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麦工作台网页版(曾贷款2000万引进《剧院魅影》,上海这座剧院十年里经历过怎样的辉煌……)

近日,SAIC上海文化广场庆祝改造开放十周年。2011年,一场名为《极限百老汇》的音乐拼盘演出轰动了国内音乐圈,同时也为上海文化广场以发展音乐剧为己任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十年里,拥有上述汽车头衔的剧院已经成为中国音乐产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剧院和力量。“拿起耳朵来唱”的纪念命题,既有今天中国音乐剧大丰收的喜悦,又以谐音顺应了剧院十年来的发展进程。



为庆祝SAIC上海文化广场10岁生日,10位艺术家共同创作了一个由麦穗制成的主题装置,并将其放在剧院前。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莉莉女士(左)和一批上海知名艺人参加了文化广场的庆祝活动。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表示,十年来,文化广场走出了自己的定位和节奏,秉承为观众选择好节目,为艺术家搭建舞台的初心。

曾经,《巴黎圣母院》在文化广场举办了24场盛大的演出,让团队体会到了顶尖作品所能带来的巨大市场效应。2013年,文化广场团队大胆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引进《歌剧魅影》来华演出,创下了连续演出60多场的惊人纪录。



2019年,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在文化广场上演的《叶夫根尼·奥涅金》一票难求,成为当时上海盛况空之前的演艺盛事。

当文化广场走上音乐发展的快车道,也与中国乐迷生态圈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中国观众不再迷信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名字。无论是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法国的音乐剧,还是俄罗斯的优秀作品,都在文化广场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大量优秀的海外剧团没有机会在中国演出。与此同时,热门综艺节目和一些大IP华语音乐剧作品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和口碑基础,华语音乐剧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态势。面对机遇和挑战,文化广场坚持按照一贯的节奏和对专业的执着,以多种孵化形式培养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在发布会上介绍,面对疫情的挑战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文化广场以危机为契机,发布了《上海音乐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实体化运营方案》和《数字剧院建设方案》,未来将依托文化广场空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一场精彩的自制音乐剧表演更能展现上海文化广场在中国原创音乐剧领域的成就了。9月23日晚,由上海文化广场打造的音乐剧《蛋壳里的心跳》2021版在剧场上演。这部讲述音乐人经历和志向的作品,堪称中国版《歌舞Online》。







京麦工作台



9月23日下午,当十周年庆典在上海文化广场大厅举行时,演员们已经在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了。



毕业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青年音乐剧演员贾凡在舞台上被戴麦试演。



晚上7点15分,在导演马的带领下,全体演员在后台集合,准备舞台表演。



在这群演员中,有舞台和影视剧经验丰富的专业戏剧家,有舞蹈学院毕业的专业舞者,也有从音乐剧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歌唱新秀。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专业的音乐剧演员。















晚上7点半,演出准时开始。演员们在舞台上,讲述着他们自己以及每个人的音乐梦想故事。



晚上9点30分,演出结束,演员谢幕后,剧院特意为观众准备了纪念视频。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热烈鼓掌,庆祝文化广场的生日。







剧院工作人员将一个大蛋糕推上舞台,贾凡代表全体演员向观众致辞。



演出结束后,幕布落下,边舞台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舞台监督站在工作台前整理演出中发现的各种注意事项。未来两天,这部音乐剧将继续在文化广场舞台上演。



主编:张春海文字编辑:张驰图片编辑:张驰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新闻上董天野摄影报道来源:作者:董天野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