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上可以买东西吗是正品吗(小红书,“黄”了?)

作者|啄木鸟D

数据支持|毕达哥拉斯大数据

前天各大移动应用商店下架了小红书App。随后,该消息在网络上以低强度迅速传播。有人惋惜,有人叫好。

今日,小红书发布声明称,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启动全面排查、整改和深入自查自纠”。最近两年,小红书的发展速度好像上去了,赚钱让人颤抖。下架整改对小红书绝对是重大打击。



至于什么时候整改,什么时候恢复,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关于小红书的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有人为她疯狂,也有人是听说“小红书下架”才第一次接触到“小红书”这个词的。

所以,我还是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科学,小红书是个多么神奇的App。

一个

什么是“小红书”?

第一张图。红宝书App下载后,输入手机号注册,就可以打开了。在主页上,顶部有三个栏目:关注、发现和附近。



“首页”无疑是小红书功能的集中载体。在“关注”一栏,你可以找到你关注过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作用类似于微博中的“大V”),浏览他们的最新动态。

在“发现”一栏里,小红书会根据你的用户(口)(味)(轻)、好(重)来“喂”一些内容给你。当然,如果你是新用户,小红书暂时不知道你的喜好,那么它会自动匹配一些灵丹妙药的话题,比如养生、保健。

在“附近”一栏,会询问你的位置信息,然后推送一些周边的店铺以及帮助这些店铺做推广的KOL写的“笔记”。比如边肖现在的位置是深圳南山的牛逼“粤海街”,那么她会自动安利一些沿海城市、万象天地等地的店铺。

小红书里的内容名义上是分享、生活体验、时尚生活,但它的最终指向了“商城”,流量变现的领域。

在商城的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体验与主流电商平台类似。



乍一看,突然觉得有些是“好东西”,也是时下流行的概念,比如耳机、美白、保健、补肾、生发。

但是,文笔很快就开始有点发黄了。比如下图,澳洲草本精华被安利成了“男性激情片”。(我的中文不太好。“电影”这个词怎么发音?谁能教我?)



所以,小红书是目前所有互联网产品的大杂烩。它具有内容、信息、社交、电子商务等多种属性。,并结合了微博、知乎、淘宝、Tik Tok、头条甚至大众点评等众多产品的特点。

最重要的部分是电子商务。邀请这些kol(“大V”)写使用评价,推荐好的产品,本质上就是卖产品。

诚然,当我们最终通过社交和讨论过渡到安利产品时,逻辑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有痛点才会有讨论,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解决痛点。小红书的作用是将传统模式下分散在各个渠道的广告全部整合到自己的App功能中,提高效率。这没有错。

而小红书,看似是从社交、内容到电商的典范,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为今天的“被下架”埋下了伏笔。我举两个例子。

2

小红书的隐患之一: “蒂蒂娱乐”

所谓“奶头乐”,就是像哺乳一样给你看你想看的东西,让你娱乐至死。,是典型的“奶头音乐”公司,它会根据用户的浏览行为猜测你的兴趣爱好,然后拿起你喜欢看的东西不断推送给你,最终让你失去思考能力。



这个属性也是小红书所具备的。一旦你的购物偏好被她掌握,她就会不停地把这方面的产品“喂”给你,给你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痛点,直到你掏出钱包空。

比如口红,为什么颜色那么多?正是因为每种颜色都被网络名人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星期一的颜色应该是蓝天白云,星期二的颜色应该是五彩缤纷,以此类推...女人心,海底针,你永远不知道下次要在嘴上涂什么颜色。

哈哈,就是这个。

女人出门前总缺一件衣服穿。同样,女人出门总缺一支口红抹在嘴上。这成了连续买很多口红的“痛点”。你以为小红书在解决你的痛点,其实她只是盯着你的钱包。

比如,养生。

中医粉和中医黑我就不说了,现在的“保健”们发明了一个词叫“湿气”。发油是湿气,鼻油是湿气,坐着出汗是湿气,手脚冰凉还是湿气,便秘是湿气,腹泻是湿气,失眠是湿气,失眠是湿气...哈哈哈。

明白我的意思吗?这些都是奶头们快乐的想法,它们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读给你听,最后你会相信的。总之,在buy buy里一直买,就没有水分了。



小红书第二大隐患:网络名人代言假货?

小红书的流量变现效果如此火爆,无非是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搅动用户的非理性消费。它营造出来的场景和那些尖叫着、拿着荧光棒飞来飞去、脑残的明星演唱会没什么区别。

一个小App,像李佳琪的“网络名人KOL”,围绕着一个产品打造了一场“云秀”,背后是小红书平台、KOL大V、产品厂商的集体围猎狂欢。

当然,如果卖的产品真的是好东西,也无所谓。只能说这个手法有点偏激,没耐心。毕竟现在这个社会提倡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但是,卖的产品不是“好东西”,甚至有质量问题怎么办?那谁来检查大门?消费者的售后权益谁来保障?而且利用热点打擦边球,通过一群kol卖类似大牌产品的商品,很恶心。把山寨货换个高大上的地方卖,毕竟还是山寨货。

比如请看下图。



这是模仿今年年初火了一把的“故宫口红”做的产品。涂着口红的女人,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卖这个口红的KOL。

你以为买口红的都是女生吗?不.....呵呵,这种有点送人的口红,小巧优雅。口红都是男生给女朋友买的。有男生懂口红吗?不排除,有;但大多数人了解的不多。可能听说过一个叫“故宫”的口红很受欢迎,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找?也许我找到了正品,但是我买不起。既然是礼物,我退而求其次...

就小红书、KOL、商家而言,具体使用效果是否令人满意,完全不在话下。重要的是心一动,手一按,指纹一扫,这些环节。够了。

这类产品模仿的是正版故宫口红的假货,只是利用了“故宫”这个热词,再加上一堆大V小V的狂轰滥炸和洗脑式销售,就变成了一个爆款产品。

买这个产品的人可能在嘴上涂了好几遍,但是感觉很一般,就放在一边了。下次搬家的时候,扔到垃圾桶里。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多了一点钱,呵呵。下次长记性!

小红书背后的无奈

上述因素使得小红书远离了原本美好的交流分享功能,如果不加以监督和约束,极有可能在未来变质甚至收割用户的血液。

但它天生就是这样的吗?

不,她是被逼的。



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截至目前已玩了四轮融资,估值60亿美元。但离IPO还很远。在资本寒冬中,小红书背后的ABCD们,他们焦虑,渴望小红书加速变现,渴望把估值再提升一个层次再出手。

所以我们看到小红书这一年似乎麻烦不断,一直在“叛逆”。从消费者投诉,到被质疑,再到数据造假,直到现在“下架”...

但我们断言,如果小红书的模式不改变,小红书背后的资本力量不变,即使未来再次上架,也不会有可喜的改变。请参考滴滴。

如今,小红书的下架引来了很多人的叫好,而更多的人则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用过小红书。“我不会下载一个App看广告。”



还有人说小红书这次下架是因为“色情”。

今天小红书官方表示,“不涉黄”。事实上,在我们理解了小红书背后的力量是什么让她一路走来之后,她是否参与色情活动并不重要。

在资本的力量下,为了吸引流量,促进销售,小红书会千方百计;而得到一点点暗示,一点点暧昧,对于吸引流量,促进冲动消费是非常好的。那么,为什么不呢?

于是,一方面资本追求收益的绳索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在研究或试行中。这个时差留给了小红书,他享受着压力下裸奔的快感和刺激。

这真的是蜜汁错觉。



突然结束

这几天,随着被下架,一场红宝书的狂欢戛然而止。

对于小红书来说,这或许是一次震撼,或许是涅槃,或许是重生。无论如何,以前疯狂圈粉,疯狂撒钱的盛况将不复存在。

其实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太多这样的套路了,比如网络支付,P2P,消费贷,视频,直播...每一个新事物出来都有无数赚钱的机会,业内人士享受着蒙着眼睛裸奔的快感。

监管细则一出,有法可依,很快鸡毛遍地;而业内的人,或转型,或跑,或滚,或死给你看。但是头晕的时候不能死。俗话说,要含泪完成自己的X。



小红书买的东西是正品吗

今天的小红书也来到了这个生死关头。观众已经聚集起来买票了。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卸下浓妆,换上古装,戴上镣铐,完成后半部剧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