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业的认识论文(大学生创新创业如何突破重围?抓住社会需求、科研实践并重)



同学们分享如何在创新创业中寻找新蓝海。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1月11日电(记者陈静)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如何突破创新创业的重围?记者10日获悉,在“新时代新节拍”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周闭幕式上,大学生们分享了如何在创新创业中寻找新蓝海。

对创业的认识

在大学创业项目中,记者看到,关注社会需求,学生抓住“一幼一老”。所谓的“小”,就是2016年选择自主创业的沈。在许云的指导下,申针对3-10岁儿童的线下培训市场,开设了“猴戏儿童戏剧教育”。

近年来,团队在戏剧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将课程服务和师资培训送到幼儿园、小学、初中,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全纳的艺术教育,还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戏剧特色的专业教师。创业项目已完成数百万Pre-A轮融资。资本青睐的背后,不仅是对《猴戏》实力老师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市场的看好。许云说:“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学前教育、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加入进来,成为明星老师。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这个市场,让更多的孩子在童年里自信地表达自己。”

所谓“一位长者”,就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生岳亚萌发起的“春晖堂老年心理支持专家”项目。项目基于十余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学科智力资源,针对情绪、社交、慢性病、养生等问题,设计了一系列老年人心理支持课程和以“老年人的知识、专业精神、专业技能”为核心的老年服务人员培训课程,首创了老年人“需求导向、效果评估、预后跟踪”的多维度心理测评体系。岳亚萌表示,目前,该项目通过与社区、老年大学、养老地产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课程和服务需求,帮助构建邻里健康和谐的社区和组织。

创业学院副院长朱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述两个项目中,学生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将专业研究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用创业实践谱写大爱篇章。她介绍,创新创业教育周闭幕式通过“城市脉搏”、“社会脉搏”、“国家脉搏”三大板块,全面生动地展示了该校师生响应时代需求,瞄准关键痛点,以创新创业实践推动发展的创新实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实体的创业项目,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侯展示了她的学术论文《利用低成本、绿色可再生的辣椒素钝化缺陷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原来,辣椒不仅可以入药佐餐,还可以“发电”。

这篇论文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共有20篇获奖论文。项目组一直在寻找使用绿色可持续的林基生物添加剂,结合无毒无铅的钙钛矿半导体,最终实现完全绿色的钙钛矿电子器件。在实验前期,团队初步认为辣椒素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添加剂,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想法。据悉,未来该研究组将继续努力寻找绿色可持续的林基生物添加剂,并将其与无毒的无铅钙钛矿半导体相结合,以实现完全绿色的钙钛矿电子器件。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告诉记者,学校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聚焦“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全面提升双创教育水平,展示了学校创新创业的新力量、新动能。他希望创新创业教育围绕“以德育人”的主旋律,演奏好“思维升级”的协奏曲,奏响“学以致用”的最强音。(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