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品在美国曼哈顿开店。
这家曼哈顿SOHO店拥有著名的卓越产品,占地740平方米。邀请知名设计工作室GH+A设计工作室进行全店装修和布局。号称是第一个进入美国曼哈顿的中国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名优品在北美开设的第110家门店。去年12月底开业的波士顿店是世界名优产品的第5000家。叶国富的“全球万店”战略已经实现了一半,100多个国家开设了高品质产品的海外店铺。
当大多数人还在用“山寨”、“假日本”的标签来定义名优产品的时候,创始人叶国富似乎已经带领名优产品走上了一条神奇的发展之路。
以日本品牌无印良品为例。成立42年的无印良品,全球开店不到1000家,其中近60%位于日本。中国市场是无印良品重要的海外城市,但经常有关店的消息。
当名品发家的时候,山寨丑闻却是千疮百孔,其中最直接的批评来自于热爱无印良品极简设计风格的广大消费者。
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日系招牌,都透露出名优产品偷换无印良品的痕迹。甚至叶国富本人也不回避它。面对媒体采访,他公开表示“以前设计投入不是很高,现在每个产品都要自己设计。外部和我们合作的设计公司有几十家。”
“现在每个产品都必须自己设计”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很清楚了。这就是为什么名优产品可以低成本大赚一笔,却有别于传统的义乌1元店、5元店,征服消费者的重要原因。低得多的价格,加上高度相似的设计,是打开市场的捷径。
真正神奇的是,表面上看,著名的优秀产品是初学走路的孩子和无印良品,但实际上他们遵循着一套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这是名优产品迅速膨胀的根本原因。
用叶国富的话说,他借鉴了国际五星级酒店的模式。直营店投入高,扩张慢。加盟很难管理。他认为之前唯一能快速规范管理的业务领域就是国际五星级酒店。
五星国际把管理和品牌紧紧握在手中,客户只负责投资。
基于这种想法,他设计了一套准直营加盟模式。“可以由店长、店员、区域经理直接管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和店铺形象、用户体验的标准化。我们加盟商不参与管理,也不出主意。他们不需要知道如何操作。他们不赚钱,就开不了。"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加盟商缴纳押金和年度品牌使用费,并承担店铺和人力、商品物流费用、电费、工商、税费等附带费用。名品总部提供商品,负责把握店铺的运营和控制。
每天总收入的62%归名优品所有,剩下的38%(食品的33%)是加盟商的收入,第二天会从名优品转到加盟商的账户上。
根据LatePost今年1月的报告,目前中国有850家加盟商,平均每个加盟商拥有3.5家门店。
每年都会引入10%左右的新加盟商,80-90%的老加盟商会进行门店扩张。每年都会增加400到500个名优产品。
因为每新开一家店都需要近百万的投入,加盟商会选择多开店,这必须建立在相对稳定可观的经营回报基础上。
叶国富表示,希望关闭率控制在5%,加盟商大概一年或一年半就能回本。
这个数据相当可靠。据一些加盟商透露,名品店的月利润在8万到13万左右。对比开店成本,确实符合一年半左右回本的说法。
虽然过去三个季度的财报显示,名创优产品国内营收增速下滑较快。2021年前三季度,其国内营收分别为17.9亿元、19.5亿元和2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8%、43.0%和17.9%。
本周五,名创优品预计将发布全年财报。根据预测,第四季度营收在25-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17.51%。同时,根据名优品此前的预测,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在25-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17.51%。
名优品增速放缓,意味着每家门店的平均营收增速在放缓。但相对稳定的月收入,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能创造这个开店奇迹的,正是亮眼的数据背景。
互联网金融中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叶国富创建了30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总金额超过50亿美元。据说这些平台包括网贷平台“分利宝”、催收平台“人人收”、现金贷平台“缺钱”等。
2015年9月上线的分利宝最早的法人和执行董事是叶国富。它甚至一度与知名产品共享办公空间。
虽然明面上没有联系,但是著名的卓越品牌中心也极力否认。但“分利宝”商标所属的广东赛曼投资有限公司为叶国富所有。
三年开了近2000家店。这个速度的背后,被广泛质疑为左手倒右手的自融式输血。
据《华夏时报》报道,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分利宝是为名特优产品量身定制的P2P平台,其运营模式分析如下:加盟商作为担保人,在分利宝平台上集资开店,借款成功后,支付给名特优产品的商标使用费、保证金等固定费用会回流到分利宝。
换句话说,在特许经营业务中做一个有名的、优秀的产品,几乎肯定是不亏不赚的。
这种模式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叶国富于2016年初退出股东行列。随着2018年P2P行业的大退,分理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此时,名优品已经实现了门店的快速扩张。
设计这套商业逻辑的叶国富没有金融背景。甚至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太多,加上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叶国富连深造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早点给家里减轻负担,叶国富的父母把他送进了中专,希望他能很快掌握一门技能,自食其力。
中专毕业后,叶国富去南方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佛山一家钢管厂的业务员。即使在工厂的销售岗位上,他仍然是同事中学历最低的一个。
但他花了一年时间才拿到了表演第一名。年提成12万。在90年代,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
他回忆了自己成功的秘诀,并将这归功于自己的好奇心和对生产业务的研究。因为他密切关注工厂的生产进度,所以在谈生意时比其他同事都要自在。
而且有点巧合的是,他真的展现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叶国富经商多年,已经存了一笔钱。朋友介绍他去福建开厂,烧制陶瓷。但是,他因为和搭档的条款相处不来,回到了广东。在这里,他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化妆品销售员,一起,准备开一家化妆品店。
这个投资10万,一个懂销售,一个懂产品的小店,很快火了。
是叶国富佛山第一人想出了“卖化妆品,给顾客化妆”的营销方法。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通过了解当时消费者爱美但不知从何下手的心理,叶国富夫妇一天能赚2000元。不到一年,他们开了三家店。
几年后,叶国富看到了另一个机会。一个员工离职去了商场的珠宝店。叶国富碰到了这位前雇员,并和她聊了起来。结果,人们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前老板。“珠宝店一天赚四五千,比化妆品提成多很多”。
尽管丢了脸,叶国富还是看到了金矿。
他开始频繁往返于广州和佛山之间,把广州步行街10元珠宝店的路线搬回了佛山。凭借商场管理经验和早期入行,他从高毛利的珠宝店赚得盆满钵满。
他这次开的店叫Alas。不仅在佛山火了,还直接火到了全国。最高峰时,全国有5000家加盟店。
而这一切,到最后,都成了名优产品的伏笔。
化妆品店总有一天会不如珠宝店赚钱快。珠宝店迟早会被新的小店甩在后面。实现了财富的自由后,叶国富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寻找下一个。
一次日本之旅给他带来了新的机会。
据叶国富说,他遇见年轻的设计师三宅顺也是一个巧合。他们决定一起在日本创业,三宅顺也负责设计和日本公司运营,叶国富负责供应链整合和中国公司运营。
唉,10元店的经验可以移植到名优产品上。有了日本包装的外壳,名优品的故事上限完全摆脱了义乌小商品的局限。
有日系背景加持,性价比最高的名优产品扩张不利。
“名品现在在全国有七个仓库,产品不会经过任何分销层级。再加上毛利低,店里70%的产品都能定价10元,还是有钱赚的。十元是黄金价格。这个价格不会让中国消费者有任何购买负担,轻松消费,解放一代年轻人。”
这个套路太好用了。像袁琪森林、黄天鹅和华音这样的品牌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吸引了他们的观众。
日后名优产品的招股书还披露,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其实只是一个被摆上台面的工具人。
《后来》问叶国富:你还有三宅顺也吗,他还是“联合创始人”吗?
叶国富回答说:它可能不会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出现。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名优产品不再需要日本设计师平台背书。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著名的优秀产品开始去掉日文标志,换上中文标识。
叶国富也变了。他每天会刷一个小时的小红书。从西装、领带、衬衫、皮鞋,成功人士的四件套换成了Lululemon慢跑裤、Adidas运动鞋。
连50万的百达翡丽都换成了时尚手表和智能手表。
随着其他品牌也开始专注于低价,名优产品专注于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还有,对抗POP MART的顶级玩具孵化了。考古盲盒、草莓味杯子,以及漫威漫画、迪士尼等顶级IP联合品牌,营销策略层出不穷。商店扩张战略也从国内着眼于海外。
叶国富每次都领先时代一步。
作者: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