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罗)记者从北京银保监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通过投资理财让自己的“养老钱”保值增值,以减轻子女负担,更好地安享晚年。然而,一些老年人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陷入了犯罪分子的诈骗陷阱,遭受了财产损失,影响了晚年幸福。北京银保监局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四类“投资误区”。
误区一:跟风投资。有的老人“看邻居投资理财”。别人炒股,别人买基金,他买基金,别人买他买什么理财。老年人在投资渠道上不要跟风,投资要清醒,理性,不要盲从,否则一辈子的积蓄可能就白费了。
误区二:盲目投资。一些老年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油嘴滑舌的人欺骗。他们在不太了解产品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导致资金损失。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了解产品背后的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措施,不要盲目被动。
误区:贪婪投资。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高息”为诱饵,集资诈骗,很多老人因为被骗走高额利润而血本无归。集资诈骗通常虚构与其承诺回报相符的项目,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利润来源,容易出现资金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
误区四:借钱投资。一些老年人错误地将投资直接等同于赚钱,认为花钱投资就一定能赚到钱,从而导致借钱投资、杠杆炒股等高风险行为,一不小心就会背上沉重的债务,严重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老年人在投资时要记得量力而行,从自身经济实力出发,避免高于自身能力的风险投资行为。
为保障财产安全,护航幸福晚年,北京银保监局提醒老年消费者,科学理性投资理财,做足功课,量力而行。一是学习金融知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二、科学理性投资,抵制诱惑,不贪高利润;第三,选择正规机构,和家人商量;四是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