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的影响下,“人货场”的理念盛行,以人为中心是每一个品牌营销的战略核心,这一点在提倡全国配送的社交电商中尤为明显。
电子商务的底层逻辑是S2B2C(供应链→B端店主→消费者)模式,供应链在首位,“人”占三分之二。
因为消费者C推广到B需要很长时间,很难保证稳定的转化率,所以作为新平台,在解决了供应链问题后,需要制定招商计划,招募合适的B端,建立完善的代理商资源矩阵。
本期进入代理招商运营话题,全面讲解节奏策划、招玩、活动策划等。在不同的阶段。首先,我们拆除目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每个平台在从事代理投资之前,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
基于市场分析,从宏观层面明确每个阶段的招聘目标/指标,包括主目标和附加目标,是衡量招商效果的核心要素。
有了目标之后要细化实施方案。只有计划提前到位,细节稍加调整,才能提高招商成功率。
战略规划确定后,我们会考虑不同阶段的招聘对象和时间节点。比如起步期一般持续1-3个月。在这个时间段内,什么时候完成第一批种子用户的招募,什么时候进行统一的内部培训,都需要设定目标完成时间,卡好节点。
三、核心招募打法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很多商家采用放大产品价值+优惠促销相结合的方式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趁大便宜的想法。其实这个方法也适用于代理招商。常用的招聘方法有三种:
(1)招商卡
在某次招商会或某段时间内,意向代理人可以以较低的资质门槛或价格获得较高的档次和利益,但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这种方式很吸引人,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代理级别越高,返利收入越高,可以享受更好的内部福利。
(2)内部培训资格
内训是帮助代理商快速熟悉平台,掌握产品卖点和社群运营技巧的驱动力。不同于新主管的后期培训,之前的内训课程更加全面细致,代理人在行业认知和实践技能方面都会有质的提升。这种经验优势会在平台运营中后期逐渐凸显。
(3)物质奖励
包括红包激励,赠送增值产品等。红包可分为居民红包和冲榜红包。居民红包可以通过报名代理获得。红包是代理商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达到的业绩指标,或者在整体业绩排名中排名靠前,就可以获得数额较大的红包。
礼品可以是平台专注的优质产品,也可以是大牌产品,但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市场价格高但采购成本低;二是对意向性代理有价值。
以上三种方法,必须建立在平台方已经做了充分的公司和产品介绍,对方愿意但犹豫不决的基础上。
用户和大团队负责人的门槛比较高,因为作为顶层人员,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平台的裂变效果,所以招聘的质量不是数量,从源头做筛选;中层负责人门槛不高,可以有一定的社区运营经验和社会资源;普通组长基本不限制进入,只要有空空闲时间。
五、招商人数提前确定不同级别的招聘人数。比如前期可以只招30个种子用户,可以小范围试水,可以根据效果调整策略,可以在扩招前导出新的SOP。
社交电商是自上而下的层级裂变模式,所以上线初期的平台方只需要专注于核心种子负责人和高级负责人的招募和管理。
系统上线后,可以让核心领导拉新裂变,为其提供营销活动、调整返利比例等基础支持。比如平台现阶段的目标是扩大中层负责人的规模,这样可以适当提高中层负责人的返点率,方便顶层代理做营销。
下期继续分析四个不同投资阶段的核心点,分别是内招阶段、封堵阶段、引流阶段、裂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