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上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是太平洋的客服。问之前在银行买了一份太平洋的分红险?我答应了。
客服说:那个保险的分红账户收益很低。现在您可以免费升级通用帐户。升级后可以日赚利息,月赚复利,年收益4.5%-5%。问我要不要升级?如果想升级,可以去营业网点。
有这么好的东西,那我当然要升级了,只是最近没时间去营业网点。客服说那个周六安排了两个客服经理来我家升级。
我欣然同意。毕竟我也是搞保险的。如果万能账户一年能赚4.5%以上,还是可以接受的。挂了电话后,我还挺开心的。我想到了太平洋保险,你终于为客户做了正确的事。
为什么?因为说到我之前投保的太平洋分红险,我和我老婆都有很多抱怨。
那是2014年,我和老婆刚结婚,有了些积蓄,我们就想去银行做点理财。结果被银行理财经理忽悠,买了一份太平洋的分红险——鸿福多养老保障。当时理财经理跟我说,每年存2万,5年存10万。之后每年分红利息7%。70岁保单到期,可以拿回50万。收益好的话可以拿回80万...
我和我老婆一开始都不理解。我以为年收益7%,还是不错的。毕竟银行融资只有4%左右。所以就买了,然后生了孩子,几乎每年都交保费。我们家压力很大。但即使压力很大,咬着牙2018年终于完了。
后来我自己也做保险,仔细研究了这份保险合同,才发现我们被骗了。7%的利息呢?这个银行理财经理真敢忽悠,根本实现不了。现在账户里每年实际分红只有3%。
约定的7%的利率结果只有3%。
我自己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太平洋现在3%的利率,70岁保单到期,我最多只能拿回30万,50万是不可能的,更别说70万了。
不得不说,银行的理财经理还真敢忽悠。
媳妇知道被骗后,打电话给保险公司退保。
结果是她只有自首才能拿回7万元。听到这个我也很无奈,因为我现在从事保险,向很多客户推荐保险储蓄产品,比如增加寿命,缴费五年,第五年回本。
结果我的这个保单已经是第八年了,保单退保就拿不回来了。媳妇只能安慰自己:算了,省省吧,就这样吧,投降不值得。
现在我们的保单,各种分红,生存金加起来两万多。
10万元保险,8年,只能拿到2万元。
说实话,我和媳妇第一次买保险。我们没有经验,被骗了。交学费不要紧。
但我万万没想到,太平洋保险不放过我这两万多块钱的分红。
居然打着升级万能账号的幌子,想把我再当韭菜二次收割。上周六中午,太平洋的客服经理给我打电话,说我已经到了我家楼下。考虑到我的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我就约了他们在小区楼下的茶座和他们交流。
下楼的时候,我和老婆都很高兴,因为如果能升级到万能账户,至少收益会更高,回原账户会更快。
有两个客服经理,一个年纪比较大,自称在太平洋工作了16年,另一个比较年轻,手里拿着一个小礼物。
见面后,我开始问候我的儿媳妇:
20多岁开始买保险。保险概念真的很好。家里有几个孩子?他们多大了?你买了自己的房子吗?王先生在做什么...
寒暄过后,老婆开始抱怨自己的保险:
尽管收入差,但完全没有服务,太平洋打来的客服电话也没人接...其中一个年轻的客服经理连忙解释:本来这个产品是在银行买的,因为很多福利都被银行拿走了,所以对客户来说福利很少。银行只负责产品销售,不负责服务。
所以,一句话可以概括千言万语。买保险应该直接去保险公司,不要去银行。媳妇不管。她说现在如何升级我的通用帐户。
这时候客服经理拿出一个方案告诉我们:
三年每年存一笔钱,第五年把钱还上。返还的钱会进入万能账户,现在万能账户的结算利率大概是4.5%-5%。这时我忍不住了:等等,你不是早打电话给我说可以免费升级通用账号吗?为什么现在一定要买保险?
客服经理解释:
可以,但毕竟先有鸡后有蛋。你必须买一份太平洋保险给你一个通用账户。现在,你之前的分红险账户里已经有2万多元了。可以直接把这部分拿出来买保险,不用自己掏钱...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
让我老婆把原来分红账户里的钱拿出来再买一份保险,一年交一万,三年。保险公司第五年开始还钱,四年后还本金,这样还回来的钱就可以在万能账户里复利了。说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他们的目的了。免费升级万能账号是什么意思?原来你盯着的是我们原来保单分红账户里的钱。
我一听就不喜欢。只是市面上常见的
速还年金加万能账户。这个产品我见过不少。于是我问客服经理:不是意外。现在买了新的保险,交了3万。需要8-9年才能收回我的钱?客服经理尴尬地说,可以,但是归还本金后,每年会有4%左右. 5-5%的利息。到了70岁,3万可以变成14万。
我不想再听了,就跟理财经理说:我现在买了很多保险公司的理财保单,他们有万能账户,保底3%,现在结算5%。
我干脆把这笔钱取出来放到另一家公司的万能账户里?我必须为通用帐户购买另一个产品。媳妇也明白了。拒绝直接说我们现在不打算买任何理财保险。我们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如果能直接升级通用账号,我们可以升级,但是不能升级。
两个客服经理想继续争取,媳妇借口两个孩子还在楼上午睡,先走了。
我礼貌地对两位客服经理说,非常抱歉。如果我知道这些,我就不用一路麻烦你了。
送走他们后,我心里一叹:幸亏是我自己做的保险,不然真的又要上当了。
所以,还是要通过这件事提醒消费者:
1。不要去银行买保险,没有服务很容易上当。2。保险公司的二次销售套路太多了。买保险前一定要搞清楚产品逻辑。[/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