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在创办1号店之前,是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中国国家级专家。1号店网站正式上线。自成立以来,1号店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13年实现销售业绩115.4亿元。截至2013年底,1号店已售出340万个SKU,涵盖食品饮料、生鲜、进口食品、美容护理、服装鞋帽、厨卫清洁用品、母婴用品、数码手机、家用电器、家电、保健器械、电脑办公、箱包、珠宝、手表、运动户外、礼品等14个品类。截至2013年底,1号店注册用户5700万,移动端注册用户超过1500万。
2014年B2C市场份额中,1号店仅占1.4%,远远落后于阿里和JD.COM,也被苏宁、国美、唯品会和亚马逊中国超越。1号店的问题在于其优势品类日用品中,利润薄,物流成本高,只能拓展到其他品类。但无论是3C、书籍还是服装,都有各种严格的管控,1号店想要有所突破并不容易。再者,网上超市1号店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也需要大量的营销活动来改变。
于刚走后,大量高管也离开了1号店。也许1号店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远。苹果入股10年后,1号店卖得差不多了,平安占了80%的股份。2011年5月,平安保险将其持有的1号店20%的股权出售给沃尔玛,同时沃尔玛出资购买用于兑现1号店管理层与平安集团签订的股权激励协议的股权。2012年10月,沃尔玛对1号店进行增资。通过股权稀释,1号店管理层和员工所持股份仅剩11.8%,而平安保险持股降至36.9%,沃尔玛控股为51.3%。管理层股份被严重稀释,话语权得不到保障,与沃尔玛的对赌协议,早已为今天1号店创始人团队的离职埋下伏笔。
现在1号店还在靠低价冲动,未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作为沃尔玛传统零售企业的老板,他对1号店的态度也比较暧昧。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如果把沃尔玛的线下超市打开,进行O2O改革,1号店一定会起死回生。不过,很显然,沃尔玛暂时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去扶持1号店。
目前B2C第二梯队中,苏宁和国美都有庞大的线下体系支撑。然而,在综合品类扩张中失利的Dangdang.com、1号店和Amazon.com似乎日子都不好过。是继续走综合平台的道路,还是靠自己的优势品类活下去,是这些公司目前最核心的问题。相反,以垂直为主的唯品会和聚美优品,目前已经独立上市,市值和盈利能力都不错。
是放弃孩子生存,还是继续寻求新的机会,是目前1号店的核心问题。
微信官方账号:dskb123(电商快递)
边肖微信号(mingshao6754)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