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怎么样(政府工作报告连提九年 跨境电商发展怎么样了)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九年强调发展跨境电商。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加快发展外贸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交易,在平台上完成支付结算,通过国际物流将货物交付给买家,从而实现跨境零售交易。与传统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交易链条更短、支付周期更快、数据及时透明等优势。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国供应链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球速卖通平台在西班牙、法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订单和用户都有三位数以上的增长。”全球速卖通全国渠道总经理王德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产业带的商家要想获得产品溢价,需要经历语言、物流、结汇、爆品孵化、整店营销等难关。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

跨境电子商务的演变

中国跨境电商起步于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立法进程。上海自贸区成为对外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指定试点地区,推出全国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平台。

随后,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原网易考拉)、JD.COM全球购等大型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之前代购和海淘混杂的现象。此外,各种模式的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也不断涌现,如小红书、洋码头、奥买手等,推动了跨境购物的常态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依靠全品类或者运营驱动,一批活在分销模式下的跨境电商卖家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这样的利润空正在被压缩。

“核心问题是货源,分销卖家没有供货能力。”王德民说,为了帮助缺乏电子商务经验的行业的商家,全球速卖通已在义乌、深圳和杭州相继设立了商务运营服务中心。

目前,跨境电商已经从过去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发展到创造价值阶段。

真格基金投资副总裁秦天一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跨界行业需要突破的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构建流量和用户价值洞察的机制和体系。对于电商来说,以前是通过亚马逊或者其他平台销售,角色主要是卖家,不能称为产品或者品牌商家。以前只需要招话务员就可以了。现在要想建立流量和用户机制的洞察体系,还需要在产品选择和研究上下功夫。

做电子商务怎么样

第二,赋予产品感知价值。对于电商公司来说,以前80%的员工都是运营,做广告,卖商品,更多的是运营驱动。现在更强调的是洞察用户价值的能力,然后去后端找工厂,开模,创新产品定位。

第三,构建良性的供销关系。前几年,电商卖家赚了很多钱。这两年货代赚了不少钱,但是对于工厂和供应商来说,赚的不多。今年的竞争是谁能绑定更多的工厂和供应商。

秦天一表示:“对于国内电商行业来说,以上三点早已突破。跨境电商之所以没有突破,是因为前几年红利期比较多,产业链上的人没有突破的动力。”

“跨境电商是时代的洪流,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中国拥有持续的政策和技术创新、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以及其他比较优势。”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商店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戴表示。

亚马逊于2015年在中国开店,与中国卖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从无到有、从无到有、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过程。戴说:“以前很多出海的产品只有价格优势。但是,现在在亚马逊上,很多更有差异化、更有技术含量、更有设计感的产品,比如智能家电、办公用品、有特色的服装、家居用品,都来自中国。”

基础设施落地

跨境电商需要的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同样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

海外仓模式优势明显,包括降低物流成本:从海外仓发货,尤其是在客户当地发货,物流成本远低于从国内发货。同时,海外仓有助于加快物流时效。从海外仓库发货可以节省报关清关所需的时间。本地发货,客户1~3天就能收到货,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对于商家来说,高效的物流也能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吸引流量。

疫情下,直达运输路线的不确定性增加,舱位不足和运费增加带来货物无法按时送达等问题。但商家在使用海外仓时,可以提前配送商品,保证商品的正常销售。

“菜鸟在全球有30多个海外仓,面积达百万平米。其中欧洲出口海外仓超过10万平米,包括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波兰、西班牙等国家,可覆盖欧盟24国及整个英国。官方仓库所在国家3号到,泛欧7号到,每天能处理10万单。”菜鸟物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截至目前,菜鸟已实现日均跨境包裹超500万件,菜鸟依托全球速卖通的出口包裹近三年CRGA(复合年增长率)为63%,而同期中国出口包裹增长率为29%。

不仅是菜鸟,还有东南亚起家的极兔。

兔子快递已经完成了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中国等地的布局。去年双11期间,极兔快递在新加坡设立了两个海外仓储中心,在泰国增加了500多辆干线运输车辆,增加了1000多名服务人员。除此之外,还更新了各地转运中心和网点的规划,投入了大量智能自动分拣设备。

虽然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国家,但其配套的物流和货代服务却没有跟上。

秦天举例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只有一个,而现在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国有七个。而相应的货代公司却很少,全国排名前50的货代公司只占个位数。

“这就需要从业者有更大的野心和抱负,去做更好的UPS和DHL,而不仅仅是国际版的顺丰或中通。货代的运营模式很传统,涉及到很多链条和人员。如果加入数字化能力,比如RPA机器人代替纸质文件、打电话等操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效率肯定会提高。”秦天一表示,在中国,货代行业正在崛起,叠加数字化的能力会发展得更快。比如DHL要走50年,国内一个货代公司可能要5年才能走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