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营销(到底什么是数字营销?)

我是伴随数字营销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数字营销人。当时还没有“数”的概念,但有一些像“互动营销”、“网络营销”、“互动传播”这样更形象、更能体现营销形式的词汇。

数字营销的概念近年来非常流行,大家都认为这是未来营销发展的大趋势。但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甚至是正在随着数字化浪潮而改变的营销专业人士,可能对数字化营销的含义有一些误解,这与他们的经历和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有关。

了解数字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对于营销人员充分发挥数字营销的魅力,积极利用其能力解决增长瓶颈问题非常重要。

1 到底什么才是数字营销?

营销人员对数字营销的误解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以上都是对的,但都不对。正确的是,它们都是数字营销内容的一部分,只是解读角度不同;问题在于,这些解释都不能完全反映数字营销的全貌。

  • 第一点是用新的营销工具从数字化应用和流程管理的角度对数字化营销的解读;

  • 第二点是数字营销相对于电视、广播等传统营销方式的解读。

    第三点,从数字营销带来的红利角度解读。很多人认为数字营销是一种低成本获取流量的方式,但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很多在传统行业工作多年的营销人员跟我说,想转型做数字营销,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我的建议是先搞清楚什么是数字营销。不要小看这第一步。对于在大企业深耕多年的传统行业从业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营销的本质是增长,与新旧无关,无论是收入、利润还是市值的增长。你可能觉得还有公益营销和品牌营销是为了长远的愿景和使命,但那只是营销的冰山一角。企业永远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基于成长规律的营销活动更具有长期价值。

    但是,数字营销赋予的“成长”的含义,在数字化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数字营销驱动的“新增长”不仅仅是流量的增长,更是“服务小众和长尾用户能力”的增长。过去,我们一直追求流量的增长,“流量”成为营销人渴望的重点营销目标,但在新的营销时代,流量增长不再是核心指标。

    我对数字营销的定义是:数字营销是企业通过“内容”抓住用户的“长尾”需求,以数字工具为底盘,精细化操作“余量”,以达到产品效果协同营销的效果的营销方式。这里的“留存”指的是用户留存,而不是稍纵即逝的“流量”。

    微营销的价值

    从追求流量为王到追求产品效率协同,我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也从帕累托的“二八法则”变成了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安德森说:互联网时代,大众市场不再主宰世界,小众市场也可以主宰。

    我们都知道“二八”法则,也就是说20%的产品和20%的客户可以带来80%的利润,所以很多企业会更加关注少数VIP客户,而“无暇”顾及数量上占据多数的普通消费者。

    安德森的长尾理论认为数字时代是一个关注“长尾”客户,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在信息复杂碎片化的时代,当关注成本足够低,生产效率足够高的时候,关注尾部消费者的需求所带来的收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时代的传统营销模式是将同一个广告同时推送给成千上万的用户,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是一样的。然而,在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者获取信息和内容的选择性越来越强的今天,他们追求的是差异化的体验,他们寻求的是品牌与自身的关联度。此时,数字营销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法、技术和工具,解决消费者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

    数字营销驱动型企业的业务增长核心是“用户覆盖和运营能力”的增长。如何理解用户的运营能力?用户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可以规模化,通过数字渠道触达更多受众,提高营销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速新客户的获取,这是数字营销广度的优势体现;

  • 其次,通过数字营销,可以与用户建立一对一的关系,通过聚焦用户的注意力,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这是数字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显著区别。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一次沟通活动中重新定位用户。

    数字营销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大数据给了我们精准触达和转化人群的可能。也就是说,
    数字营销的重心已经从关注整体营销转向关注个体用户的需求。多样化的数字触点和大数据,让企业以用户喜欢的方式建立特定关系成为可能。这就是数字营销深度的优势。

    数字营销既需要“广”,也需要“深”,长尾理论的精髓就在于此,即广泛的用户覆盖和深度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尾理论与数字营销的本质不谋而合。

    2 数字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理论上讲,从1997年第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始,数字营销的发展序幕已经拉开,但数字营销的专业化程度已经明显提高,应该从2000年开始被企业广泛使用。从2000年到2021年,数字营销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营销形式的数字化(2000-2010年)

    这个阶段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开始,主要是营销“形式”的数字化。

    现阶段,数字营销尚未形成清晰的脉络和固定的方法,具体表现为:企业网站建设发展迅速,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广告形式不断创新,互联网应用不断发展;随着搜索引擎营销的发展,形成了基于自然检索的搜索引擎推广模式和付费搜索引擎广告模式。论坛、博客、RSS、聊天工具、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媒体不断涌现和发展。



    只有少数大型的知名消费品品牌,比如宝洁、联合利华,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建立企业网站或者品牌体验网站,做SEO,论坛等等。

    第二阶段,以流量增长为核心的数字营销成为主流(2011-2017年)

    早期,流量增长很容易。只要品牌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一般都能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当时衡量数字营销活动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流量增长。

    同时,这个阶段的营销方式变化非常快。从传统网络广告的引流到社交媒体的出现,从微博到微信再到Tik Tok和Aauto faster的短视频,数字媒体的趋势每1 ~ 2年变化一次。

    现阶段,品牌最缺的就是流量。有流量,就有商业潜力,就会产生很高的市场价值,然后你就可以获得相对高的投资。所以,以争夺用户为主要目的的营销活动,最终体现在争夺流量上。品牌之间竞争激烈。通过补贴用户,在短时间内将利润回馈给用户,从而获得用户的关注,增强用户对品牌的粘性。

    2017年是支付宝和微信补贴大战的第一年。这场战役实际上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争夺移动支付用户,让用户养成移动支付习惯的战役。为了形成迅速扩大用户群的规模优势,同样的补贴大战也发生在滴滴和优步之间。谁抓住了用户,谁就有了流量优势,谁就拥有了某个领域的话语权。

    第三阶段,全球数字生态的建立(2018-2019)

    这几年以流量竞争为主要目的的现象已经少了很多。各大品牌逐渐意识到,流量的争夺终究是一片红海。流量的竞争就像价格战一样,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并不能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的企业主和品牌商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数字生态。

    全球这个词代表了数字渠道的多元化,媒体渠道和信息的碎片化,以及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大众化。这也得益于社交媒体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和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从最早的BBS、论坛、门户到今天的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以及垂直的知识分享、内容创作平台,这些互联网平台都在抢夺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

    因此,在现阶段,企业应注重构建全渠道数字营销模式,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与消费者和用户进行双向沟通。他们要有自己的官网、微信官方账号、意见领袖、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形成端到端的营销闭环。

    第四阶段,加速以数字生态为核心的企业营销模式变革(2020年后)

    疫情过后,企业开始推进数字化转型。今天,几乎所有CEO的主要目标都是:我要转型,我要升级,我要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从顶层设计到实施的一整套业务流程转型,涵盖员工、运营、营销模式、客户体验的数字化。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数字营销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市场受众最广,发展潜力和发展空。目前,数字营销意味着一切从用户出发,一切为了用户,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策略,加速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新的增长。

    3 数字营销未来有哪些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里,出现了大量数字营销的新现象。未来五年会出现什么样的平台、新现象、新技术,我们不得而知,但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会是数字营销的重点。

    第一,数字经济深入到产业的各个领域。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新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重点是进一步拓展和升级数字化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首当其冲的表现就是B2B商业模式下数字化营销的转型全面加速。

    从企业层面看,数字经济是从B2C数字营销开始,逐渐渗透到产业互联网领域。B2B企业逐渐看到了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和价值,开始从营销、电商到生产、供应链、内部运营、组织人才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寻求数字化机遇。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企业微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营销的工具,加快了数字化进入企业运营和营销管理的步伐。

    二是社交电商持续升温,但增速放缓。

    2020年是让社交电商“疯狂”的一年。各大品牌涌入电商直播领域,催生了一大批以直播行业为生的网络名人、MCN机构、直播代理公司。

    社交平台的互动性使得品牌能够最直接的抓住消费者真正的痛点,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以Aauto Quicker、Tik 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全面商业化,社交电商覆盖的形式越来越广泛,成为品牌争相采用的新营销手段。

    第三,大数据和云计算成为智能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赋予品牌全面深入解读客户习惯和偏好的能力,从而与客户建立亲密关系。随着大数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开始建立自己的客户数据库。

    很多企业可能对第三方电商平台给出的“免费流量”念念不忘,进入其平台可以获得新的客户和销售增长,这当然是短期内实现流量的捷径。但企业也要看到数据的长期价值。真正掌握有效流量和用户形象的是平台方,而不是品牌方。在品牌方和平台方合作共存的同时,自建客户数据库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客户是核心资产,让客户不依赖平台,坚持自己的品牌,是品牌方营销的根本。

    第四,数字技术赋能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护城河,数字技术是营销创新的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营销自动化技术,近年来已经成为企业最大的营销投入领域之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营销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营销效率,降低客户服务成本,同时这种模式可以快速复制到跨国公司的其他地区和业务部门,实现规模效应。AR、VR、AI等数字技术也让大胆的创意成为可能。

    第五,数字营销回归理性。

    通过大量“烧钱”、获取流量红利来获取垄断优势的闪电扩张局面已经过去。广告主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企业呼唤“效果营销”。效果的定义是什么?只是单纯的曝光吗?不,真正的效果应该是销量和“声量”的结合[/s2/]。杜绝短视的营销逻辑,需要长期的营销策略。

    数字营销不再作为营销概念而存在,但它将成为赋能销售的实用工具。未来五年是数字营销从业者可以大展拳脚的五年。一个是高管心态和认知的变化,一个是数字经济形势。数字营销就业市场将持续活跃,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