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妮娃
编辑|司文
2021年即将结束。你还好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年过得有点辛苦,尤其是电商人。
停业、账上没钱、公司倒闭……今年很多电商都出现了业务收缩、撤退的情况。对于里面的电商人来说,成功的活路可能只有一条,失败的可能有一百条。
来自阿里巴巴场景金融事业部的一份电商问卷调查提到,2021年,电商的关键词是不确定性增加。随着疫情的持续,消费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发生变化:消费迁徙线占比增加,上游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跨境物流拉长了发货周期,终端价格上涨与商家的经营考虑捆绑在一起。
工厂看起来很繁荣,但很多都不赚钱。离圣诞节只剩一周了,王荣基发往北美的两箱货物还在海上漂着。翻倍的运费和飘忽不定的卸货日期一度穷到发不出工资;做跨境生意的刘拓建,本来即将大干一场,却因为亚马逊大规模的“封号”整改,被迫关闭了近三分之一的门店。
在创业的道路上,坚持和信念尤为重要。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中,受教的电商商家已经从过去注重估值、谈规模,转变为脚踏实地、更加注重现金流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现在要重新审视这个行业,是时候改变“赌风”的心态了。但如果一直坐在牌桌上,只要活得够久,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厂长、经销商、企业家,这些角色不同的企业,成长的路径也不同。电商们的普遍答案在于“诚信”。这种诚信不仅是为了建立人性化的企业组织,也是为了坚守与商业伙伴的信任关系,让小企业发挥巨大的价值。
以下是四位电商对电商在线讲述的坚持故事。在问卷调查中,电商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对明年的信心指数中,超过80%的电商选择了满分10分。
我主要做宠物车。2013年创业以来,一直深耕北美市场。算是典型的外贸厂商。我自己负责生产,客户拿到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销售。
在北美,主人经常带着宠物旅行,宠物市场的精细程度已经渗透到旅行领域。在国内,这个消费领域几乎空白,但是国内完整的制造能力使得国内工厂承担了该品类近100%的加工制造业务。
我的业务链全部基于线上。经销商在网上下单,然后通过网店卖给消费者。商业模式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策略。虽然市场小,但是长期积累,我可以做到年产值3500万以上。
今年疫情继续蔓延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很多工厂产能下降,订单无法及时交付,尾款无法收回。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成本在增加,但供应能力在下降。上下游资的资金需要先行垫付,资金紧张,工人等着发工资。
我的工厂从事2B跨境业务,需要从一端运输到另一端。海运费今年一度涨到4000美元,翻了两番,下游经销商加快备货步伐。原来从发货入库到上架只要一个月,现在要四个月,也就是说收尾款的周期无形中翻了三倍。
制造业的核心在于人。没有工人,订单无法按时完成——存在违约风险——业务陷入恶性循环。“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对工厂是致命的打击。"
我催了款,但也向下游商家借了钱,能筹集到的资金不够支付工人工资。绝望的时候,我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后台看数据的时候发现了一张“商贷”,上面有30万的额度,于是我把钱都拿出来了,一个工人的工资都没欠。
晚上,我请所有的工人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感谢工人们的陪伴,也是为了庆祝我的“幸存”。第二天,工人们自愿留在工厂加班。
经过这次抢劫,我更愿意用“荣辱与共”来形容这段友谊。很多工厂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已经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但是我的工人流动率很低。除了薪酬,我们帮助那些劳动者找到稳定生活的方向,通过理解和信任与员工建立默契。
我是学化工的,借助山东莱芜家纺产业带的优势,10多年前开始做PVC地毯生意。2010-2013年期间,居民城镇化的红利被踩在脚下,搬家买地毯的需求爆发,我的年销售额达到7000多万。
但是接下来的几年,生意变得艰难,市面上的拷贝越来越多,价格战的影响打压了利润空。不规范的交易,出现了许多坏账休眠账户,从而拖累了业务。
当时生意做得不错,我的经销商遍布全国,他们之间也没有合同约束。对方可能只是在义乌租了个店,然后就可以下单了。生意好的时候,经销商可以把钱拿回来,生意亏了,可能连人都找不到,欠款最高可能高达百万。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外地经销商拖欠货款50多万。几次追讨未果,只好走法律程序。没想到对方把资产藏了起来。就像电影里一样,我的几个销售人员不得不开始一次跟踪旅行。一次,当债务人开车进入一条蜿蜒的道路时,推销员赶上了他新买的宝马,并迫使汽车停下来。在法院证明了债务人的真实资产后,这场轰轰烈烈的讨债之旅告一段落。
拖延还债的商家,大多是因为生意摊子太大,其他生意不好做,而拖累了地毯,连带作用下我也欠债了。
(在《大江大河》中,男主一度陷入三角债危机)
经历了各种债务危机,我才知道,这是对国内商业环境的不信任。我开始自学英语,通过电商平台把生意转到了国外。现在我只要看外国人的嘴就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从一开始,外国人就不信任我。在下订单之前,他们会通过打1美元来试图查明账户的真实性。后来他们在海外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诚信经营开始帮助我重拾过去的成绩。
今年我的销量已经恢复到近3000万,但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汇率变化摊薄了大部分利润。我总结了“锁定两端”的业务:锁定原材料价格的同时锁定汇率。根据阿里巴巴国际站内的交易信用记录,我使用“商贷”的信用额度,及时锁定原材料价格,避免订单到达后采购带来的成本风险。
现在我多了一个身份。我从谷主任变成了谷书记。帮助全村人提高收入是摆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事情。
20世纪70年代后,古书记试图将整个村庄推向更大的市场,而20世纪90年代后,王毅然回到农村。
我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本来可以回家继承父母的汽配生意。但是,我“盯”上了生鲜电商这个很多人都觉得很难做的行业,决定自己有所作为。
水果是非标产品中的非标产品,电商巨头很难啃下这块硬骨头。不同的气候条件会映射到水果的品质,所以做好品控管理并不容易。
我吃过很多亏。网店1688第一年,一个南丰蜜橘因为果实小,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上网。路上损失比较大。售后反馈说坏果很多。我在这个单子里救了下游经销商的利益,最后亏了十几万。
今年年初又遭遇大翻车,羊角蜂蜜这个品类被大量抵押。没想到今年由于气温升高,中间的果肉发酵,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售后率一度超过10%。为了帮客户维持生意,我把包括前期操作的钱都输给了经销商。
这些年来,我发现客户比钱更重要。靠着诚信经营,生意越来越好,在江西、山东、云南、广西、四川、陕西等生鲜产区发展了自己的供应链。在1688平台上积累了一批大客户,都是C端开口比较大的店,但是都要先赊账还清。一开始依靠信任,有老客户想要信用的时候,我就直接下线,让他们获得信用。但是后来,有一个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他欠的越多,就越不得不采取法律手段来讨债。
后来发现很多客户都是冲着“诚信e贷”来的。他的流动资金有限,他想手头上有活钱,所以他用“诚信电子信贷”来支付。1688年,用“诚信E贷”做生意让我对客户更加信任,因为有保险公司承保理赔,至少我知道所有的钱都可以追回来。我也用过1688,另一个金融产品“极限周转”。顾客一收到货物,货款就会被记入账户。这些钱可以再次进货,交货和进货的轮子转得更快了,这大大有助于我们的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我是1688平台的大买家,也拥有跨境电商亚马逊平台。创业初期的难点在于和国内工厂建立信任,到期拿不到,资金紧张,所以刷了十几张信用卡在手上。后来有厂家让我用“诚信E贷”付款,可以有一个月的缓冲期。看来我和供应商之间的信任找到了一个交融点。
这两年跨境电商发展很快,一路走来,感觉创业不容易。我在亚马逊从精品FBA到FBM店群再到FBA精细化的细分品类运营都很努力。我和我的团队建了近1000家店。然而从今年4月开始,亚马逊进行了大规模的“名牌”整治,关店潮席卷而来,我也未能幸免。近三分之一的店铺关门,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接下来是分众,新的转折点是更精细的深耕品类,拥抱更多元化的平台开拓市场。
王荣基正计划向国内市场推销商品。随着国内宠物经济的增长,他看到了商机。
在对顾村管理班的考核中,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他一直在国际业务的岗位之外,开拓国内市场。一方面,国内消费升级创造了更多空房;另一方面,是国内信用体系的完善让他对国内市场重拾信心。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小微企业占中国市场主体的96.5%,贡献了60%的GDP和80%的就业。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容、降价。
建立诚信的商业关系,保持商人初心,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基础生意。正是在数字金融的背景下,买卖之间的信任有了新的载体,每一笔交易都会是下一笔的助力。
打通金融的毛细血管,帮助商务人士重拾信任关系,在安全体面的交易下,每一笔生意都会变得更容易。简单纯粹,或许是商务人士面对新的变化总是释放温暖和力量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