆带着几个武林高手,成立了一家公司,取名“三色公司”。
这期间,雷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硅谷之火》中故事的影响,觉得自己应该像乔布斯一样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当时三色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模仿联想汉卡。因为它的朝气,三个青年才俊没有一个被说服。三个武大同行每天都在为谁是董事长,谁是总经理而拼命挣扎。最后公司的业务都没做好,雷军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创业团队——失败。
1991年,22岁的雷军终于从武汉大学毕业。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北京航空航天部某军事研究所,过着北京人人羡慕的体面生活。然而,雷军很快发现这份工作很弱,他一心想辞职寻找新的出路。
1991年11月4日,在北京的一次电脑展览会上,认识了久仰大名的文字处理软件WPS之父求伯君。
02小米初创
1992年初,雷军加入金山公司,先后担任金山公司开发部经理、总经理。2000年,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裁。
我加入金山后,有点失望,因为我加入金山后,发现只有五个人,我是第六个人,感觉有点上当了。
但是我还是很兴奋,虽然只有五个人,但是那五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程序员,所以金山早期有非常浓厚的程序员文化。
在我们那里,是“一切都低人一等,只有程序高”,大家都为写程序而疯狂。
雷军在金山度过了16年,陪伴金山成长,甚至带领金山上市。雷军也在这里,了解了公司的运营情况,为带领小米公司上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0年,雷军决定创业。他看到智能手机是一个巨大的机会。2010年4月6日,小米科技在北京中关村银谷大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开业。金山的黎万强、微软的黄江吉、谷歌的洪峰、摩托罗拉的周光平、北科大工业设计系的刘德、多多的王川等13位员工。
起初,雷军的小米公司名为“红星科技”。没想到“红星科技”无法在工商局注册,只好换了个名字。最后,雷军选择了“小米”,意思是“小米加步枪”。看来雷军要造国产手机了。
不要做一个欺骗别人的人
到2018年MIUI第一版发布时,论坛已经聚集了100位核心用户,都是顶级的手机玩家,在用户体验方面有着独特的体验。不仅如此,雷军还专门设立了丰厚的奖励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支持员工入股,给员工期权。
2011年4月20日中午,小米1终于亮相,全公司为之欢呼。当时,雷军说,永远不会忘记。他真正想做的是一部手机。
发布会上,当雷军宣布1999元的定价时,现场一片欢呼,惊叹如此高的性价比。
为发烧而生的小米,立志于“让每个人都买得起”,并一直在践行自己的初衷。小米2、小米3、小米4的价格都是1999元。
我今天开了小米,我不想做一个骗人的人。"
小米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因为小米品牌的底层逻辑是:
用互联网经验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提高业务效率,用性价比帮助国货改进产品和设计。
“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只卖半价,让大家都买得起。”
小米,光是企业愿景,这个企业就牛逼!
之后雷军带领小米短短十年成为上市公司,一步步进入世界500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危机,雷军始终保持顽强,创造奇迹。雷军以身作则,让员工看到小米真正应该有的东西。
如今的小米,营收早已突破2000亿人民币,不仅是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营收占总营收的一半,手机出货量超过1.25亿台。
雷军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魄力有思想的商人是什么样的,他成为了一个白手起家的优秀商人的知名典范。
雷军的传奇并没有停止。
小米今年3月宣布进军电动汽车行业,计划10年投资100亿美元。雷军亲自带队,进行了2000多次的调研和采访,拜访了十几家行业内的同行和合作伙伴,并与之进行了深度交流,大力推进汽车的产品定义和团队建设。
目前小米已经精挑细选了2万份简历,搭建了300人左右的团队。雷军把造车当成自己最后一次创业。不管结果如何,雷军已经成功了。
最后用雷军的话结尾:猪只要站在风里就能飞。希望大家都能像雷军一样,有一颗敢于创业的心,去尝试,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