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项目(“80后”下肢残疾姑娘靠一双布鞋“走”出共富路)

(过年走基层)“80后”下肢残疾的女孩,用一双布鞋“走”出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众信。com绍兴2月11日电(记者向静)“新布鞋准备了1000双,过两天就要试水直播了。”新春时节,张琪琪正忙着学“直播送”,希望老布鞋们在网上“转圈”。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想到,这个自信的“80后”女孩,天生下肢残疾。

浙江省肩负的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是包括残疾人群体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期待。目前,全省有残疾人312万人,持证残疾人超过136万人。

张琪琪出生在“纺织之乡”浙江绍兴的一个“布鞋之乡”。从择业到传承布鞋制作技艺,“触网”到卖鞋底,从自己创业到带动身边残疾人就业...30多年来,她踩着困难和不幸,用一双布鞋“走”出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张琪琪向记者展示创新春季布鞋。向京摄

残疾爱情不是不完整的。

与常人不同,张琪琪天生佝偻病,导致下肢畸形。“年纪越大,和别人越不一样。”张琪琪回忆,这是她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90年代前后,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她没能得到根治。



绍兴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向精舍

不幸的是,她很乐观。

“记忆中,我爸妈从来没觉得我有什么特别。我在任何年龄应该做的事情都会鼓励我去做。入学后,老师和同学对我也很友好。”张琪琪认为,家庭和学校的积极氛围对她的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张琪琪所在的斗门街道李谷社村,位于绍兴北部城乡结合部,是“老布鞋之乡”。他的爷爷奶奶都是靠生产布鞋为生。张琪琪从小就熟悉布鞋,每个暑假都会帮家里贴布板。



传统布鞋制作工艺展示向晶摄

2004年,张琪琪选择到湖北大学学习,专业是药学。因为国家鼓励残疾人上大学的相关政策补贴,她每年可以拿到一万元的奖学金。

“当时我就想,我从小就是个生病的孩子,应该多了解医学。我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大学不出去,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出去了。”医学让她明白并接受了自己的病。但毕业后,她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阻碍,最终选择了回归纺织行业。

在绍兴市残联的牵线搭桥下,张琪琪于2007年顺利进入当地一家服装外贸企业。从处理文件、学会服从命令,到与客户交接、洽谈业务,10多年间,她从“小白”变成了销售经理。

虽然身体残疾,但野心很大。张琪琪成长过程中的爱情是不完整的,这也为她后来的创业埋下了伏笔。



传统布鞋鞋底由向京拍摄。

想尽一切办法让旧布鞋“长生不老”

随着时代的不断冲击,传统布鞋的市场逐渐萎缩。张琪琪坦言,父母创办的家庭作坊几乎陷入“半死不活”的僵局,生意跌到低谷。

2014年,“懂市场”的张琪琪敏锐地嗅到了这种危机,决定让老布鞋“触网”,扩大销售市场。

“一般的鞋子都是胶底,布鞋透气、防寒、养脚,优点很多。网络可能会找到布鞋市场。”随后,张琪琪通过个体工商户将产品结算在一个批发平台,由父母做技术指导,爱人做生产管理,张琪琪做网络销售的“指挥”。

“布鞋,鞋垫,鞋底(即千层鞋底),全手工,全机械,全在线。我发现试水竟然是最好的鞋底销售。”张琪琪透露,2021年,仅鞋底就卖了30万双。

鞋底占一双布鞋工艺的80%。鞋底的“大甩卖”让张琪琪越来越感受到老手艺的魅力。

两年前,绍兴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让张琪琪的“鞋梦”再次起航。据了解,该基地免费提供2300平方米的沿街商铺18间,用于残疾人自主创业项目。

张琪琪成功申请入驻基地,创办了绍兴安琪鞋业有限公司,至此,她投身布鞋事业,还申请了绍兴市越城区制作手工布鞋非遗项目。

粘贴、缝纫、切割、磨边、底部填充...在60多平米的创业基地“布鞋综艺馆”里,有10多道布鞋制作的工艺流程,是张琪琪一个多月精心布置的。她几乎每天都在这里联系客户和洽谈业务。

“孵化基地是对外交流的新平台,传承技艺的新窗口。”在张琪琪看来,从“布鞋之家”走出来的孩子,一定要把这个“根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申请非遗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老手艺的精致,更是对这种“边缘产品”的诉求,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保护。



张琪琪的创业空展向静摄

愿意做身边残疾人的“带头大姐”。

除了行动迟缓,张琪琪一直坚信自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虽然她下肢残疾,但布鞋给了她新的活力。

残疾人免费创业项目

就业是残疾人自立致富的重要途径。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提升规范100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1000个残疾人就业创业点;吸纳了5万多名残疾人就业,创造了5000多个残疾人公益性岗位。

面对“一个都不能少”的愿景,张琪琪直言,“长大后收获了太多的爱,现在想回馈社会,做身边残疾人的‘带头大姐’。”

鞋底试衣是个手艺活,不受时间和空的限制。张琪琪想,可以动员身边有劳动力的残疾人接受鞋底,让他们在家也能挣钱。

简化流程后,2021年,她带着针、线、布等材料走进当地几家“残疾人之家”,教残疾人缝制和接受鞋底。但是鞋底的收孔要求比较密集,有些残疾人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根本完成不了。

“我们讨论之后,把密密麻麻的洞变成了圆形的洞。下单之后,他们就逐渐完成了。”张琪琪坦言,“从他们的笑容中,我感觉到把他们做的鞋底卖掉,拿到报酬,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残友的鞋底将用于公益事业,主要是帮助残疾人就业。”张琪琪心里已经有了长远打算。“只要有市场,就有未来。他们接受鞋底,我扛起销售的担子,一起干这份工作。”

绿色、粉色、黄色...今年春节前,在布鞋厂里,一双突破传统黑亮色的春季布鞋加紧生产,即将上线“直播”。

张琪琪透露,直播机已经调试完毕,直播团队已经准备就绪。她希望通过年轻的销售方式,让布鞋走向更年轻的市场。“了解了这个平台后,我就可以探索残疾人家居销售模式,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