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创业项目(全国首支残疾人农机队赴湖南插秧,“强残富残”项目半个月每人可挣万余元)

极度记者周平英

视频剪辑赵鹏

通讯员张盼立·洪敏

7月8日,在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中洲村,田埂水田里,插秧、犁田的机器在忙碌。不同的是,这些经营者都是湖北襄阳人。这16名来自香洲区的农机手,“中国第一支残疾人农机队”,是第一次跨省驾驶农机。据悉,残疾人农机队跨省插秧作业在国内尚属首次。

"第一站是浏阳,然后去岳阳."该队队长、襄阳梅辛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涂华平告诉吉姆记者,他们将在浏阳和岳阳完成2000亩水稻插秧作业。除去费用,16个农机工人每个人半个月能挣1万多元。



为什么要跨区域经营?涂华平解释说,襄阳的中稻品种很多。目前最忙的时候过去了,合作社成员和机器都闲置了。为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合作社联系了湖南。现在湖南种植双季稻,正是需要机器和人力的时候。

56岁的残疾人农机手孙笑着告诉记者,在香洲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台“东风井关高速插秧机”的市场销售价格在10万元以上,享受各种补贴后,只需支付3.84万元,而且享受分期付款政策,一年8400元,分5年还清。我开插秧机上班半个月,一年能挣一万五千多四万。

残疾人免费创业项目

襄阳襄州残联主席景程说,他们首先要做好操作技术培训,让残疾人熟练掌握机插技术。然后,宣传好、用好党和政府的残疾人惠民政策,扩大残疾人参与,为残疾人服务,最终达到强残富民的目的。

今年“农机创业路自强东风”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开展以来,香洲区已有22名残疾人购买东风京冠农机实现就业创业,9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水稻插秧1.5万亩,直接经济收入90余万元。湖南岳阳跨区机插队是襄阳市襄州区组织的首支残疾人农机跨区服务队。

据了解,2021年,襄阳市襄州区被湖北省残联确定为“农机创业路,自强东风”湖北省农村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试点。香洲区作为试点单位,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残联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水稻产业化发展为结合点,动员各方面力量帮扶水稻产业链上的残疾人,实现强残富民的目标,围绕“精准”和“实效”做文章,重视就业和振兴, 扩大农村振兴一线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不断拓宽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让残疾人获得更加稳定的劳动收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吉姆新闻”客户端。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有报酬。24小时举报热线027-86777777。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