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2021年。立春之后,又由夏入秋,投资人开始慢慢盘算,离“年终考核”还有三个多月。今年能挣多少钱?毕竟对于用基金投了这条船的人来说,每天花的时间肯定不比陪宝宝少,花的心思肯定不比玩游戏轻松。今天,牛哥将回答一些最近常问的问题。
什么是科技创新50指数?
科技创新50指数,选择盈利能力、R&D投资比例等综合实力排名前50的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进行重仓布局。
什么是创业板指数?
2010年6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编制并发布创业板指数。本指数的编制参考了深证成分指数和深证100指数(包括总收入指数和纯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国际惯例。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它们的编译方法完全不同,没有太多联系。从行业分布和构成来看,创业板指医药生物为第一大行业,占比25.69%,其次是电子(13.57%)、计算机(13.05%)、传媒(12.29%)、电气设备(10.34%)和农林牧渔业(7.55%)。
科创50指数主要针对成长性好的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成立时间短,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大。主要是与“科技”相关的股票,涵盖电子元器件、软件服务、电子信息、专用设备、通信行业等。
很多投资者容易混淆这两类指数,甚至有投资者给牛哥留言:“科创50指数是不是创业板指数的弟弟?”笑过之后,牛哥告诉投资者:“创业板指数的成份股以300开始,这是深交所管辖的范围。科创50指数中的成份股以688开头,属于上交所管辖范围。”
投资者可以从上面的解释中知道两者的区别。不要因为有个“创”字,就觉得一个是“大哥”,一个是“小弟”。在投资的时候也要明白,创业板指数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综合指数,而科技50指数则是以“科技”相关的上市公司为主,在投资上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骑牛看熊,最近三大指数集体上涨,选择创业板指数型基金产品更容易赚钱;半导体、芯片、光刻机等科技股反弹时,选择科创50指数基金更容易获利。
美国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曾公开推荐指数基金,并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基准指数。最终,指数跑赢了大多数基金经理手中的基金产品,使得指数基金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的青睐。骑牛见熊认指数基金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但近期下跌后不要连续加仓,因为成本低。这样也会让你加仓过于频繁和密集,等到真正的底部出现,却没有筹码可买。
指数基金一直受到国内外基金公司的推崇,这与指数基金的设立性质有关。它是以特定指数为目标指数,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来构建投资组合,跟踪目标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对于创业板指数基金和科创50指数基金的选择,也要根据自己对后市的判断来选择。不要稀里糊涂在buy buy买了,才发现买的基金产品不是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