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卖的东西是正品吗(「央广网评」小红书变“小黄书”?泄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应依法问责)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四川成都小学生家长蒋先生在“小红书”APP搜索亲子乐园时,发现该APP不时向自己推送包含大量未成年人生活的短视频,随后,推送过来的明显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的视频越来越多...视频拍摄者本身都是未成年人,用手机自拍时相机直接对准了他们的隐私部位。在含有未成年人的短视频中,有大量的用户留言和弹幕,部分留言带有强烈的性暗示。

小红书买的东西是正品吗

小红书变成小黄书?当这个问题一再出现的时候,真的希望平台重视起来,拿出彻底整改的决心和行动,远离这类问题。

公众可以看到小红书对涉嫌泄露未成年隐私和内容审查不严的道歉的诚意。一句“我们知道未成年问题无小事,需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加大治理力度”,让人对平台清晰的一面充满信心。但问题是,一定要说到做到,一定要真的管起来,不要让“同样的情景喜剧”再次上演。

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用户和信息的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信息或者违法犯罪行为。据小红书介绍,在具体执行上已经做了努力。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是停不了车。这在公众记忆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应该反思的不只是小红书。如何层层加码,借助更强的第三方监管,防止企业内容审核出现漏洞;如何推动互联网企业履行自查义务,应该在立法层面固化,而不仅仅是“呼吁”;如何提高未成年用户和相关内容的识别能力,重点对未成年短视频内容、评论区画风等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管理,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杨特约评论员李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