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冷链加盟吗(一个季度亏10亿,顺丰未来在哪里?(附视频))



硬汉王伟后悔了。

4月9日,王微公开道歉。甚至对顺丰是否应该上市表示怀疑。

王伟是谁?连马云都敢正面的是快递之王,香港黑社会追杀也无所谓,铮铮铁骨。有什么能迫使王微公开道歉甚至后悔?他要向谁道歉?

上个月,研究所约谈了京东物流和顺丰快递,谁是国内第一物流哥。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没想到这么快顺丰就出事了。从2月18日到现在,短短两个月,从124到64,股价将近腰斩。大家都知道顺丰速度快,但没想到顺丰股价更快,降速堪比跳楼。



连续暴跌导致买顺丰股票的投资者人均亏损157万,33万投资者的心真的凉了。顺丰暴跌坑里不仅有投资者,还有进来抄底的机构,甚至带动了那两天a股整体暴跌的节奏。

因此,这位可能已经输了钱的朋友在屏幕前说,魏不是道歉了吗?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顺丰控股一季度预亏90-11亿。损失金额不大,而且极具侮辱性。因为这是白马顺丰历史上的首次亏损。

15年来,顺丰一直是快递行业最赚钱的公司,市值排名第一,超过通达系总和。



顺丰20多天前刚刚提交的年报也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73.26亿元。看来钱景很不错。为什么突然由盈转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会给快递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一:硬汉SF没有朋友

中国的快递行业可以分成几个帮派,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帮是菜鸟网络和桐庐兄弟组成的通达系,紧密团结在阿里周围。通达系70%以上的订单来自阿里,阿里也持有他们家的股份。



第二大帮派是JD.COM集团+京东物流。京东物流原本是京东的物流部门,后来越做越大。现在它不仅不想让JD.COM养,还能挣钱养家,准备港股上市。

第三大团伙是品多多嘉积兔。虽然两者之间不存在股权关系,但由于拼多多黄征和吉途快运李杰同属段永平,两者关系密切,合作密切。吉图90%以上的订单都来自拼多多。

以上三派,无一例外都是电商+快递。这是合理的,因为电商行业和物流行业已经相互依存。

但是,SF从成立至今,一直都是一个人在战斗,独立而坚决。

是顺丰的独立第三方专业物流定位,恰好指的是王卫乃至顺丰不惧任何人的性格,为马云打拼了13年。你为什么这么僵硬?因为那个时候SF真的很牛逼。王卫创办顺丰的时候,马云还没有创办淘宝。

1993年,王卫在广东顺德用10万人民币注册了顺丰快递。香港也有一家店。他每天带着员工用背包和行李箱帮企业送信,现在已经是业务件了。

1996年初,顺丰基本垄断了华南地区的快递业务,深圳和香港70%的陆上货物也是顺丰发货。那时候,王25岁。

2003年,因为非典,马云的淘宝刚刚火起来。其他快递员还在皮卡车里送货,拿着圆珠笔写单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到。顺丰已经开始租大飞机运送货物,快递小哥统一着装,带着韩国的扫码枪,可以快速安全的发出去,第二天甚至当天就可以到达。扫描枪每个7000块,比快递小哥的工资还高,但是为了用户体验,王伟愿意放弃。

当时市面上有两种快递,顺丰和其他。服务水平拉开了,价格也拉开了。

2009年,SF 空正式获准运营。顺丰一次性买了两架大飞机——这是中国民营快递公司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2013年,顺丰不仅能力很强,还搞了电商,顺丰E商圈,顺丰优选,顺丰宝第三方支付。总之当时形势很好。

所以,阿里成立菜鸟网络的时候,通达系来了,自愿为阿里工作。只有顺丰拒绝了。马云多次去香港找王微谈,都被拒绝了。



第一个原因是王微认为自己手里的筹码足够多,第二个原因是他看透了套路。后来顺丰和菜鸟因为数据问题又吵了一架,双方都认为是对方先动的手。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菜鸟做了菜鸟驿站,顺丰也在每个小区门口启动了蜂巢盒子。不可能不相关。只能说是一毛钱。然而顺丰很快就收到了硬脾气的后果,那就是错过了电商快速发展的红利。

从2012年开始,电商件已经占到整个快递业务量的一半以上,此后占比不断提升。



2012年双11快递爆棚。为了解决物流问题,2013年菜鸟网络成立,通达系加入,顺丰单干。

从2014年开始,顺丰的市场份额从11.5%下降到7%左右,被通达系远远甩在后面。

直到2020年,顺丰因为疫情很多地区其他快递无法送达,实现了大逆转。



难道你不想吃红利SF吗?不可能,但顺丰当时的决定是卷起袖子自己干。黄征给王微泼冷水,说你做电商不行,哪个快递公司做电商了?硬汉王伟表示不满。但事实证明黄征是对的。

2010年8月,顺丰创立了电商平台顺丰E商圈。可惜这次试水以失败告终。

2012年,顺丰利用自己的冷链配送体系,推出了以生鲜和食品为主的顺丰速运。当时王微认为这个项目不能失败,现在已经大面积关店了。



从那以后,顺丰海客、海淘、风火台、社区团购,甚至无人货架、线下洗衣都做了,都没有成功。在做电商的路上,顺丰屡败屡战,最后败给了硬汉王卫,他在股东大会上发誓公司绝不碰商流。

为什么这么惨?因为物流是为电商服务的,电商到物流是能力的延伸,是下游。不管是自营还是加盟,都很顺利,服务前有需求也是合理的。但是顺丰的电商是上游,想让电商服务于物流。

比如顺丰开始生鲜业务,为自己试水冷链物流服务。干海淘作为跨境电商,就是要全面激活顺丰航空空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海外物流优势。而且顺丰电商经常一出手就换地方,定位也在变。在王微看来,卖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充分盘活顺丰固有的资源优势和基因潜力。

这有点本末倒置,能成功才怪。

二:为什么顺丰突然亏损了

顺丰亏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项。

首先:我花了太多的钱

在股东大会上,顺丰给出了5个亏损的原因,其中4个是因为钱的成本高,尤其是前两个。



小投入就更不用说了,一季度顺丰就花了两大笔钱,一个是10亿买飞机。截至2021年3月,顺丰空拥有64架全货机,成为中国全货机数量最多的货运航空空公司。先是2月10日顺丰160亿买下嘉里物流51.8%的股权,而嘉里物流一季度股价出现16亿元的浮亏。

二、价格战僵持不下

快递行业发生过三次大的价格战。

第一次是2007年左右。为了争夺订单,通达系大打出手,平均单价从2007年的28.5元提高到2017年的12.3元,平均单票收入甚至下降到不足一元。

SF没有参加那场战争,但是第二次是SF主动挑起事端。2019年,过去一直挂免战牌的顺丰突然主动推出了电商特供配送服务。这项服务在义乌的价格低至3.5元。

这直接惊呆了其他快递公司。大哥不是这么玩的。这样的价格怎么生活?然而,效果立竿见影。2019年8月,顺丰赶上行业增速,10月,行业第一。2020年,顺丰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15个百分点。

这时候顺丰想停战,但是停不下来,因为兔子来了,发动了第三次价格战。兔子2020年来到中国,因为疫情耽误了几个月,但几乎是一夜之间,日出货量超过2000万单。

为什么这么快?首先,它在电子商务巨头拼多多的腿上。第二,是因为兔子有钱。他刚来中国的时候,OPPO渠道投入80亿人民币,最近刚融了117亿人民币。

别的家打价格战赚的少,可兔子不仅不赚钱,还赔钱,全国最低8毛。为了快速抢市场,把对手烧死,自己涨价,或者上市融资。

结果连大哥顺丰都被拉下水了。单票收入和市场份额下滑,第一季度利润甚至为负。



第三,技术改变了快递,合同和发票电子化后就不用寄了

顺丰突然亏损后,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出来了,就是影响顺丰的不是同行,而是电子发票和合同。



为什么?因为顺丰是从客单价高的商业件开始的,也就是限时件,这里面包括合同、大额发票寄送等涉税业务。而且由于文件内容重要,往往是顺丰邮寄的,也就是说“图中提到的高端商务客户基本都是顺丰客户”。

但是大量的合同和发票数字化后,一旦一封邮件搞定,就不再需要发顺丰了。2019年,单据占顺丰老化件的42%,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降至34%。也许这与合同和发票的电子化有关。



所以打败柯达的不是相机,而是可能在快递行业上演的手机。

在顺丰的营收中,每月企业客户占业务量的近一半。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纸质发票和合同不会消失,但在未来3~5年内,其占比将会降低到20%~30%。

所以顺丰很大一部分市场可能会萎缩,动摇顺丰高利润的基础平台。毕竟他40%以上的收入都是来自于老化的零件,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文档。

三:顺丰的未来在哪里?

突如其来的亏损把顺丰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危机危机,危机就是机遇,顺丰大象转身,正是好时机。顺丰的未来不是蹲着和通达兄弟、极兔抢低端市场。抢的越多,失去的越多。

顺丰未来在哪里?翻阅顺丰财报和京东物流招股书,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热词:一体化供应链。

相对于低端市场的血雨腥风,B端集成供应链市场是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而且综合供应链市场还在高速增长,顺丰是这个万亿级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怎样才能吃到一体化供应链这块大蛋糕?京东物流靠的是自身建设。从2007年到现在,东哥融的钱一轮轮打到物流。

顺丰靠买买买,不算子公司的投入。近几年顺丰控股名下的投资项目只有38个。主要在仓储、跨境业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



因为顺丰的运力体系已经很强大了,甩了同行好几条街。



通过不断的收购,顺丰的供应链布局已经非常完善,目前的努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街区,重货商

2018年3月,顺丰收购广东信邦物流,成立自主品牌顺鑫捷达,推出重货快递业务,即工厂和个人的大件物流。目前,顺丰重品已实现零担行业高、中、低端市场全覆盖。

第二区块,冷链运输

2018年8月,顺丰与美国夏回集团成立新夏回,并新增冷链业务。目前,顺丰冷链拥有51个冷库,681辆冷藏车,123条食品运输干线。顺丰一直在冷链物流前5,但是排名提升不大空,因为已经是第一了。



顺丰冷链的收入也在增长,未来潜力巨大。



第三街区:国际快递服务

在这方面,顺丰也大踏步前进。2017年,首先与UPS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海外业务。2021年收购嘉里物流51.8%股份。

顺丰冷链加盟

嘉里物流是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国际物流公司。在全球59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与海南6家免税商场中的5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就是说,顺丰可以通过与凯瑞联姻,快速切入免税物流领域,弥补一个很大的空缺口。

顺丰供应链在完善各项布局后,采用全链路数字化生态管理,优化供应链全局,引入“一担”模式。



什么是货件?

之前的商品是碎片化的,分布在各个电商平台和店铺,属于多库存,容易杂乱,速度慢。顺丰供应链是面向B端客户的全渠道服务,提供满足两端需求,整合仓对仓、仓对店、仓对C端等线上线下多渠道仓储配送的一体化服务。

而buy buy买了完美的布局,顺丰依然是物流圈知名的技术狂人。王卫曾说“技术是我们的信仰”,“顺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三年来累计投入超过80亿元。



投入巨资,顺丰打造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截至目前,顺丰已获得并申请专利2361项,软件著作权1220项,居国内快递行业首位。

顺丰的“快”、“一次发货”等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是基于顺丰强大的R&D能力。低端物流价格战,高端物流供应链,未来领导者之间的竞争,一定会上升到供应链领域。

这个市场,实力弱的公司暂时进不去,但顺丰已经做好了准备,收获颇丰。从低端无序竞争的红海到供应链的蓝海,顺丰依然是国内乃至全球物流行业领先的好公司,未来可期。

至于损失,可能不会再发生了,就像王伟说的那样。具体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华尔街。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