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关于社群的声音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开始注重社群的重要性。做为具有沉淀用户、促活用户、转化用户功能的社群,如何做好运营管理也就成了难题。下面每域就具体给大家讲解一下。
我对于社群的理解,就如同对于一个团队的理解一般,是拥有共同目标或者共同兴趣的人所聚集在一起的,只不过和团队相比,社群的利己表现会更加的明显些。由此也可以得出:运营好一个社群比管理好一个团队难多了。
社群运营的模式四大特点
1、覆盖用户的量级大,而且有拓展空间
社群运营是靠用户自发建立和管理的,不会受限于运营的人力,所以理论上可以覆盖几千甚至上万的用户。
2、用户自驱动,充分利用和调动用户资源和积极性
在集中运营模式下,只能依赖官方运营人员的精力、创意和资源。在社群运营的模式下,用户会自愿主动的拿出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去策划和推进项目。从某种程度说,这也是一种资源整合,让有兴趣和有时间的用户有施展的机会。
3、对需求的把握度更高
做运营最重要的是把握用户需求,策划出用户喜欢的事,但是这一点也是最难的。因为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运营人员总是很难以用户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如果让用户参与管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最懂用户的就是他们自己。
4、用户因共同属性聚集
用户因为具备某个共同属性,才会有共同语言,才有动力聚集在一起。这个属性所覆盖的人群或多或少,只要是特点明显并且可以明确区分就是成立的。比如电影、足球、明星这样的兴趣属性;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地域属性;比如小区业主委员会、联盟商会等利益属性;比如孕妇、小升初的家长、车友会这样的细分属性。
每个人来到社群,无论是希望找到同类、寻求帮助还是找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都希望自己获得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枯燥乏味或者是某个人的一言堂,无法引起大家的共鸣,也很难有进一步的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