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屡创票房新纪录。2017年,《战狼》票房56亿,成为国产电影票房史上的标杆,也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最近正在热映的《求生不得》上周末获得全球票房冠军,创下票房增长新纪录,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通过收集整理2018 Q2国内在线电影票务行业相关数据,配合用户调研,对国内在线电影票务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线电影票的比例逐年上升
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40.7亿元,同比增长48.7%,在线电影票务市场进一步扩大,占总票房的65.7%。2016年后,随着票务平台用户数量的增加,线上渠道成为不可回避的发行环节。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深度介入产业链,从联合发行、联合制作到主发行、主制作。
淘宝电影5月独立设备数最高
猫眼电影月独立设备数303万台,环比下降8%。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猫眼相关的在线票务平台均在环比下降,其中最先发展在线电影票务的格瓦拉环比下降14.1%,娱乐票下降6%。2015年,微影时代收购格瓦拉;2016年,光线收购猫眼;2017年9月,猫眼与微影时代娱乐票合并。
万达院线月独立设备量80万台。虽然不高,但万达掌握了影院的终端资源,形成了“制作”、“发行”、“放映”的完整产业链。2016年7月,随着收购时光网,万达对电影的影响力从影院建设和电影制作延伸到负责营销的影评网站。同时,时光网也是国产电影衍生品的开创者,月独立设备121万,环比增长7.9%。
在线票务平台发展阶段
2013年,美团影业更名为猫眼影业。2014年,淘宝影微时代成立,在线电影票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大在线电影售票平台通过烧钱补贴抢占用户,扩大市场份额。现阶段,凭借资本优势,微票、淘宝电影、百度糯米、猫眼电影脱颖而出,中小平台逐渐退出市场。此外,借助流量和渠道优势,平台拓展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参与电影制作、宣传等环节,布局电影全产业链。
2016年后,随着门票补贴的逐步减少,在线电影票务平台进入整合期,追求平台间的差异化发展,深挖行业上下游盈利模式,从“烧钱”的上半场走向“赚钱”的下半场。
票价优惠是用户选择平台的主要因素
其次,用户更关心购买电影票的入口。为了方便不下载APP正常购票,目前猫眼门票的入口包括美团、大众点评、微信、QQ钱包等。,而淘宝电影的入口包括手机淘宝、支付宝、微博、优酷、高德地图等此外,平台上的影评、衍生及周边产品、相关信息的质量也是用户更看重的因素。
在线电影售票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平台要拓宽票务服务领域,增加演出、赛事等票务内容,打造娱乐闭环。此外,衍生品是一个巨大的未开发市场,也是在线电影票务新的盈利点,各平台应积极参与衍生品的设计和制作。
速途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在线电影售票平台的预售数据已经成为影院布局的主要依据,其中部分新片可能会通过刷票的方式增加布局,干扰影院的正常运营。如何解决线上线下的矛盾,避免线上电影售票平台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在线售票平台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海量用户数据参与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布局,介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宣传。根据用户画像,还可以帮助电影制作方精准定位电影观众,辅助影院布局,提高影院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