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冷链价格(价格战劣势下,高成本的冷链只会让顺丰雪上加霜?)



随着新零售时代的到来,电商正在实施蚕食线下市场的计划,各种线下零售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商巨头的扩张版图中。线下零售店的诞生让巨头的零售业态更加稳固,但对于高度依赖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公司来说,线下零售店的布局会降低快递公司的市场份额。因此,在一二线城市市场达到饱和后,快递企业逐渐将三四线城市作为其布局扩张的下一个战场,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区间。

但新三四线城市物流市场的玩家数量要多于一二线城市。在众多玩家中,顺丰要想脱颖而出,需要满足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服务。从众多物流企业的业务板块来看,冷链业务可能是打破僵局,在三四线城市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价格战的劣势下,顺丰以冷链物流切入三四线城市新战场仍有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传统冷链消亡,物流冷链成为大势所趋

在国家经济水平整体提升后,三四线城市居民对日常生活所需的高品质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个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三四线城市市场,冷链运输成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支撑,但原有的传统冷链企业已经无法满足消费升级后的市场需求,正逐渐走向消亡。

传统冷链企业的消亡,一方面是受到技术的制约。在三四线城市消费市场,随着消费者对冷藏温度的需求越来越细化,传统冷链企业基础设备较差,保鲜冷藏功能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细化需求。

以肉制品为例,消费水平提高后,肉制品逐渐成为人们饮食和生活中的必需品,而肉类消费市场以鲜肉和冻肉为主。消费者对各种肉类的保鲜、冷藏需求越来越细化,企业无法通过技术满足不同冷藏需求的农产品保鲜、保鲜。在运输环境上,也受到企业技术的影响,无法为更远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特色生鲜和农产品。市场被限制后,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进入市场的新企业瓜分。

顺丰冷链加盟

另一方面,受农产品产地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特色农产品的供应市场上,大多数特色农产品由于产地交通条件差,产品运输和保鲜效果差,不能及时运输到冷库。但是经销商要想在当地建冷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等资源,导致收入减少。同时,当地农产品技术基础相对落后,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农产品保鲜困难。传统冷链企业在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保鲜的需求,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至于物流出身的顺丰,其冷链业务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日趋成熟,运营模式有技术先进的自建物流团队和运输团队做保障。物流冷链自然成为顺丰进军三四线城市市场,在新市场中崭露头角的利器。

挑战:冷链断了,但SF可能倒闭?

但是,顺丰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三四线城市做市场布局的。顺丰在三四线城市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来自零售巨头和物流企业的“围剿”,二是冷链布局带来的高成本支出。

在以电商为主导的线下新零售行业,电商独角兽如JD.COM、阿里、网易、唯品会等已经开始拓展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的布局。JD.COM从去年开始启动“百城行”项目,将零售业务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市场,同时开发小程序,开发三四线城市以下女性市场,加强市场竞争力;阿里近期投资45亿元人民币汇通达,加速新零售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布局...

在新零售理念下,各电商巨头开始“体验、效率、大数据、模式、品牌”升级,满足三四线城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

在物流快递行业,菜鸟网络、大云、中通、申通、德邦等物流快递企业在经历了一二线城市的快递行业“冷场”后,也纷纷转向三四线战场。快递公司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童渊快递2018年一季度营收53.4亿元,同比增长52.88%,大云快递一季度营收26.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7%,中国通用规则同期营收35.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6%。拓展三四线城市市场后,三家快递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同时,德邦在快递领域的表现也比顺丰更出彩。交通运输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零担快递30强榜单显示,2017年德邦快递业务实现营收130亿元,约等于排名倒数三位的安能、顺丰、百世营业收入之和。德邦快递在市场上取得的显著成绩,让顺丰快递业务陷入危机。

此外,还有其他三四级冷链市场的经销商。菜鸟网络正在不断建设全国冷链仓体系,为各个垂直生鲜品类提供相应的冷链物流服务。一级菜篮子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范围也比顺丰的顺丰大很多。

虽然三线城市是尚待开发的新市场,但电商行业巨头和众多快递公司扎堆进入市场。在一线和二线城市难以解决的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竞争少的问题将在众多企业进入市场后接踵而至,烧钱大战将在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新零售市场爆发。

顺丰要想突破众多物流企业的围剿,冷链可能是一个新的突破点。但顺丰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物流市场的高额利润,大多花在了直营快递团队、运输技术团队、运输设备的管理上。但如果想通过加码冷链物流使其在三四级市场脱颖而出,而冷链市场的运营模式并不清晰,高成本的冷链物流业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切断顺丰在物流市场的净收入。

以创新降本增效,顺丰冷链还能一战?

无论对于电商行业还是物流企业来说,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已经成为一二线城市饱和后的另一个扩张方向。从巨头到中小企业,都想在新市场立足,分一杯羹。在这种多方混战的格局下,价格战不可避免。顺丰要想在三四线零售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就需要减少价格战带来的天然劣势,不断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提高在新战场的竞争力。

第一,加快供应链上游市场的开放,降低供应成本。新零售时代的到来,是大多数物流企业拓展市场的最佳机遇。但对于顺丰物流来说,要打通上游供应链布局,就要降低运输环节和供应链中的支出成本。运输成本的降低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只有对各个环节进行拆分分析,才能得到经济高效的运输流程。

在供应链上,顺丰需要加强与特色商品上游供应的合作,或者自建生产基地。在产品选择上,顺丰要结合自己在高端快递市场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

其次,科技赋能可以加速智慧物流的落地。顺丰的冷链物流主要有两个支出成本,一个是冷库的建设成本,一个是冷链的运输成本,这两个成本都与冷链的核心技术有关。技术升级可以帮助顺丰在冷链物流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冷库的成本压缩弹性较小,但“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帮助顺丰速运冷库实现冷库自动化,降低冷库的控制和运营成本,加速智慧仓储在顺丰速运“智慧冷链”的快速落地。

在运输成本方面,冷链物流的核心技术是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为产品提供相应的储运温度。比如冷冻食品、冻肉、冰淇淋等消费品需要冷冻运输,水果、蔬菜、饮料、鲜奶制品等生鲜食品需要冷藏运输,而药品需要恒温运输。运输分类智能温控、制冷设备多用途等功能的升级,都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才能不断降低顺丰冷链业务的成本,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的效率。

此外,利用多元化服务提高市场渗透率。目前我国冷链运输的普及率不高。综合冷链流通率只有19%,美国和日本的流通率都在85%以上,加拿大的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可以达到95%。中国农产品电商联盟发布的《2018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生鲜电商的市场渗透率仅为3%左右。整体来看,我国冷链物流业务的市场渗透率较低,“断链”问题较为明显。

在冷链市场渗透率较低的市场环境下,顺丰冷链将冷链瞄准三四线城市具有一定的优先性。在这个优先的基础上,顺丰冷链要想改变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顺丰“只是一家快递公司”的看法,就需要加快顺丰等线下零售网点的布局,同时完善网点服务产品的种类,从而改变消费市场对他们的认知。在冷链终端被消费者认可后,顺丰的冷链业务会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而言之,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需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蔓延,消费需求刺激了三四线城市物流业的发展。在这种市场趋势下,冷链可以成为顺丰进军三四线城市的利器。但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不成熟和高成本,顺丰需要通过技术升级降本增效,在保证消费品安全的同时提高市场口碑,使其在新市场更具竞争力。

文/刘匡微信官方账号,ID:Liu quan 110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