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管理(【思想小札】图书出版单位质量管理有哪些)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连续开展“出版物质量年”专项检查工作,贵州省也着力加强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管理,指导督促出版单位及其主管主办部门建立并实施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在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下,图书导向把关机制和质量管理机制日渐成熟,出版人员把关意识不断增强,优秀图书作品不断推出。



抓导向提质量出精品

加强图书质量管理,出版单位主管、主办部门要严格履职尽责,高度重视出版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编辑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出版单位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一把手负责制,抓导向,提质量,出精品。

全程把控出版各环节,尤其是选题策划环节。上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统筹,依据出版企业的资质(经营范围),围绕特色和重点产品线进行思考;内容为王依然成立,出版单位要努力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好的选题才能有好的内容质量。

加大检查力度。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等上级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强化对出版单位的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图书质量管控标准,实现对图书出版环节全流程质量管控。

重视编校人员培养,努力提高编校队伍素质。结合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力”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培训,提高编辑资格的准入条件。文凭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结合,严格敦促各出版单位对未合格图书的责编进行管理,以学习促提升或者转岗等方式加强对责任编辑的管理使用。同时,加大对优质优秀图书责编的奖励,通过优先考虑其职称评聘、加大出版专项资金支持、优先满足书号使用等奖励的方式鼓励出版社、优秀编辑,出好书、出精品。

建立完善图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完善出版流程及监管机制、构建完善出版物阅评审读机制,建立有利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编、印、发出版全过程的质量评估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预警机制、约谈机制等。


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履行出版责任,提高出版质量,是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图书出版单位必须切实担起责任、管住阵地、建强队伍,牢牢把握方向,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观察时势,用头脑萃取精华,用手中之笔记录时代,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出版运营与管理

加强质量把控。对图书的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个方面考核应该有轻重之别,优化图书质量的奖惩措施。加大对市场图书(印刷量大)内容质量检查力度。坚持印量在5000册以上的图书必查,1000册以上5000册以下的图书抽查,1000册以下的图书自查的原则。

明确界定出版单位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的职责和权利。为了敦促出版单位更好地以实现社会效益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主办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出版项目,予以资金支持,以保证精品力作得以出版。

科学策划选题, 注重原创,有深度、有高度、有厚度。主题出版类选题,要贴近读者、生动、接地气;优秀传统文化类项目,要有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和现实性;民族类出版工作则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选题的发掘就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甚至是田野工作,组稿的过程更需要深入民族地区,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甄别,去伪存真。

贵州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以精品图书总结呈现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诠释“贵州缩影”,大力彰显“贵州新路”,鼓舞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是全省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出版管理部门,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绝对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宣传战的出版总攻,真实记录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阔历程,认真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栏目 | 思想小札

作者 | 省委宣传部 庾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