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冷链物流电话(千亿巨头顺丰跌下神坛,业绩暴雷首现亏损,市值蒸发两千多亿)

文|邵刘

编辑|陈芳

4月9日,顺丰跌停的话题一直挂在微博热搜榜上。原因是当天开盘市值3000多亿元的顺丰控股下跌8.08元,至每股72.72元,总市值蒸发368亿元。16.52万顺丰股东炸开了锅,纷纷评论,“难以置信”,“顺丰怎么了”,“想知道为什么”。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顺丰控股前一天晚上发布的公告说起。预计一季度亏损9-1100万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一位投资人感慨道,顺丰去年同期是赚钱的,现在是亏损的,加起来差不多少了20亿。

公告一出,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顺丰在打雷。AI财经社指出,这是顺丰历史上的首次亏损。在过去的15年里,顺丰凭借直接送达和快捷服务,一直是快递行业挣钱能力最强的公司,稳坐神坛,将同行甩在身后。顺丰20多天前提交的2020年年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73.26亿元。

为什么一直在赚钱的顺丰突然亏损了?亏损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顺丰的亏损对快递行业意味着什么?

SF霹雳,初亏

“这个值多少个跌停?”

4月8日晚,顺丰控股抛出了一份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成绩单。2021年一季度预计亏损9-1.1亿元,是顺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让投资者惊掉下巴。毕竟去年同期的情况是盈利9.07亿。看到公告后,有投资者连夜挂单,希望天亮后成功出逃。



图/视觉中国

他注定要失望。因为,4月9日开盘,顺丰控股跌停,3000多亿市值的白马股雷声大作,让16.52万顺丰股东炸开了锅,甚至上了热搜。顺丰跌停也拖累a股快递股全线下跌,YTO快递、大云、德邦跌幅均超过3%,冥王星跌幅超过2%,申通快递跌幅超过1%。ZTO快递的股价也下跌了1%以上。

“我对这个数据一直保持沉默。”一位投资者表示,他已经预料到顺丰第一季度的糟糕表现。他以为只是营收和利润增速下滑,没想到直接亏损10亿。“这个剧本开了个脑洞。”

顺丰被誉为“快递业的茅台”,赚钱能力爆炸式增长。就在20多天前,它发布了2020年的成绩单,依然保持着领先老大哥的地位。2020年,顺丰全年派送快递81亿件,带来收入1539亿元,同比增长近40%,远高于行业17.3%的增速,收入73亿元,同样位居行业第一。

但没想到半个多月后画风大变,天雷从天而降,暴利巨亏。有投资者甚至推测,顺丰股价近期走势疲软,4月9日的跌停可能只是开始,判断顺丰至少还有5个跌停。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顺丰的股价一路下跌。自2月18日达到最高峰每股124.7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佳战绩后,顺丰的处境急转直下,股价连连下跌。与最高点相比,4月9日收盘价下跌71.48%,总市值蒸发2368亿元至3313.44亿元。

或许市场早就预测到大哥顺丰没办法了。3月17日晚间,顺丰披露的2020年财报显示数字不错,但次日开盘后,顺丰控股高开低走,盘中一度下跌5%,收于每股91.7元,下跌2.37%。

原因是2020年第四季度的数字可能会透露一些信息。财报数据显示,顺丰第四季度净利润增速仅为16%,明显慢于前两个季度超过50%的增长。这一趋势延续至2021年第一季度,并进一步跳水。

这说明虽然你是“快递界的茅台”,但顺丰的日子并没有茅台那么轻松。在竞争激烈的快递市场,因为护城河的缺失,顺丰需要不断和你的业内小弟们拼杀抢地盘。所以一路走来,顺丰不能表现出一丝疲态,否则很快就会被四通一达瓜分。

2017年,顺丰借壳上市,被视为快递第一股。然而,第二年,顺丰就在2009年出丑上市了.2018年,顺丰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当年,顺丰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34.84亿元,同比下降5.92%,资产负债率也略有上升,从2017年末的46.23%上升至2018年末的48.45%。

据统计,2018年顺达冯润、元和顺丰、贾蔷顺丰等股东减持约6050.53万股,套现约27亿元。业绩因素叠加大股东现金。2018年全年,顺丰控股股价下跌34.69%。

到2019年上半年,顺丰的快件量增速为8.54%,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增速,核心业务时效件收入仅增长4.02%。但2019年顺丰走出了一波前低后高的行情,下半年业务明显提速。其中一大原因是顺丰在2019年推出了针对电商市场和客户的“特供”新品,同时拿下了唯品会的包裹配送业务。

进入电商市场,必然拉低单票收入,影响利润。顺丰2019年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微降0.5个百分点至17.42%。但顺丰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市场,而是会继续加大资源投入。唯一的希望就是降低成本。

顺丰控股董秘甘凌去年透露,顺丰特供的价格在5元到8元之间,而特供的成本此前已经超过了10元。2019年,成本已经跌破10元,但距离5元的单价给客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0年的目标是降低50%的成本。

电商本来就是四通一达的起步区。顺丰进来后,优势并不明显。2021年2月,顺丰物流业务量6.99亿票,同比增长47.16%。然而,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更快。2021年2月快递运营数据显示,大云、申通、童渊的单量较去年增长超过100%。

顺丰虽然想从特价入手,但是很难赚钱,尤其是在四通一达价格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又杀了一只兔子,深陷价格战。只有对抗才能保住市场,这个时候降低成本几乎不可能。

繁忙日程中的错误,使收支平衡

为什么一直在赚钱的顺丰突然亏损了?

在公告中,顺丰主动说明了原因,并给出了五个因素。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需要继续拓展新业务,投资增长会带来成本压力;二是疫情延缓了资本支出的投入,顺丰的业务量快速增长,导致很多运营环节出现能力瓶颈;第三,公司正在整合业务线,初期存在资源重叠;四是春节不放假,员工补贴创历史新高;五是快递及新标准快递产品引进和专配业务快速增长,电商组件对毛利率构成压力。

顺丰冷链加盟

解释看似到位,但由于具体数据一直未披露,外界无从得知顺丰哪些业务线亏损较多,顺丰的亏损是否是战略性的,但普遍认为是顺丰在打雷。



图/视觉中国

对于顺丰一季度的亏损,一位投资人解释说,核心是两点。一是去年四季度产能投产,一季度货太少,赶不上极兔等竞争对手。结果产能闲置,运营成本还在,就亏了。二是春节成本高,尤其是今年更高,但收益少,从不赚钱变成了赔钱。

快递是一个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大哥顺丰这么多年做的就是不断加固自己的竞争壁垒。不久前,顺丰董事长王卫在财报中透露,未来用单一的同质化产品服务客户没有竞争力。客户供应链有很多痛点和需求。通过产品组合拳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顺丰这么多年布局的业务线越来越多。

一位顺丰前中层告诉AI财经:“顺丰真的很愿意投资。比如顺丰,同城亏损特别严重,短期盈利无望。但顺丰在坚持投资,是因为它是O2O领域的重要棋子,可以和美团、阿里进行博弈。”而以业务件和服务质量著称的顺丰却没有业务流,电商件发展举步维艰。

相比京东物流、四通一达,顺丰没有阿里、JD.COM这样的电商平台,也没有拼多多背靠的黑马兔。多年来一直没有电商平台捆绑,顺丰一直坚持只做第三方,派件数量无法快速增长。

迫于压力,顺丰在2020年5月开始进军低端电商市场,增加了“冷运专场”服务,以第一重13元/1kg、第二重2元/kg吸引不同规模的果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网点落户到农产品“第一公里”,以“特供”切入中低端电商市场。

一位快递行业业内人士认为,顺丰进军低端电商市场是一种被迫的防御策略。因为三通一达、菜鸟、京东物流都在不断攻击顺丰的高端客户,顺丰为了应对只能攻击自己最不占优势的电商组件。"最明显的后果是杀死1000名敌人,伤害800人."

与中国快递业的高速增长相比,顺丰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在放缓。结合顺丰此前披露的业绩数据可以发现,今年前两个月,顺丰业务虽然保持增长,但单票收入下降明显。2021年1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2.39%,2月同比下降16.93%。

从业20年的老快递员刘欢告诉AI财经社,顺丰或许想效仿非典,利用疫情红利再次腾飞。换句话说,顺丰是想通过降低单票收入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安信证券在报告中表示,电商快递龙头份额分化,烧钱打价格战仍是短期内提升份额的首要手段,拐点尚未出现。2020年,中通、大云、童渊、申通、顺丰占比分别为20.4%、17.02%、15.18%、10.58%、9.8%。与2019年相比,申通市场份额下降1.02%,顺丰上升2.2%。

红海市场不进则退。顺丰速运有很强的危机感。艾财经社了解,顺丰和中国邮政过去在春运市场处于垄断地位。今年这个格局被彻底打破了,因为竞争对手太凶了。

当主业受到威胁时,被挤压的顺丰开始四处寻找出路。除了业务投资,顺丰在第一季度还进行了两项重大资本投资,收购嘉里物流新业务布局中的国际业务,对同城增资4.09亿元发展同城业务。但除了快递板块,其他业务如快递、经济送、冷链和医药、同城快递、国际业务、供应链管理等都是亏损的。

“顺丰的亏损,一方面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寻求市场份额的价格让步。”除了众所周知的顺丰卷入电商领域的价格战外,刘欢发现顺丰一度拿六折来争夺市场,成本控制不好,容易亏损。

反映在财务数据上,顺丰出现了罕见的亏损。业内人士判断,“顺丰的资本支出仍然很高,何时走向正循环还是未知数。今年股价继续下跌是大概率。”

烧钱,快递价格战再起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整体集中度低,竞争同质化严重,物流行业一直陷于价格战等低效竞争中。在通达系、京东物流、极兔的围攻下,快递老大顺丰也是进退两难。

几次业务尝试失败后,顺丰无奈进入通达系领地抢业务。2013年11月,顺丰首次推出“电商专场”服务,均价在15元左右,比标准快递便宜近40%-50%。一度还拿下了优衣库、小米等品牌企业。



图/视觉中国

但由于自营模式成本高,顺丰承接电商件后装载率不高,利润直接受到影响,不得不停止业务。但随着2018年在拼多多上市,王微再次想低价获取新市场,进而推出专场系列,进攻电商组件市场。当时新业务上半年实现了54%的增长率,但后期还是被利润低的老问题耽误了。

2019年5月,顺丰推出性价比更高的“特价”产品,单票均价进一步降至8-10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主要针对日送票1000张以上的商家,收货成本会相应降低,效果立竿见影。2019年下半年,顺丰月度业务量同比增速稳定在50%,经济板块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冲上31%。

对于顺丰来说,低价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可以提升业务量,但无法抑制单票收入的下滑。一季度巨亏与顺丰开启新一轮低价策略有关。

就在顺丰一再降价攻击下沉市场的时候,品多多背后的印尼兔单量搅动了市场。上线互联网后的一年内,极兔就达到了稳定的日订单2000万,扰乱红海的快递市场。小兔哥显得来势汹汹。通达系花了十几年才完成这个数据。

几经交手,SF屡败屡战,一直处于漩涡之中。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王卫另辟蹊径,称顺丰致力于成为拥有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技术服务公司,并持续投入科研开发。

刘欢还解释说,快递的配送不像小件物品。小件物品基本实现了自动扫描、自动分拣、自动装袋,但快递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做一条自动流水线。“这个投资挺大的。我估计顺丰会推出一些全自动设备。”

无论是急于依靠低价策略撬动新世界,还是投资科研提升高端服务,顺丰都必然会烧钱。估值上千亿的顺丰,一旦开始长期价格战,长期用亏损,整个行业势必发生巨变。

有业内人士将顺丰亏损定义为标志性事件,老板亲自烧钱抢市场,对于中小快递公司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极有可能在老板们的炮火中全军覆没。王伟坦言,现在的快递行业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谁能走到最后,比拼的是资金实力。

4月8日,据《LatePost》报道,极兔再次完成18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78亿美元。这一估值已经超过童渊、申通、大云的市值,仅次于在港股上市的中通。背靠拼多多,有数量优势,又不缺钱,所以兔子能在快递行业异军突起。

顺丰高管在财报沟通会上谈及极兔时,曾说“规模再大,也留不住市场。从我们的战略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

一些顺丰中层将顺丰的亏损解读为“战略亏损”,将其归结为季节性经营成本增加和大量扩张性投资导致的账面亏损,这些都是为了未来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参考JD.COM、美团等。为了抢市场,都是战略亏损多年,然后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说盈利就是盈利。

正因如此,一些快递领域的专家对顺丰的业绩预测并不感到意外,认为更符合预期。“顺丰推迟了很多应该在2020年完成的资本支出,同时也在加大力度拓展全产业链。接下来,它将大大增加资本支出和空。”现在顺丰在努力把握市场主动权和高地,长远来看可以进一步提升更多的领先优势。

王卫强调,顺丰速运及所有新业务板块正处于扩大网络建设和市场份额的关键阶段,是公司围绕长期战略构建综合物流能力的必要投资。公司相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综合能力的增强,将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虽然希望是美好的,但由于业绩亏损引发的不满,王微在4月9日的股东大会上作出道歉,称由于管理疏忽,第一季度的业务没有做好,他承诺“不会再发生类似问题”。

(应采访对象要求,刘欢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