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怎么火的快(如何借势抖音打造超级爆款)

编辑导语:2021年10月23-24日,人人为产品经理举办的【2021产品经理大会(杭州站)】完美收官。零增长CEO杨妃做了精彩的内容分享,他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利用Tik Tok打造超级爆款”。




我是2006年开始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当时和阿北、大雅一起写博客。我的专业是市场营销。做互联网,产品是第一位的。因为当时没有产品经理,需要自己了解相关领域。

2006年到2018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我是幸运的,只专注于产品和成长。美颜APP是当时独立APP中的佼佼者,行业影响力和营收都不错。

后来我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瓶颈——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也可以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和移动流量红利已经结束。

2018年底,我预测互联网已经成为底层基础设施,未来可能会进入内容互联网时代。所以,我在2019年创办了美心。

最初,梅辛在Tik Tok主要从事ROI投放,是星图最早的服务商。当时我不仅是公司的产品经理,还是CEO。基于当时的商业环境,Tik Tok开展了它的业务。

三年前,我们服务过花溪子、完美日记等新锐品牌。自然堂、珀莱雅、欧等本土顶级品牌。过去一年,被欧莱雅、戴森、雀巢等国际消费品牌占据。因为这些项目都和消费品的增长有关,所以今天我就讲一些思维逻辑和方法论的体系,以及增加爆款产品和新消费的途径。


抖音怎么火

一、品牌面临的投放问题与痛点

先说交付的痛点和关键点。目前,消费品在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后,将面临流量增长的问题。因为只要抓住任何一波红利或者平台机会,基本都可以完成从0到1的成长。

但是在1到10,10到100的过程中,流量成本会越来越贵。廉价的流量被买断了,背后的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也在加剧。所以流量的增加必然导致ROI的降低。



三年之内,无论哪个短视频平台,都会有新的流量红利。但是Tik Tok的流量红利最大,不同时间会有红利机会。



因为我们认为窗口期很短,再加上一些局部现象的干扰,品牌往往发现结果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如果CEO把时间花在把握红利上,他对产品增长的认知就是KPI等于ROI。



他会认为这部分投放大约等于ROI的目标。但是流量越来越贵,显然ROI还会继续下降,这就逐渐变成了恶性循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两年增长特别好的新锐品牌,今年的投资回报率在下降,他们核心团队的人员也在流失。因为之前的方法今年都不管用了,他们团队的信心,品牌,交付效率都变了。团队核心成员可以跳槽到其他公司重新开始,但对于创始人来说,这是不可逆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不懂增长逻辑,而是过于关注短期内的KPI和ROI的结果。

为了保护ROI,他们选择做直播。消费收银台发放优惠券,所以直播是品牌自己的红利,自己的品牌力。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其实也在不断透支。



在我们看来,发布是为品牌成长服务的,而不是收尾环节。交付是全面的,或全渠道的。



虽然分红是必须要重视的,但是按照这几年的趋势来看,没有一个品牌是靠分红来完成自己的品牌建设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彻底了解奖金,同时建立了平卡的头脑,如华。


二、如何定义有效增长

基于现在的内容时代,算法变成了货找人而不是人找货。所以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来源于他刷了这个品牌的短视频后会不会被种草,有没有效果;这也决定了消费者看完视频后的行为。

内容会影响思想。但心智最初不是一个品牌,而是一个范畴。如西子是东方彩妆,Ubras内衣没有尺码,袁琪森林无糖泡水。说到这,首先想到的不是品牌而是产品,大家记住的才是品牌最好的产品。

华因其价值主张和东方审美力压其他一般彩妆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真实认知。品牌建设虽然很难,但也很难量化。但对于品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省钱”行动。

“提现”这个动作非常适合Tik Tok的内容生态。它的用户行为方向可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如果以它为中心,就会产生购买行为,最终转化为销售。



因为有分红,短期内流量的成本更低。长此以往,心智成本最低,流量成本会越来越高。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许多品牌开始入驻Tik Tok。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品牌说过成本在下降,ROI上升的成本应该是10倍。消费者的认知完全不同,这才是真正的本质。

对于不断增长的KPI,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品牌的资产增长,即品牌势能和消费者口碑。另一个条件是销售。我们来看看简化到核心指标的ROI关系。进店率和转化率这两个指标明显和品牌力挂钩。客单价和联合率与品牌运营和产品策略有关。




1. 消费品牌增长路径

这是今年618的数据,约有459个品牌登顶品类冠军。与去年相比,有大幅增长。



大多数品牌不仅在做品类牌,还在做品类创新。无论是在原有的内衣、彩妆还是餐饮赛道,基本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就像无糖泡泡水一样,重新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这个位置一旦被占了,第二名很难撼动第一名,用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

从策略上讲,超级单品是1,因为效率足够高,销量可以不断积累。所以在一个超级单品到超级系列、超级品牌的迭代过程中,爆款的增长效率是最好的,也是最经济的方式。



从落地的角度来说,内容也很重要。当产品真正落地的时候,你会发现Tik Tok场是依靠内容作为核心的支点,从而完成内容和流量之间的跨越式攀升。

如果从2019年到今天,按照这个路径,大部分品牌以Tik Tok为杠杆,如果能走出来,品牌基本上就火了。有很多知名品牌,比如新西兰之谜,两个超级单品选择了两个不相关的品类。流量时代,市场瞬息万变。它的增长速度吃不下维雅等新一级红利,导致了现在的增长效率的大困境。


2. 增长之路,从超级单品到超级品牌

把单一的产品延伸到一个系列,然后慢慢成为一个品牌,是最有效的成长方式,或者说是成长的捷径。

我们团队一个月能处理30~40个投资项目。之所以能这么规范,主要是因为产品思维。猜s o p,猜流程,把商业逻辑变成方法论,不断迭代优化,看数据和指标。


三、如何借势抖音,打造超级品牌

打造超级单品,我们有四个步骤:果酱、势能、放大、收割。对应的落地操作有:产品选择、内容、流量、渠道。

从品牌战略来看,卡位的核心是品类市场。有一个最优市场模型,主要包括品类规模、品类增长率、品类竞争和品类创新四点。


1. 选品

如何通过数据挑选产品?我们通常会用算法和模型对站内数据进行筛选,找到站内效率高的产品。理论上站内效率高,站外一般都不错。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市场规模,竞争力和其他细节。



超级物品基本都是爆款,不管是大爆款还是小爆款。产品有一个爆款的金三角模型:好名字,好故事,好卖点。

好名字,比如棕色小瓶子,动物眼影。好的故事,比如领养一头牛,炖一个仙女等。他们的名字是最好的故事。这种营销成本极低的品牌,大概率可以做起来。他们消费品的核心在于讲故事。今天的市场是你能做好的,好的故事能做出好的内容,这是前提。

好的卖点通常是它的功能或作用。在消费品中,所有的爆品都是有实力的产品,比如无字号、美白精华等等。洗面奶在Tik Tok通常不使用,因为它没有品牌性质,不能支持品牌。




2. 内容

选好之后,应该怎么做内容?首先,我们需要用KOL创造内容。他们有足够的势能。在美妆行业,头部的KOL,如罗和张,其势能不亚于和维雅,可以用短视的频段打造品牌。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KOL会让内容完成一半。

在我上一家公司,我做了一个名为PVG的数字选择系统。我们用算法从三个维度量化Tik Tok的一些账户数据。在美容行业,我们公司是相当有名的。原因是我们选择账户严格认真。我们的核心KPI是选择一个好的账号,帮助客户抛出好的内容。



那么应该如何用KOL进行创作呢?

让我告诉你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一些还在做互联网app的朋友说,他们今年的获客成本很低,一个app下载才几毛钱。他们投票给Tik Tok的KOL而没有挂购物车。因为他们能讲好一个故事,有好的内容,所以整个APP的下载量增长很快。因为在这个市场上,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好的内容可以让一个APP的获客成本特别低。

无论是消费品、app还是其他产品,只要是短视频广告,基本符合内容创作的规律,那么你的获客成本就会降低。

(1)短视频的4T内容法则

①景点

视频的前三秒可以用来获取精准用户。场景前三秒,精准人群被切。如果用户不够精准,后续转化任务的效率会很差。

②信任

接下来,我们要卖KOL的人类套装。你很喜欢他,觉得他很真实,所以他推什么你都可能买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博主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带着更多的真情实感,越痛苦越好。

③诱惑

本课程的目的是表达Brief的关键卖点。品牌必须在30秒内突出核心卖点,才能打动消费者。

④动作

动作基本属于博主背书。像李佳琪的“OMG,买吧,买吧”和“双十一备货”,都有博主强烈背书或者建议购买,从而完成最后一步的转化。




3. 投流

流媒体是一种新的一流的内容服务,如DOU+、UD、千传等。他们是抖音领域的流量系统。流的逻辑是尽量把好的内容放大50~100倍。今天任何一个短视频,从目前KOL的自然流量来看,大概是500到100万。但是一个短视频在Tik Tok的流量可以超过5000万,所以背后的4900万是需要流量来购买的。

所以需要监控它的转化模式,比如DOU+模式。这个模型是一个七段理论,主要看流量和转化的对应关系。所以,Tik Tok交通体系的核心还是属于内容,只是你选择的工具不同,流量加持效果也不同。



目前任何内容创作的成本都不低。如果你投了一个KOL,但是你没有买流量,有很大概率你肯定会损失很多。不同的产品ROI不同,最终受益阶段也不同。内容创作阶段,效果投放阶段,收获阶段都是可以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品牌是怎么赚钱的?首先,让我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目前,所有消费品牌在Tik Tok投资都不赚钱。为什么各大品牌还在继续投票?

通常,我们在车站外面分开Tik Tok。消费品具有复购和关联的特点,有超级单品衍生的数据增长趋势。所以打通站与站之间的流量关系是最重要的。

在直通车转载的情况下,品牌的超级单品在站内应该都是ROI大于2的。很多知名品牌的ROI都是4-5。如何对冲关系,主要看品牌的计划经济运作。

但真正的知名品牌,他们赚钱的逻辑并不全是环节。因为整个环节的目的都是为了平整保本,而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渠道。

比如今年备受瞩目的防晒霜,5月销量1.2亿,达到天猫第一,成为超级爆款产品。5月份以后,你看到所有渠道的防晒数据,高姿是第一。除此之外,排名前三五的还有其他防晒产品。如果去线下大卖场的美妆防晒区,基本都是高姿态。

高姿使用Tik Tok首先会影响天猫的销售,影响其整个链路的支撑,然后是唯品会、拼多多等其他线上渠道,最后是线下渠道。这就是消费品的增长逻辑。

如果它的防晒霜成为超级单品,这个单品可能会延伸成超级系列,比如用IP,用某种成分。如果可以,意味着整个系列会同比增长。虽然没有第一个超级物品大,但是不用花太多预算,还是会增长的。这是Tik Tok带来的增长业绩。

以前你可能会选择投资湖南卫视,然后成为知名品牌;或者选择屈臣氏,努力做到全渠道最好卖。但是现在市场变了,渠道变了,消费者变了,环境变成了Tik Tok。如果你用你自己的超级物品生火,你仍然可以回到过去的效果,像高姿一样移动你自己的频道。



卡片是曲目,内容是这个超级项目将登陆Tik Tok或新市场。虽然在GMV落地的内容占比不超过5%,但投资流占比50%左右。所以,内容是杠杆的支点。


4. 渠道

利润基本来自渠道。

我们来看看今年的交易案例:作为美妆界的传统品牌,玛丽-德-嘉由于以效果为导向的预算和KPI机制,近三年业绩一直在下滑。



我们给出了全链路的成长逻辑,计算出全链路多少ROI可以做一个超级单品,相当于品牌投放的底线。所以我们猜测整个链接的ROI是1.2。



再加上品牌联合复购的特点,最后,我们利用六维数据完成整个环节的数据建模。



如果知道整个ROI的完整算法,只要知道关键转化率节点,就可以预测品牌的ROI。最后从建模数据中找到了两款产品:粉底和卸妆。

卸妆是一个没有品牌力和忠诚度的品类。基础不一样,是有强大品牌力支撑的大件,消费者愿意出高价。



最后我们选了一个很难的900目的粉底。它的客单价是169英镑,是当时Tik Tok最贵的粉底。另外之前各种博主的评价效果也不好。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在分析它能否行得通的时候,会看它是不是一个好的内容,能不能讲故事。那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它有900多个孔,属于专利,和普通粉底有很大区别。



九牧主打粉底霜,是粉底品类的一个小创新。它的重点是遮瑕,这是一个强大的效果。另外之前推广的KOL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刷粉膏。所以非常符合爆款,所以采用全链路投放策略。



18天投入200多万,100多万GMV,最终其ROI高于预算目标。



如果测量准确,建模精度可以接受,说明品牌完成了ROI目标。如果我投资100万就能达到目的,那么投资1000万就极有可能赚钱。用量越大,单品势能越强,产品跑量和渠道也相应增强。

关键在于预计算和建模的合理性。投票结束后,你可以在第一个月再次检查,看看目标是否达到。除了自己重新检查外,还需要了解车站是否以划算的费率接收交付的流量,后期的转换情况以及车站运营的联动情况。每个月完成后,再检查一遍,看全链条的计划是否达成。如果情况允许,预算也可以相对增加。

(1)AIDP模式

你可以发现Tik Tok和天猫的用户漏斗都是破的,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方法论,叫AIDP模型。a代表曝光人群,I代表感兴趣人群,或者进店率,D代表收藏购买人群,P代表转化。每个流通环节都有不同的转化支点,可以细分。



我们放入stream的数据,既有好的转化,又有高的收藏和购买。根据Tik Tok十五天的统计,客单价越高,消费者转化的决策周期越长。比如戴森,可能要三到六个月才能转化。虽然有时候技术转化很差,但是三到六个月后ROI转化非常高。

这是我们竞标的一部分成果,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以Tik Tok为基础的全链路竞标之后,站内的数据指标都在大幅上升。而一百万新客户是这个品牌很久没有接触到的新客户。当时排名第三,超过了很多竞争对手。



因为这个物品是今年1月做的,5天之内就成了爆款。后来我们对品牌的策略是春节发货,其他品牌不发货,就是不发货。如果放进去,可以完成38大晋升的积累。有了这三个节点,我们就做出了这样一个案例。最后,投放量也很不错,一个季度营收1000多万。



每年都有数千万到数亿的消费品进入Tik Tok。那我为什么要顶嘴?之前大家的工作状态都很原始,都是excel表格。2019年,我们受不了这种工作方式,开始做自己的投放系统。目前还在不断完善营销中心体系。

我们认为当数据完全闭环时,它的价值会最大化,这也是我新公司的方向。

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官方账号——成长在路上,我们基本都在聊消费品。我在大学主修市场营销。毕业后开始在网上创业,做产品经理,运营,营销。最近三年,开始做营销。去年开始全面做产品。

在座的各位产品经理,我觉得你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非常大。产品经理的核心是懂逻辑。目前大家在处理2C的时候都是知道用户的。无论是向哪个轨道、哪个方向发展,都具有最高的灵活性和最大的未来成就空。

在此,我也祝愿所有的产品经理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上一层楼。谢谢你。


相关阅读

为产品提供内容功能

从票盲盒看成长团队

用户旅程下的数据增长实践

穿山甲:APP商业化的新增长点

建立数字产品价值测量的闭环


2021行业大会全国巡回预告[/s2/]

12月4-5日,本年度最后一场运营与成长大会上海站即将开幕!

回望2021,盘点年度热点话题,探索未来新机遇,聆听腾讯、阿里等行业实战大咖的深度分享!

本文为【2021产品经理大会(杭州站)】现场分享整理内容,由@做产品经理的实习生邵蓝松整理发布。

图片来自发布会现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