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车间。顾世刚
繁忙的车间。顾世刚
众信。本报徐州11月22日电。标题:江苏睢宁:以“娘家”为“靠山”的女性,充满了创业精神。
作者朱志庚,顾世刚
“县妇联是我们的‘娘家’和‘靠山’,我们农村妇女创业有底气。”梁娟,42岁,住在江苏省睢宁县季良镇。她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也是邻近八个村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名人。从几千块钱起步,现在已经拥有超过百万元的资产。提起自己的家史,梁娟激动不已。
梁娟曾经在深圳工作,学的是服装加工技术。7年前,她回到家乡开了一个小型服装加工作坊。因为资金原因,一开始只有四台机器,雇不起人,只能自己动手。服装作坊规模太小,没有流动资金。只靠转移别人的加工订单,利润很少。梁娟坚持要赚点钱,多加几台机器。上游客户建议梁娟扩大生产规模。她也咨询了银行,但是很失望。
今年五一假期,梁娟在手机上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转发遂宁市妇联宣传农村妇女创业帮扶政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梁娟找到了县妇联。“县妇联主席李婷说,只要有事业心,有好的创业项目,妇联一定会帮。”梁娟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洪冬向参观者讲解豆丹的栽培技术。米文摄
在县妇联的帮助下,梁娟申请了1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用于妇女创业。在县妇联的帮助下,她申请了省妇联扶持项目“苏垦慧创”,获得了8万元扶持资金。“今年有很多服装加工的订单。有2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大单敢接。”梁娟高兴地说。
遂宁市妇联主席李婷想得更远。她多次走访梁娟的服装加工厂,建议梁娟选择在学校附近设立加工点,充分利用家里有孩子的闲散妇女劳动力,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留守妇女就业创业。“大胆走出去,县妇联就是你创业的‘靠山’。”在李婷的鼓励下,梁娟在三所学校附近设立了服装加工点,有50多名工人在干活,每月产值可达30多万元。
“这里工作时间自由,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在空空闲时间挣钱。工资主要是给那些快赚多的人。我一个月能挣2000多。”48岁的杜永群刚把小儿子送去上学,他很快就去厂里上班了。
遂宁市妇联家政培训班在季良举办。米文摄
“有妇联家属给我‘撑腰’,我创业的胆子更大了。“2020年,在睢宁县陵城镇河东村,洪冬投资50多万元,建设21个大棚,占地68亩,发展大豆丹的种植。那一年,她的养殖收入达到42万元左右,雇佣了10多名留守妇女,人均年工资收入2.16万元。2021年初,洪冬想扩大养殖规模。当她把想法告诉前来调研的李婷时,李婷鼓励她要逐步实现豆丹文化的现代化、规模化,成为创业就业的示范项目,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洪冬冬在县妇联的帮助下,申请了15万元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并在县妇联的帮助下,申请了省妇联的扶持项目“苏垦惠创”,获得了8万元的扶持资金。
“为了落实睢宁县‘最多找一个人+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基层妇联不搞形象工程,不要轰动效应。专注做‘小事’,做实事。”李婷说,在遂宁城乡妇女面前,妇联干部不是领导,更不是官员,而是家人的姐妹。县妇联大力支持妇女创业。以妇女创业扶持小额贷款、妇女发展项目专项资金、贫困妇女培训为载体,县妇联统筹找项目、送技术、找资金,为女姐妹搭建一系列创业就业平台,努力将她们的创业梦想变为现实。
截至今年11月上旬,睢宁县妇联已审核发放妇女创业贷款2亿多元,直接惠及1400多名妇女。成功创建苏北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示范点9个,争取扶持资金80万元;申报“省级巾帼示范基地”2个,“市级巾帼示范基地”7个。全县10个乡镇(街道)举办了保姆、插花、住宿等培训班,培训人数547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