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不会完全吞噬它们,它们会在春风中再次高大起来”,对于购物者来说,只要种植者一点一点地浇水,这些“草”就会越长越大。
作为“种草机”的鼻祖,小红书深谙此道。搭建一个基于种草流量的电商平台,是小红书希望打造的商业闭环。
但现实是,小红书空有种草的能力,却一直在“给别人做衣服”,自营电商业务略显惨淡。
正因如此,2019年,六岁的小红书以用户增长和商业化为核心任务。
“赞助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邀请明星入驻种草”,“线上品牌号,打通从内容到交易的全链条”,小红书在不断实践商业化之路。
然而,当种草社区与电商相互融合,打通商业链条时,这种“完美结合”也失去了种草社区原本的中立感和真实体验,成为电商的喉舌。
01种草不舍得引流别人。小红书致力于自营电商
故事从小红书的由来说起。
回到2013年,一款名为“小红书香港购物指南”的APP上线。此后,日韩的导购也陆续出现在平台上,这款app也改名为“小红书购物笔记”。
最初小红书的用户主要是游客,他们买得起钱,非常注重个人体验。正是这群拥有真实场景的高粘性用户,成为了小红书发展的护城河。
随着知识生成机制、传播机制、思想表达机制的变化,小红书已经从战略性质转变为社群性质。
最初的商业化之路,小红书选择了电商。在社区分享购物经验,自然会产生购物需求,选择电商也就顺理成章了。2014年底,小红书推出跨境购物板块“福利社”。
小红书本身没有足够的发展电商业务的经验,面临采购、供应链等诸多问题。然而,面对JD.COM和阿里的围攻,小红书只能孤军奋战:在全球29个国家中,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物流仓库。
但墙内花墙外香,大部分用户表示在小红书种草后会在天猫、网易等上购买。
首先,小红书没有价格优势,无法和天猫、网易竞争。其次,最初小红书自营业务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无法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最致命的是,小红书缺乏成熟的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
据媒体报道,当时小红书电商团队只有几个人维护电商的售后服务,没有建立包括退货、退款在内的售后服务体系,导致周年庆出现很多失误。而且在产品采购方面,虽然小红书宣布与国外品牌建立了保税区合作直购,但就购物体验效果而言,小红书当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
种草社区带货能力没有转移到电商业务上。前者保持着强大的引导能力,后者则处于一种虚弱脆弱的成长状态。头重脚轻的形态经受不住冲击,小红书终于失去平衡。
02电商被指卖假货,做假生意怕破坏种草社区
但随着种草社区带来的巨大流量,小红书的自营电商虚胖了。
2018年底,小红书联合创始人曲芳表示,小红书已经拥有1.5亿用户,其笔记每天被曝光数十亿次。
用户需求旺盛,导致货源严重不足,为此小红书向第三方渠道商妥协,无疑增加了假货风险。在21CN投诉平台上,有242条关于红宝书的投诉。有消费者表示收到小红书产品质量问题,拒绝退货。
另外,一直宣称“全球直采,100%正品保障”的小红书自营店,被指是假货。
陈女士的投诉帖中指出,她在小红书自营店买了两支Maclipsticks。其中有一个是正版,可以找到出处。另一个金属管颜色明显不一样,糊有塑料味,旋转糊不光滑有声音。陈女士申请退款三次被拒,客服却以“香港仓直邮”为由拒绝支持退款,并让她去相关部门检查。
小红书在21CN投诉,有一个成熟的监控机制来监管商品的渠道和来源,很多海外的商品会因为产地和批次的不同而和印刷不一样。
但是,很难让用户满意。在非常重视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电商平台,失去用户的信任将是致命的。
时间,“假货”和小红书电商平台齐头并进。
事实上,混乱的电商平台并不能掩盖种草社区优秀的承载能力。淘宝悄然种下“葱”,JD.COM策划建立有才艺内容的种草社区平台,知乎上线男草社区“潮”.....都在红宝书上做标记。
然而,在种草社区的商机下,也存在着诸多危机。
有的推广团队瞄准了种草社区的“钱途”。据媒体报道,一个业余爱好者写的笔记价格是50元,而一个专家写的笔记价格是120元500字左右。
代理价格会根据粉丝数量,从10元到2000元不等。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个受欢迎的包。2100元可以把笔记放在前六位,放在最上面要3000元。
一向以真实性著称的小红书陷入了“失真”的漩涡。小红书后来在声明中大义凛然地表示,“黑产刷单行为是小红书一直严厉打击的对象...对社群和刷单行为零容忍”。
小红书表示,2019年1-3月,平台反作弊技术团队共处理黑账号138万,作弊账号38万,作弊笔记121万。
为了避免这个黑色产业,去年年底,小红书推出了官方品牌合作伙伴平台,规定官方认证的品牌在开通账号后只能通过博主投放广告,博主必须标注“广告”。
官方品牌平台确实有打击黑产、保护用户的目的,但平台将内容分发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新闻发布前,小红书介绍了一大批明星,包括范冰冰、林允、张雨绮等。,其天然的货物运载属性成为一个工具,彻底的互联网营销。
当明星们推荐大量廉价产品,而这些产品与他们的高收入完全不匹配时,网友们不禁要问,“这些廉价产品真的是他们用的吗?这还是种草吗?”此举也被认为有损业余社区的真实性。
从最初的真实种草体验建立品牌知名度,再通过明星效应引发非理性和围观购物,小红书的商业化野心显而易见。
03结论:商业化之路堪忧
据《财经新闻》报道,小红书2018年100亿人民币GMV的自营电商目标并未实现,更别说实现盈利了。从市场份额来看,第一名网易考拉占74%,小红书份额只有15%。
或许是迫于市场压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红书加速了商业化进程。
2019年2月,小红书在一封关于组织架构调整的内部信中,将原社区电商部门升级为“品牌号”部门。时隔一个月,小红书在线的品牌号已经能够帮助品牌获得官方认证,并邀请品牌合作伙伴发布合作笔记。同时,品牌号还可以通过与粉丝互动,学习多维度的数据。
更何况品牌号还可以直接配置小红书品牌旗舰店,方便交易转化。
总之,小红书原有的独立种草社区和电商业务被彻底打通。
从种草内容到电商交易,小红书的商业链条更加顺畅,社区电商雏形初现。但在小红书的商业化探索中,广告营销的内涵越来越重。
随着小红书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中高端市场的深耕转向服务用户,种草笔记将从真实体验变为软文,一个真实的种草社区正在逐渐消失。
对于不擅长电商业务的小红书来说,是不是要放弃种草社区的优势,全面开启商业化之路?或许,小红书的2亿用户最终会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