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共享充电宝客服电话(美团回应充电宝传言:与餐饮部分开运营,不干预商家排名)

(观察者网/张伟)在以烧钱著称的互联网领域,共享充电宝是为数不多的变得盈利的行业。根据艾瑞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前四大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均实现盈利。

但现在,一家巨头打算“进军”共享充电宝领域。据悉,最近美团共享充电宝项目开始大规模推广,由此引发了“百城大战”。甚至有传言称,美团将充电宝业务与餐饮业务捆绑。

对此,美团充电宝回应Observer.com称,网络传言不实,美团充电宝和美团餐饮业务独立运营,不会干预餐饮业务排名。

美团入驻共享充电宝

日前有消息称,美团开始在全国推广共享充电宝业务,甚至“强制”商家只接入美团充电宝。有评论认为,此次进军共享充电宝领域,可能会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充电宝行业再次掀起波澜。

消息称,只要商家与美团签约共享充电宝,用户就可以扫描美团共享充电宝机身上的二维码。这时手机界面会跳转到美团App,每次跳转都会增加美团和评论中对应商家的真实点击量。

美团共享充电宝

这意味着,使用美团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越多,商家排名就越高,商家只需提供场所,无需支付任何押金,就能获得60%的收入分成。

有商家对外界表示,接到美团电话后并没有犹豫。有商家甚至直言,门店从外卖到电台口都与美团合作,不敢用美团充电宝。对于其他充电宝玩家来说,美团的进入是致命的打击。

同时,美团也开始大规模招募充电宝业务团队成员。招聘页面显示,充电宝客服团队主要接听分享美团充电宝的商家和用户的来电,帮助商家和用户处理业务合作咨询以及商家设备&维修的补货、用户充电宝订单等问题,提升商家和用户的服务体验。此次美团在扬州共招聘56名线上客服人员,薪资4000-5500元。



对此,美团对观察者网表示,网上传言不实,商家餐厅排名与使用充电宝无关。美团充电宝业务独立运营,餐饮商家不使用美团充电宝不会被屏蔽。

一个没有边界的美丽团体

王兴曾经说过,美团没有边界。经过多次扩张,美团早已从一个外卖APP变成了一个本地生活的超级综合体,涵盖了外卖、旅行等多项业务。现在,共享充电宝将成为美团最新的“目标”。

其实早在2017年,共享充电宝就已经是“明星创投项目”。最火的时候,40天内就有超过12亿的资金投入到这个领域。但随着热潮的消退,行业内也出现了一波倒闭潮,如乐电、PP充电、鲍晓充电、泡泡充电等。王思聪“怒喷”街电的实际控制人陈欧声称,共享充电宝永远不会盈利。

当年共享充电宝火的同时,美团开始在石家庄、青岛等地试水共享充电宝项目,但很快就因为效果不理想,短短三个月就搁置了。

直到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开始回暖。当年8月,美团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小规模重启。直到今年3月,业务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有商家开始接到美团的电话,询问是否接入美团的充电宝。

美团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第一,可能是流量的瓶颈。

2019年,美团点评交易用户数为4.51亿,同比增长12.5%,较2018年29.30%的增速明显放缓。对于美团来说,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一样,可以显著提升APP的日常活动和品牌影响力。

其次,现在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开始盈利,美团也是看中了未来的盈利空。

在艾瑞发布的《2020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分析报告》中,共享充电宝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双通道流量入口地位的优势,帮助行业找到新的增长点。去年四大企业市场份额分别是街电40.5%,小电科技23.6%,怪兽充电20.9%,来电科技11.7%。这四家企业都盈利了。

上述报告还指出,共享充电宝市场用户规模在2.5亿左右,交易规模为79.1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4.9%。

对于美团来说,由于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外卖和店到店的业务渠道,对商家有更好的议价能力,美团不需要大规模投入“跑马圈地”,只需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改造,就可以让整个行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美团能成功占领市场主流,盈利可能是“自然而然”的。

美团原声明: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