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年轻一代跨境电商消费者的比例越来越高,跨境电商平台可以结合数据对消费者画像、消费者偏好等方面进行评估,进而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电商平台的运营工作。本文以数据为基础,对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让我们看一看。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千禧一代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比例越来越大,跨境电商平台应该继续优化年轻人的营销策略,满足这些消费群体的需求。
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12.7万亿元,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将达到2.11亿。新增试点城市后,各地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大力建设,以更好地服务商家、服务商和客户。
受疫情影响,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逆势增长。部分关区1-2月销售额较去年大幅增长,尤其是民生类跨境商品销售额增长明显,如杀菌洗洁精增长1.6倍,母婴类产品和食品畅销。
2021年,跨境电商将在政策的加持、市场的推动和消费的追捧下继续稳步前进,逐步进入成熟规范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特定品类,跨境电商增速已经远超当地渠道,成为销售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新型跨境零售模式结构示意图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渠道,在产品特性和价格弹性上与本土电商渠道有着显著的不同。根据其特点,进行布局,匹配产品组合,打造品牌形象,制定销售策略,提高渠道兼容性,探索跨境电商的挑战与机遇。
预计到2018年底,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6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8800万,其中跨境电商网购渗透率将达到15%。从跨境电商渗透率来看,一线城市渗透率最高,为22%;二线城市15%;三五线城市10%。
从品类来看,线上渗透率排名前五的品类分别是保健品(32%)、化妆品(21%)、个人护理(17%)、母婴(9%)和箱包配件(5%)。
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外购、JD.COM全球购、唯品会、聚美优品占据了90%的跨境进出口电商市场份额。
对比国内电商消费者发现,跨境电商消费者更年轻、更富有,60%的跨境电商消费者月收入超过8000元,而国内电商消费者这一比例仅为39%。
从年龄来看,55%的跨境电商消费者年龄在18-30岁之间,而51%的国内电商消费者年龄在31-40岁之间。
国际市场数据示例图
从跨境电商不同消费者的购物动机来看,16%的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更注重价格优势,而31%的消费者追求高品质,对跨境渠道的忠诚度很高,愿意支付更多溢价。这些跨境电商购物者的消费行为可能会侵蚀国外品牌在国内电商平台的份额。
23%的消费者是国外产品的追随者,他们愿意在国外产品上比国内产品花更多的钱。30%的消费者追求产品多样性,更关注国内不易找到的新鲜事物。这些跨境电商购物者可以为外国品牌在中国的跨境电商业务做出贡献。
54%的跨境电商消费者认为质量和国际化比价格更重要。所以相比国内电商的同款产品,他们愿意多付出11%~30%的价格来保证高品质。
79%的消费者觉得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一些品牌没有实体店,导致他们对产品的实际体验很差。74%的消费者认为跨境电商平台上有很多选择,但缺乏具体的品牌教育,导致消费者难以做出决定。因此,建议跨境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接入实体店、加强营销中的品牌教育等方式来改善跨境电商购物体验。
长期被动营销,对于海外买家来说,“陌生卖家=垃圾信息,无关产品=骚扰”。一个专业的海外采购员,往往会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潜在供应商的各种信息,并用excel进行记录和跟踪,辅助决策。至于B类的内容,其核心是解决信任问题。
善用SNS分享营销,可以让流量不仅仅来自内部平台。
将旺铺页面分享到海外社交平台,获得阿里巴巴网站之外的更多流量和曝光。可以一键扩展到facebook、linkedin等海外平台。很好操作,很容易seo,没有商业询价的商机。
凡思通的功能是有条件的,只有星级客户才能使用这个功能,入口是营销中心。
至今只能发布三种趋势,每日限额4种,每月发布不少于15种。添加产品功能描述、关键参数、起订量、价格变化、优惠信息等。
在无线端和PC端搜索你的产品或者逛店铺的时候,只要关注你的店铺,你就会出现在他的feeds一栏,供你自我营销。
本文由@镊子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