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讲一些冷冰冰的商业计算。
刚刚JUMP上映了喜羊羊,这个春节档7部电影的影评写了6部。我也看了水门桥,因为和长津湖之战相比,总体感觉差不多。去年我写过长津湖,就不赘述了。
不不不不。
看一个春节档,最精彩的其实不是电影。
而是影院布局的动态变化以及背后的勾心斗角。
前几天老无赖排片上了热搜,一时间网上开始讨论电影院排片的问题,好像电影院要反艺术了。
其实大家都想多了。
电影院里没有艺术,只有出席。
为什么?
因为不关注美术也没关系,不关注考勤也没关系。
电影行业的发展,电影人的艺术追求,电影行业的内斗,网友的评论,都与影院无关。电影院考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
不管质量如何,最好的位置一定是最热门的电影,或者是最富有的凯子。
事实上,最受欢迎的电影往往意味着金钱,因为金钱是一种打击。
为什么要拍他们?
因为凯子给钱,不管是分成还是补贴,都是真金白银。
很难说这部电影好不好,因为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豆瓣评分天天打。这个东西太不确定,太主观,水太深,难以把握。
作为一个商业机构,看的东西只有三个:预算公告,预算公告或者他妈的预算公告。
只要公布了预算,就算你是一坨屎也没关系。第一天,你一定能骗走一大批来这里的傻子。这些傻子可以为票房贡献很多。那我肯定要抓紧时间,把所有的好时光都扔给这些能忽悠傻子的大制作。就算出来骂他们,前两天的票房也不会太难看。
除了给钱,凯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发公告,找大明星拼命吹牛。
他们太牛逼了,骗进电影院的傻子多了,我钱包都鼓了。
因此,最好的位置必须给凯子,给那些把钱都花在“尖端”上的人。
你认为电影的刀刃是制作,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刀刃是宣传。只有吹牛才是永恒的。就算口碑崩了,对我来说也无所谓。反正这钱第一波是一定要赚的。
另外,电影烂透了,大家都骂制片方。这不关我电影院的事。
2
有人问,这只能说明为什么院线要把位置给商业预期好的片子,为什么要给烂片?
难道不是要出好片才能多赚钱吗?
你是对的,但不是全部。
很简单,烂片能骗出来的票房是暂时的,好片能挤出的票房是长久的。
越好的片子,越不能第一时间安排。
前几天你抛出了那种质量特别好的电影。观众看完了回去直接开心的夸。他们会出来看剩下的烂片吗?
好电影是靠口碑发酵的。我不需要一上来就这么着急。我可以等几天再吐,把片子数加起来。
《流浪地球》的红海行动和《你好李焕英》都是逆袭。
第一波吃凯子的钱,第二波吃发酵好的钱。
多好啊。
这时候站在电影院的角度,那些只想找部电影消磨时间的人,不管是什么内容,都用烂片(或者凯子电影)插上;
想看电影的人不会因为我把好电影放在后面就不看了。
最好的结局就是先把烂片放出来,让对方付第一波钱,看完后骂个够,然后想洗洗眼睛,第二次去电影院看电影,再交钱。
关键是没有损失。不管我排多少好电影,排多少烂片,都不会影响我电影院的客流。
说白了,“影院”和“电影”的商业逻辑是不一样的。
“拍电影”和“开电影院”是两码事。
是电影的内容、创意、艺术,需要取悦观众,需要研究人气、风向、舆论、口碑。
但是电影院不需要。影院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线下业务。核心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只要位置好,周边的客流自然会被你吸收。只要你的内在环境不是低到让人无法承受,人们根本不会在意你是人是鬼。
电影讲的是这部电影能挤出多少票房,影院讲的是“这个档期整体能挤出多少票房”。
只要这个档期足够红火,能带动足够多的乘客看电影,那么我放的一切都是一样的。
如果这个时间表是杂鱼,就是不行,那我还是把所有东西都一样吧。
我的电影院就在这里,我就把附近几公里的客流吸收掉。他们不会仅仅因为我不正确的排片就穿越城市去几公里外的其他电影院。他们最多隔一天回来一次。甚至可能,他们今天想看电影,但是找不到好电影,就花钱去看烂片。
而且就算我把烂片填满,也没人会关心电影院。他们回去只会骂现在的电影制作越来越差,不会说我家旁边的电影院不好。我在整个行业是隐形的。除非导演抱怨,否则没有人会意识到电影产业的半壁江山掌握在影院手中。
但是他们的抱怨有什么用呢?
你愿意因为别人抱怨而多跑两公里去看他的电影吗?
如果你愿意,那么感谢你为电影艺术贡献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但实际数据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
出席率说明了一切。
如果你不付我电影院的钱,我为什么要给你留视频?
而且观察几天更新布局策略也没有问题。
3
从这个角度看老子木的这篇狙击,你会发现布局不好是很符合逻辑的。
本来法宣就很粗心,基本没有音量。选角不选大牌,不选流行明星,坚持挑战商业规则。他们只能宣传这是张艺谋的电影,但是...张艺谋老师的艺术水平真的很牛逼,两次开幕式做的真的很牛逼。
但是艺术可以不考虑赚钱,影院布局必须考虑。
他不擅长在必须考虑赚钱的商业片里把观众带进电影院。
艺术和商业并不完全一致。
而且正巧主题选在了抗美援朝,和今年最负盛名最轰轰烈烈的水门大桥主题发生了碰撞。
每一个角度都是商业分项,所以从影院的角度来说,一开始就给大片就是没有意义的。
就算这部片子爆了,对院线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只要口碑上来,然后就可以安排了。当时刚开始流浪地球也没人安排,后来电影院赚钱就及时了。
如果所谓的好电影做不到,那不是影院的问题,而是这部电影的商业潜力就是做不到,挡不住观众。
电影院从来不看艺术,只看实际上座率。
就算有些电影是多年后被挖出来的,说是被时代坑过的代表作《沧海》的遗迹,那跟电影院有什么关系?
如果在网上被感动,大家会给电影院线一分钱吗?
票房收入到此结束。无论你背后的口碑如何反转,对我们来说都无所谓。
你当时没有挤掉票房,所以电影院只是不需要关注你。
什么电影艺术不关电影院的事?电影院是一个赚钱的行业。电影为电影业而死。有人为了电影晚餐而死吗?
电影是一个艰难的行业,每个人都不容易。
也许很多人看到这里后会说,以后我就不能在线看吗?
这是非常正确的。
但这说明电影院的策略是对的。我已经是夕阳产业了,赚一点是一点。
不管你爱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4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商业问题。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经营规律,继续经营的行业必须保证利润。
人们可以亏本拍一部电影来满足自己的感受,但是电影院就很难了,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恰到好处的饭,我开不了对每个人都不好。
楼主不会因为我支持艺术而少收我钱。
电影院不知道电影好不好,但是他们真的知道上座率,离不开。
这部电影真的很受欢迎,上座率也提高了。谁会有金钱上的困扰?你生病了吗?
所以影院选择先养活凯子,养活电影的生命,养活电影本身。
大家都过得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