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湾区]
9月2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举行了网上开幕式。淘宝主播维娅和李佳琪,以及天猫明星选举官大卫·李担任大湾区好物官方推荐人,共同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购物体验。届时,消费者可以购买29.8万个知名品牌的超过1300万件商品,并在相关电商平台“大湾区购物节”专区享受诸多优惠,足不出户即可在湾区尽情购物。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它是许多优秀中国企业和民族品牌的所在地。在mainland China直播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港澳直播电商也在生根发芽。
在“杨达米亚”的直播间里,大部分顾客来自东北和上海。
直播香港代购转型大部分客户来自上海东北
直播投放初期,港澳地区有很多人从事代购直播电商。淘宝主播江晶晶告诉南都记者,她曾经是内地嫁到香港的全职主妇。2018年7月,她开始尝试淘宝直播,从代购奶粉开始。“那时候我们每天带着手机去铜锣湾的免税店。单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免税店里有专门的地方,我们可以坐在那里直播。”
为了让直播间的消费者相信主播是实时在免税店购买的,江晶晶采用“现场签名直播”的形式。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后,江晶晶当场在免税店购买,并当场在所购商品外观上记下消费者的旺旺号。这样直播间现场下单,直播间现场标注的方式,极大的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江晶晶直播间的销售额也从一开始的一天几万元,涨到十几万、二十几万元。
在香港,像江晶晶这样的主播还有很多。香港的免税店甚至为江晶晶这样的主播设置了座位。订单达到一定量的老主播可以坐在现场直播。
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江晶晶的直播模式发生了变化。她是去年3月来深圳的,上午在深圳做直播,主要卖天猫和内地商品。下午老公继续直播香港代购,从早上10点到晚上12点直播,由于香港商场更倾向于直接批发商品给大商家,江晶晶在直播中加大了内地天猫商品的比重。目前内地货和港购货的销售比例各占一半。
虽然是香港代购,但江晶晶告诉南都记者,她的大部分客户都是东三省和上海的。她销售价格相对较高的护肤品和化妆品,消费者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龄女性。由于大部分顾客都是来自东北的消费者,江晶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冬天卖神仙水的时候,她要告诉顾客,神仙水要在室内保存七个小时才能打开,以免打碎玻璃瓶。
今年618期间,江晶晶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这种促销节点也是她唯一的打折期。虽然离双十一还有两个多月,但江晶晶已经开始准备双十一的商品了。
澳门直播基地主要卖本地货。
澳门今年设立直播基地直播节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
相比香港,澳门因为与内地放宽通关政策,今年设立了面向内地消费者的直播基地。澳门生活基地CEO朱晓娟告诉南都记者,她一直在做淘宝海外买家联盟,负责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起初,朱晓娟希望在香港做一个活的电子商务公司。她还尝试与亚视合作,将雅姐转型为网络主播。但随着疫情的爆发,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
2020年9月,澳门对内地开放通关。然后一个月后,董明珠去澳门带货直播,当晚就卖了9.09亿。这让朱晓娟看到了在澳门发展电子商务直播的潜力,所以她把她的团队带到了澳门。
2020年11月23日,朱晓娟带着团队在澳门做了第一次直播。她带来了10个主播,并邀请了大湾区的哥哥梁汉文来助阵。因为梁汉文住在广州,所以去澳门很方便。第一场直播在没有借助其他外部资源的情况下,销售额突破千万。
据朱晓娟说,她的主播过去也专注于采购。这些商家过去通过代购积累了一批粘性粉丝,现在转型直播可以为粉丝挑选产品。
随后,朱晓娟也得到了澳门中联办、澳门特区政府和阿里巴巴的支持,迅速在澳门注册了实体公司和直播基地。今年4月21日,澳门直播基地正式启用。
今年7月,位于朱晓娟的澳门直播基地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澳门直播节,分为开幕和闭幕两个带货直播,只卖澳门的土特产。最终,活动总指导成交额达到8800万元。据了解,开场直播是从维雅到澳门,她指导的奇数交易达到32.7万。
帮助澳门品牌注入从0到1的“产权”和“合规”意识
朱晓娟在杜南告诉记者,澳门直播基地目前销售的土特产主要是珠宝和食品,如盛丰珠宝、葡韵蛋糕、马哥面包店、澳门啤酒等,都在直播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朱晓娟看来,她的直播基地是在帮助澳门品牌做“从0到1”的过程,因为这些澳门品牌过去并没有在内地做电商的经验,甚至在品牌塑造上也比较落后。“这些企业很多都是手写产品,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店铺,他们连注册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概念都没有。比如蛋卷,可能是店前店后的店。以前游客买手信带回家,还能卖得好。但疫情发生后,游客数量大减,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
因此,朱晓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说服这些品牌解决“合规”问题。“我们要解释‘阳光物流’,产品要通过海关交税。因为过去他们过海关太方便了,所以他们经常自己拿包或手推车,把产品带回内地。我们应该教他们如何合法合法地做电子商务。”
朱晓娟透露,澳门的蛋卷品牌马哥面包店,7月前天猫店、微信社区、实体店一天最多只能卖出100多份;但参加了澳门Live Festival的推广后,大量团领导都在找商家合作带货,现在每天能卖出3000-5000张。
朱晓娟希望复制这一模式,为澳门其他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模板。“他们以前听说维雅卖了几个亿,就觉得是在听别人讲故事;但是当这些故事真的发生在身边的企业,朋友的企业,就会引起很大的讨论。我们最初的澳门企业对接团只有20家企业参加。加上这些企业主动带人进来,现在集团有120多人。"
截至目前,与澳门直播基地建立合作的澳门企业已超过70家,而且这个数字每个月都在增加。朱晓娟在杜南告诉记者,除了澳门本地的产品,澳门直播基地现在也在接收大湾区其他地区的商品,如珠海、惠州等。
直播电商拉近湾区距离实时了解消费者需求
直播电商也在促进港澳与内地的融合。朱晓娟告诉南都记者,以前澳门商家和内地的接触更多的是B2B,不会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但现在,澳门商家参与直播电商后,需要实时了解内地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产品需要做什么?大包装还是小包装?这个包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他们必须逐渐了解中国内地消费者的偏好,并做出实时调整。”
直播在扩大销量的同时,也在帮助这些企业改变口味。朱晓娟透露,澳门的葡韵手撕面包最早是用人工黄油在直播间上架的,但卖了一次后发现大众反馈不好,于是主播向品牌方反映。品牌把产品换成动物黄油再上架,立刻成为直播间的爆款。
今年7月,Viya来澳门直播前,也给澳门的年轻人做了一场演讲,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现场有多位澳门业界人士参与交流,体现了他对电商直播的浓厚兴趣。
但由于香港疫情,直播电商从业者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江晶晶告诉南都记者,因为疫情,她从去年3月来深圳后就没有回过香港,丈夫和三个孩子还在香港。
江晶晶准备以后把三个孩子都送到深圳读书。她也在深圳找合适的学校。“我不知道这场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也不知道香港什么时候能开关。我想带他们去学校。现在内地的教育已经很好了。”
总策划:荣明昌
协调人:王卫国秦镇执行人:王欣田爱丽
采写:南都记者王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