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直播能赚钱吗刷(不许带头打赏、引导消费,直播行业还能赚钱吗?)



图片@视觉中国

文|犀牛娱乐,作者|胖部,编辑|夏添

网络直播的监管潮来了。

文体部发布的《网络演出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正式生效。通过加强经纪机构管理,约束表演者行为,行业乱象得到全面整治。



比如《办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虚假消费、率先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且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炒作网络表演者收入。演出经纪机构应当加强对签约网络表演者的约束,要求其不得以语言刺激、不合理特殊对待、承诺返利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

榜单上没有排名,也没有“一个个上榜大哥”的奖励和拉人,更没有“老铁们走一走的小礼物”。直播间的收入会有多大影响?

需要看到的是,直播监管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直播平台。目前,在短视频行业、音乐流媒体平台以及一些综合视频平台中,很多互联网内容平台都将直播收入作为主要的摇钱树,在收入结构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直播监管的大潮中,不仅直播平台会被淹没。

千亿市场下,直播输血内容产业

《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134.4亿元,用户规模达到6.17亿,占网民总数的62.4%。其中斗鱼、虎牙、YY构成直播行业第一梯队,市场份额为51.5%。



这个数据包括电商的直播。去年用户数达到3.88亿,带货电商的出现进一步提振了直播行业的想象力。在这个千亿市场中,几乎囊括了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

此次整治主要是指泛娱乐直播,包括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这部分直播具有门槛低、收入高、付费快等特点,几乎是最理想的摇钱树。如欢聚时代、映客、陌陌等行业,最长的公司连续6年以上实现营收增长和盈利。

直播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流量导流才能实现变现。这就表现出了与众多平台在变现需求上的适应性,让那些实现了大流量却苦于变现模式的产品找到了收益利器。包括流量大的短视频,基于音乐内容的流媒体平台,长期亏损的综合视频平台,等等。

以Aauto更快为例。在Aauto Quicker发展初期,直播承担了主要的营收需求。2017年,这一收入为79.48亿元,占比94.7%。直到2019年全面商业化加速,广告收入才开始增加,并在今年连续两个季度超过直播,但第二季度直播收入占比37.6%(不含电商收入)。



在腾讯音乐的财报中,2017年至2019年底社交娱乐收入一直占据总收入的70%以上;自去年以来,在线音乐服务随着会员费的增加而被推高,仅今年Q2就占了36.3%。这部分收入在2017年以来行业内容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成为维持腾讯音乐长期盈利的支撑点。



网易云音乐也从2018年开始通过社交娱乐提升收入。自2018年下半年推出直播服务以来,仅一年时间,营收就从201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亿元。

视频平台方面,2019年哔哩哔哩直播和增值服务开始进入快车道,收入同比增长183%,2020年增值服务收入再次达到118%。今年第二季度,这部分收入增长仍高达98%。会员的快速增长对这部分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直播的发展,作为哔哩哔哩商业化困境的解决和多元化收入模式的建立,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直播行业虽然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但依然能吸引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去年11月,百度刚刚收购了欢聚时代包括YY直播在内的国内视频娱乐直播业务,可见其对这部分市场和营收价值的认可。

当强监管的大潮覆盖直播时,影响的不仅仅是直播行业本身。

监管政策对直播的影响有多大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流量红利的高峰到来,直播收入已经不能靠旱涝保收了。

以游戏头部平台虎牙、斗鱼为例,收入增长进入瓶颈期。二季报显示,虎牙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仅增长9.8%;而斗鱼则仅实现营收23.37亿元,同比下滑6.8%。斗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第二季度净亏损1.81亿元。

行业瓶颈期的另一个特点是人员和推广成本增加。以映客为例,其2021年上半年主播成本高达23.62亿元,同比增长近50%,占当期支出的60%;去年上半年的宣传和广告支出增加到9.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45亿元高出3倍。

不过,在目前发布的《网络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中,有分析认为,对直播打赏的规范和限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直播收入的基本盘。

近年来,直播领域出现了巨额悬赏等相对负面的新闻。直播公会和平台的一些套路,比如虚假消费、率先打赏、排名打赏等,也成为吸引打赏的常见模式。

比如率先打赏,一些追随主播很久的“土豪”粉丝会先给一大笔打赏,在直播间营造热烈的气氛,吸引粉丝效仿。有些MCN和公会甚至会创造“排行榜第一大哥”。类似的操作,比如之前两次被央视点名的Tik Tok主播惠子,在直播间给了他8000多万的礼物,但在被质疑身份后很快就消失了。

在刺激消费方面,连麦PK成为了吸引礼品的工具。这种模式在2017年出现后,通过“限时”的概念,激发粉丝的集体意识,增加直播打赏冲动,迅速获得了各平台的效仿,这也是现在直播平台常见的玩法。

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公会、主播成为利益共同体,收益先由平台分成,再由公会和主播按比例分成。刚入行的公会和主播,一般能拿到50%的收入,拿到更大的流量后,平台最高会让利润分成比例达到70%左右。这也是比较成熟的公会对新主播的吸引力之一。在这个前提下,平台对于公会刷数据等违规操作的管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但随着直播行业的监管升级,很多常用的方法将不再适用。这就需要高度依赖超常收入的泛娱乐直播进一步回归内容,带来更有价值的表演。

事实上,今年以来,随着直播乱象越来越受关注,各平台开始主动进行内部整改。比如之前就已经取消了一些大额的“赠品”,尹、“高质男”许庆恩、郭先生,包括“低俗订婚直播”都被永久封禁,可见对直播内容的价值和审美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实际上会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方面,直播多年来培养了核心受众的消费打赏习惯。另一方面,直播PK等游戏在此次监管中并未被点名,常规直播手段在下一阶段仍能发挥作用。

说这个规定给直播行业造成了多大的危机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收入减少的短期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来看,这种调整实际上主要是解决普遍存在的行业弊病,这与目前的监管环境是一致的,对行业未来轻装上阵、正式发展并不是什么好处。

在线表演、交付、促销... 直播价值延伸后

从2020年开始,直播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丰富的阶段。对于每个平台来说,除了充足的现金流,直播还在带来与其他内容生态的联动效应。

其中线上表演是从疫情延续到现在的一个生态。例如,腾讯音乐的TME Live仍然保持其活动频率。今年举办了毛易《雏鸟指南》专辑首场演唱会和林俊杰圣域终曲终端线上演唱会,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线上音乐内容的有效补充。

在产业联动方面,比如去年还发展了“直播+电影”的线上推广模式。直播间卖票一度成为常见动作,而随着下一阶段头部电影上映,可能会再次出现,这也在加深直播平台的行业价值。

直播业务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从2019年市场回暖到疫情期间的上涨,市场一直保持上涨。《2020年电子商务直播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电子商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96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5%。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电商直播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淘宝直播能赚钱吗

这些生态联动正在更多层面推高直播的价值。但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行业野蛮生长遗留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当前强监管大潮下关注的焦点。

直播带货翻车事件时有发生。此前,上海市消保委对维雅有货的田园低脂全麦欧式包进行检测,发现碳水化合物比标称值高出约36%,维雅的MCN机构试图停止与该品牌的合作;另一位淘宝头部主播雪梨因消费者遭遇秒杀商品“999元运费”问题,公开发表道歉信。



2021年8月,商务部发布行业标准《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这也预示着直播电商行业将越来越健康,也将成为直播生态整体监管的重要一环。

与其他网络内容相比,直播在用户体验上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在建立用户粘性和认知度上效果更好。目前“直播+”在更多层面的价值延伸也在证明这种模式的生命力。对于目前的平台来说,直播的内容价值、行业价值、商业变现价值还有空的空间。

从直播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2020年发展起来的很多“云”生态其实已经打开了直播空的想象空间,互联网的未来必然有一席之地,监管之后跑出空可能会更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