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作文(向着复兴梦想的新跨越——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题:迈向复兴梦想的新跨越——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打开列时:

历史照亮未来,奋发图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党心、军心、民心凝聚在[/k0/]之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活跃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斗争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即日起,新华社开设“奋进·新招·新时代”专栏,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发展成就,展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锐意进取、谱写新篇章的光明前景,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新华社记者谢、、魏玉坤、报道

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

这是一次自信自强的历史性跨越: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逐梦风雨。

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勇争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信心更加坚定。

新气象,现代化的新征程

新年伊始,列车飞驰在新建的赣深高铁上,跑出老区与特区之间振兴发展的“加速度”;“东西计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将构建数字时代的“新经济地图”。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首次迎来细嘴鸥“新客人”,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今天的中国,时代无数,风景无数,气象万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跃升至114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告别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在新时代加速奔跑——

连续多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1年达到53.3%;内需贡献率连续7年超过100%;高技术制造业比重由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中国创新指数的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35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高水平的技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稳步攀升。“嫦娥五号”探月;田文-1”落入火海;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面向全球开放;中国空站开启“人长久留”新阶段;自建的“雪龙2号”挺进极地;“九章二号”量子计算雏形出来了,解决具体问题比超级计算快几十亿倍...

人民福祉不断提升,幸福生活质量更加美好——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继续扩大;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多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亿多人...

为了谁?如何发展?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给出了强有力的回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决战脱贫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走向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党推进经济建设、绘就人民幸福生活美好画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加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设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开放的中国充满动能——

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中国大市场吸引力与日俱增。

日前,上海举行新年首场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53个外资项目集体签约,总投资54.4亿美元。签约项目中,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21个。

出席签约仪式的蔡司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兼数字化转型官Mark Li也表达了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计划。“四年来,我们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这个窗口,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动能。”

在世界经济寒潮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中博会、广交会、中博会等国际经贸盛会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壮大,中欧班列昼夜不停,疫苗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和暖意。

外媒评论称,中国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可靠火车头”之一。

新动作,在改变中开启新游戏

“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立一个后疫情世界?”

面对这一重大课题,2022年1月17日,***总书记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作出了深刻回答:“我们要善于从历史的长期比较分析中思考,也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孕育新机遇,在变化的形势中开启新机遇”。

问题是时代的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面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始终保持航向稳定。

经受疫情“压力测试”,为民初心解读谈话——

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2022年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达到91%,在28个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

这份信任来自于“谁都不放弃”的强大保障。

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百岁老人到新生婴儿,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总书记的话重如千金。

这种信任来自于对经济稳定复苏的信心和底气。

从“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恢复生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到经济发展稳步回升,中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开辟改革发展新境界-

回到2012年。

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首次跌破8%。与此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

2012年12月,在党的十八大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一味追求高速度。”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此后,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到提出新常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明确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总体要求。”“这不仅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也是所有地区在发展中必须贯彻的要求。”

我们党对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思路,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调整和改变世界形势,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运行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的疫情也加剧了反全球化的趋势,国内护理的倾向有所增加。

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是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布局和先手棋。是新的发展阶段要推进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总书记明确指出。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机构开放...发展的动力正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改革开放正在走向更高的水平。

七年,第六次资料片!

日前,随着鄂尔多斯、景德镇、襄阳、喀什等27个“新面孔”的加入,截至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达132个,覆盖30个省区市,形成了内地与海外联动、东西部互助的全国发展格局。

“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开始新的,在步骤中前进

仰望星空空,中国航天正在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全面建成运营中国空站,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未来五年,中国将在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继续迈出高水平自力更生的新步伐。

新的开始,铿锵的步伐,更多的自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容应对重大挑战-

2022年1月24日,***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是“努力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

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基于中国发展阶段和国情,预示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大幅度的碳排放强度削减,在历史最短时间内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凝聚全党全国的力量来完成。

中央系统规划和总体部署,构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绿色转型,充分说明加强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要求不是空抽象的,要落实和体现在各个方面和环节。

九年多来,一系列基础性、创造性、战略性措施相继出台,确保党始终引领中国航船沿着正确航向航行。

9年来,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对规律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

推动体制机制和治理体系与时俱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更大活力-

股票发行注册制全方位改革、服务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推进机构开放、风险化解处置、监管转型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两个不动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宏观经济治理,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治理中国”正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浙江召开共同富裕高质量开发建设示范区,部署新一年“任务清单”。

“治国之道,在于富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第一次如期举行的全球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背后是无数人为大家离开了家园。

在脱贫攻坚战中,300多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一线,有的甚至把生命定格在了他们永远为之奋斗的土地上。“这是中国的力量”!

江山是人民的,人民是江山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成就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面向未来,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是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一定会有压倒性的力量。

“今天,中华民族展现给世界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走向伟大复兴。”* * * *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显示了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力量。

来源:新华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