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又涨价了,因为能抓的青蛙越来越少了。
这两天主流饲料厂的牛蛙收购价都涨到了16元/斤,个别价格涨到了16.5元/斤,有的价格甚至更高,目的只有一个,抢货。
也有人说,非主流价格有时只是为了煽风点火,一般都不是知名饲料厂,为了“吸流量”故意开出更高的价格。“事实上,即使饲料厂提供更高的价格,也只是为了购买使用该品牌饲料的青蛙。至于这个价格最后收了多少斤,谁也不知道。牛蛙市场套路深。”
相比4月初,现在的价格至少涨了2块钱,手里有青蛙的养殖户一个棚要多卖几万,其中的暴利就不用说了。但由于短时间内没有新的青蛙上市,估计未来仍有空的涨幅。“如果快的话,估计6月下旬、7月份会有新青蛙陆续上市,而在此之前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涨价的可能性很大”。
这一波牛蛙涨价的原因,一方面是主产区缺货,广东、福建、江西、安徽、广西、湖南等地库存很少。养殖网了解到,养殖户目前仅有的青蛙规格普遍太小。“规格太小,即使是16块的价格,农民也不会卖青蛙,所以现在抓青蛙就像抓没有头的苍蝇,从东抓西抓,很乱,价格又高又乱”。
另一方面,随着五一临近,市场需求在慢慢增加,终端备货需求在增加。“现在国内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小。每到周末,市场消费相当可观。五一五天假期肯定会刺激牛蛙的消费,这也是产区养殖户等待涨价的一大因素。有些人甚至期望在短时间内突破20大关。”
16元一斤牛蛙的进价是什么概念?如果养殖成本6元,亩产2-3万斤,每亩纯利润20-30万。通常,产量越高,平均成本就会比正常水平低。所以,亩产30万以上的青蛙高产量农民不是在胡说八道,而是这些人属于金字塔的顶端,所占比例极低。但在现在的行情下,每亩赚20万应该不难。这个利润对于整个养殖业来说也是非常恐怖的。
牛蛙总觉得是暴利,但所谓的暴利也是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从多年用养殖网追踪牛蛙的经验来看,牛蛙养殖有三个突出的风险。
未来牛蛙的涨价趋势会是怎样的?会一直涨下去吗?还是有涨一点,跌一点,再涨一点的趋势?水产网从几大水产市场了解到,过去几年,价格涨幅很少一路走高,暴涨。“绝大多数都是上去一波价格,然后把价格涨幅放缓,价格稳定几天,甚至降几天,然后继续涨,未来的价格涨幅很可能也是这个趋势”。
五一临近,牛蛙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整体供求格局已经非常明朗。即使现在的价格停在16美元,农民也不会卖青蛙。“蛙农的胃口被吊起来了,信息越来越透明,很难再抓到便宜的青蛙了。买家只能涨价,至少先撑过五一”。一些收购商的言外之意是,五一前肯定会继续涨,五一后就大概率跌价。
不过蛙人朋友可以放心,即使五一后价格下跌,也只是“节后三天跌”的习惯规律,肯定不会继续跌的很惨。“只要牛蛙没问题,一旦摔得太狠,蛙农就不卖了”。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现在价格涨得很高。涨价后,终端采购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是五一关口,肯定不会涨到一定程度,所以不排除五一过后青蛙价格会略有放缓,等市场慢慢适应后再涨”。
青蛙价格涨了大家开心吗?首先,经销商压力很大,收蛙价格高,但供应给买家的价格不一定同时上涨。一旦价格大幅上涨,经销商的利润就会被压缩。“而一旦出现亏损,经销商的压力会更大。价格便宜的时候,死青蛙无所谓,价格太贵又有死青蛙,压力就更大了”。
其次,涨价不可能让所有农民都高兴。手里有青蛙的养殖户当然高兴,但是对于暂时没有手里有青蛙的有经验的蛙农来说,疯狂涨价带来的潜在危害是非常大的。“很多外行不了解情况,看到价格飞涨就会跟风,这对现有的蛙农来说是一种风险。价格涨跌是有周期的,随意跟风不仅容易让你吃亏,还会拖累已经入市的蛙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