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李寿/文受访者供图
肖杰是毛毅国际货栈的茶商,从事茶叶生意已近20年。
她的人生有两个重大转折点。第一,她放弃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去了私企工作。第二,她自己创业做茶叶批发生意。
曾经有人质疑,一个郑州人能做好茶叶生意吗?
她说:“我不信这个邪!”
[从事业单位辞职到茶行]
上世纪90年代,肖杰在郑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她还获得了“业务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就是这样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肖杰却毅然选择了辞职离开。她说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她想要的生活不匹配。
离职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洗衣店做文员,工资从原事业单位每月1000多元变成300元。收银,收衣服,洗衣什么都干,就想着以后能开个洗衣店。小洁洗衣做得很好,为公司发展了很多加盟商。但令人惊讶的是,她后来做起了茶叶生意。
2002年,由于个人健康状况下降等原因,小洁再次辞职,在家人的建议下开始考虑做小生意。据她回忆,她原本打算开一家茶馆,坐了一趟车走遍了郑州的大街小巷,考察了所有的茶馆。后来她发现当时很多茶馆都打牌,她也不是很热衷。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做起了茶叶批发生意。
2003年,30岁的肖杰开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奶茶店,就在老华中美食城。肖杰说,那时候华中美食城是大棚式的市场,环境比较简陋。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是散茶,很少有品牌茶。她很早就开始做品牌茶,也卖一些散茶。
[连续七天,成交额为零,一款产品一天卖几百件]
同样,2003年,郑州茶叶批发市场开业,肖杰拿到了新发地市场的最后一张“入场券”,在华中美食城经营仅一个月就搬到了新发地市场。
因为之前没有独自做生意的经历,小洁刚入行就面临不小的挑战。
“连续七天,营业额为零。我该怎么办?”肖杰说,为了推销产品,一张张散发传单,试图打开市场。
卖茶的时候,她哭得很厉害。原因是我收到了一张面值100元的假币,这张假币是熟人给的。她为此特别难过。“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信任的问题。”
此外,也有人质疑,市面上大部分商家都是家乡产茶,其中以福建安溪、河南信阳等地的商家为代表,而郑州不产茶。一个郑州人能做好茶叶生意吗?
萧杰说:“我就不信这个邪!”
一方面坚持在各个小区推广,一层一层跑楼梯给人送样品;另一方面不断学习茶知识,充实自己。
奶茶店生意也步入正轨。肖杰说,到2007年左右,全盛时期店里只有15斤、30斤的A级沱茶销量一天总共几百件。
因为市场搬迁等原因,小洁已经经历了四次搬家,但一点都没有抱怨过。她反而觉得这是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很多想法都可以实现。
她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对工作的热情是促使她坚持下来的原因。一开始做茶叶生意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后来,她真的爱上了这个行当。
[产品定位要符合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线下门店不会轻易被取代]
“人生的每个节点都很重要。”小洁说,在洗衣店工作,她不仅学会了有条理、有计划,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利他行为”。以前洗衣发展加盟商,只有加盟商受益,双方都能赢。如今,通过茶叶产品的专业知识和对顾客的诚实来获得顾客的信任,也是一种利他行为。
“此外,我们应该寻找符合未来五年趋势的好产品。”肖杰告诉头条新闻河南商报记者,2003年做普洱茶的时候,郑州市场对普洱茶的了解还很有限,2007年左右开始在郑州市场流行起来。所以要有预判能力去操作哪个产品,等真的火了可能就来不及了。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是否意味着实体茶叶店将会衰落?
现在,小洁也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经营茶叶生意的经验,并通过直播向客户展示和讲解一些产品。
2021年,小杰茶叶店的销售额比2020年增长了30%左右,2021年底新开了一家店。在肖杰看来,虽然网络平台也能卖茶,但对实体店的影响有限。而且现在人们喝茶更注重场景体验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这是互联网无法替代的。
同时她也认为,郑州有几千万人口,茶叶市场并没有饱和。相反,茶叶市场还是很大的,做茶叶生意没有早晚之分。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特色,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
编辑:李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