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疫情快要结束的时候,没想到欧洲主要国家都失控了。对于欧洲来说,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已经成为新的疫情中心。
但欧洲一直是中国进口奶粉的最大来源地,面临边境封锁、运输和物流的限制。进口奶粉的线上线下供应会受到影响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展开了调查。
疫情蔓延,欧洲奶粉遭遇最大挑战
聊天截图来自微信海外奶粉粉丝群
3月26日,奶粉海外粉丝写下“欧洲奶粉怕传染吗?”信息,引起很多宝妈的恐慌。
奶粉不会传染吧?病毒没有细胞是活不了多久的,除非在超低温下冷冻。
你现在买的都是几个月前做的,不怕吗?
奶粉有各种消毒,不能有病毒和细菌。
与此同时,网上流传的还有2019年被海关拒绝入境的奶粉、牛奶、乳制品名单。(表附在文末,可以相互参照)
据统计,2019年,我国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34.55万吨,同比增长6.5%,主要来源于欧盟的71.6%,新西兰的20.1%,澳大利亚的3.7%。(来源:海关总署)
尽管欧洲国家普遍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继续蔓延,多国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创历史新高。
截至3月25日,在欧洲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74386例,死亡7503例。西班牙确诊47610例,死亡3434例。德国确诊31554例,死亡149例。法国确诊25233例,死亡1331例。荷兰确诊6412例,死亡356例。奥地利确诊5560例,死亡31例。
欧洲一直是中国进口奶粉的最大来源。达能、美素佳儿、雅培、美赞臣、Arla等部分工厂位于欧洲,赫普诺凯1897、圣元优博、健和合生元、健康时代等中国企业也位于欧洲。
随着欧洲边境封锁,奶粉的运输物流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海运将面临集装箱短缺,海运空的运输价格是否会因为国航空的停运而上涨也未可知。
业内预计,欧洲的疫情危机很可能是欧洲奶粉品牌失去中国市场的危机。如果疫情继续在欧洲蔓延,还可能给原料、生产、空运输等带来困难。,后续影响无法评估。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在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疫情爆发后,婴幼儿奶粉因为疫情控制而断奶,物流配送一度陷入困境,这一幕也正在欧洲上演。无论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是注定的。
目前国内企业有两个优势。国外市场份额可能被国内企业抢走。目前国内整个疫情控制是最好的,这是中国品牌奶粉未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图片来自互联网
那么,奶粉会感染疫情吗?3月26日,一位资深奶粉鉴定师在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病毒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生存。而且还有时间和温度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奶粉都会经过高温工艺和无菌操作。对于洋奶粉来说,从代购到国内上市不会存活那么久,存活率几乎等于零。
到目前为止,没有在食品中发现流行性病毒。流行性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人体接触的飞沫,从口腔通过鼻腔进入人体,才会生病。奶粉的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没有给这些病毒生存的机会。
海外奶粉在电商平台和保税中心增速放缓
代购微博很多朋友圈宣称“欧洲疫情扩散很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控制住,购买困难,建议大家多囤货”。
一位德国代购告诉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疫情肯定不会在一两天内稳定下来,所以从国外到国内的航班一直很少。很多物流公司也选择不邮寄到中国。
现在不是中国的疫情。现在疫情在欧洲蔓延。如果我们不囤积牛奶,如果德国或者整个欧洲成为重灾区,那我们连奶粉都采购不到,也就没有发货的可能。
图片来自海外网
相比个人代购,电商平台的销量如何?3月26日,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了JD.COM零售消费品事业部母婴采购市场部进口母婴业务负责人刘宏伟。他表示,海外疫情爆发以来,欧洲地区由于品牌工厂的生产调度和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略慢,但JD.COM平台上欧洲奶粉整体销量仍同比增长80%,销量不减。
业内分析,欧洲等外资巨头的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有多种模式:一是奶粉品牌一般贸易出口,二是代购(海淘),三是跨境代购。目前海淘和跨境购已经受到这三种的极大冲击。
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疫情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如封城、全国关闭、实行交通管制、限制民众外出和步行等,导致厂家物流紧张、原料组织困难、货物运输困难。这是对全球婴儿配方奶粉行业的一大考验。
关于跨境电商和海外代购,这次疫情对标准化跨境电商的影响没有那么严重,因为他们的物流能力、供应能力、组织能力、应对能力都比较强,容易操作。
对于那些私人个人购买者来说,受到资金、供应等因素的限制,情况和结果各不相同。
大家都在家里孤立的忙碌着,走路活动受限。其次,他们手里没有粉,第三物流受阻,奶粉送不出去。有些人即使手里还有一点奶粉,也无法在店铺关门的时候补货,更不可能直接从厂家进货。
疫情带给他们的是代购业务的阶段性终止和瘫痪,这不仅是生意的惨淡,更是商机的灾难。
由于这场疫情,国内消费者被困在家里太久了,他们无法自由地直接在尚超和商店购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在网上购物,从而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增长。
原本从海淘购买,疫情爆发后转到跨境平台买奶粉。这种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也是消费选择的一种进步。
亦庄保税中心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此次疫情影响,大量中国及留学生从荷兰、德国、法国、英国等地回国,无人购买。欧洲大牌奶粉买菜,生意没受太大影响。大家都在消除库存,店里销量略有下降。
目前国外正在经历疫情的快速蔓延,中小物流公司深受其害,因为运费剧增,包机停飞,直邮失败,跨境采购链断裂。
从事代购多年的微信商家张女士告诉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她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目前也没有库存。你不可能在每个商店都买到它。欧洲大概没有奶粉。
全球疫情是否影响奶粉产业链和供求关系
图片来自互联网
海关总署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56家欧洲婴幼儿配方乳业生产企业在中国获得注册资格,其中法国13家,荷兰12家,德国6家,爱尔兰4家,西班牙4家,丹麦3家,意大利、芬兰、瑞士、波兰各2家。
那么,欧洲本土奶粉是否能充足供应中国市场?3月26日,总部位于法国、在荷兰、爱尔兰和德国均设有工厂的达能集团回应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称,在生产方面,中国政府和欧洲政府都高度关注疫情期间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的供应,达能在全球的主要工厂都有相应的预案,保证充足的库存和正常供应。
供应链方面,疫情期间,为保证跨境电商产品的及时供应,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增加空出货量,公司也加紧与海外工厂协调,确保更多奶粉供应中国市场。
在产品质量方面,工厂和供应商一直严格遵循食品安全、质量和卫生的最高标准,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
已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安全和卫生的生产环境。比如疫情期间,工厂每班都会消毒。
达能的婴儿配方奶粉产品在中国市场供应正常,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JD.COM也表示,除了部分品牌工厂因疫情减产,面临断货风险外,大部分品牌暂时可以保证充足的货源,并将继续跟踪海外疫情发展,在京东的帮助下尽力保证消费者的货源。COM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同时,他还表示,JD.COM的进口奶粉货源充足且相对稳定,JD.COM一直关注品牌供应链,品牌会优先保证JD.COM的库存。
目前我们所有的进口奶粉产品都是品牌或品牌授权公司直接合作,可以实现一罐一码区块链的溯源,从源头到消费者的所有环节都可以追溯!
但是进口品牌还是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一方面,要应对疫情。如果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原料供应不足,物流,工厂停工,就会导致减产或者停工,导致供应紧张。
另一方面,即使未来生产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物流运输时间过长或成本增加,奶粉成本也会上升。如果空的运输成本翻倍,奶粉价格不上涨,奶粉品牌需要自己承担成本。
如果价格上涨,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消费者是否会转向牛奶的问题。一旦价格上涨,就会流失一部分消费者,争夺市场的机会就会减少。
附:2019年海关拒检奶粉、乳及乳制品清单
文章:塔尼尼
中国食品安全网邮件新闻线索:wwwcfsncn@163.com
新闻热线:010-63703068
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请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