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多多,5斤铁葱,9.90元,顺丰包邮。
这说明品多多空的未来很大;
从反面说明顺丰日子不好过;
更进一步,以“快”而自豪的JD.COM日子不好过了。
(快递行业没有明显的分化,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价格战)。
都说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是多、快、好、少。
我认为“省”是根目录;
好,多,快是子目录;
没有“省级”根目录,这是很多零售商倒闭的原因。
1、阿里巴巴vs拼多多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是当之无愧的武林霸主。
但是这个领导不放心。品多多用“省”根目录定位的时候,阿里的根基已经不稳了(好,多,快)。
拼多多的优势是购买农产品和日用品的频率极高(市场规模大于服装电器),这是阿里的软肋。这种差异化的竞争,让拼多多拥有了强大的局部优势(三倍于敌人的兵力,集中优势打歼灭战),也让阿里无可奈何。
阿里要想赢回“省级”根目录,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显然,光靠聚划算和拼多多来对付拼多多是不够的。
如果有一天,拼多多以“省”根目录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时候,未来有可能与阿里平分天下。
(做好心理准备。以黄征的性格,拼多多亏损的时间会比人们预期的更长。黄征说,花在100亿补贴上的每一分钱都是投资,是值得的。如果股东受不了,我可以用自己的股票补贴公司的亏损)。
好紧张。其实我觉得拼多多和阿里的竞争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更像是一个领袖携手做大市场(因为零售市场大到养不了几条大鱼,最受伤的还是线下的零售商)。
两个高手过招(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对JD.COM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2、JD.COM
JD.COM没有“省级”的根目录,就算你再努力,日子也不好过。
JD。COM的强项是“自营3C家电”+“物流”,也就是有“好”+“快”子目录
我们知道:有差异化的产品是制造业的朋友,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是零售业(电商)的朋友
JD。3C家电是差异化商品(JD。COM作为渠道没有定价权,包括前几天和美的签约未来三年销售1500亿)。
“好”对于很多竞争:都是无差别商品(日用品、农产品、家纺)。这些商家打价格战的时候,拼多多占了渔民的便宜。
JD。COM的“快”:JD.COM建工物流花了不少钱,但在快递行业没有明显区别,面临价格战。而且竞争对手的效率提升很快,连顺丰都掉了身影。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得更好?
之前有点担心阿里会通过物流打压拼多多。现在这个想法不成立,因为物流行业产能过剩。特别是京东物流的运力并未饱和,未来还要依赖拼多多的订单。
因为JD.COM做不了“省级”的根目录,所以只靠“好”+“快”子目录是建不起护城河的,不管花多少钱。因此,JD.COM注定未来日子不好过(糟糕的商业模式)。
3。唯品会
唯品会很有意思。可以是品牌特卖(折扣)中的“省”根目录加“好”子目录。如果它能专注,唯品会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br/】我去过唯品会的线下店,他们确实处理尾货(装修不好,货感觉有点旧),但是人气还不错。
4、小米
很多人看不懂小米,分不清它是制造还是零售。其实小米是在用零售思维改造制造业(用零售“省”的根目录作为制造业)
简单来说:小米是制造企业(靠品牌)+零售业(小米之家,品牌多元化),俗称双轮驱动。
先说制造业
我记得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100亿补贴)采访时说:“在日用品、食品等产品上,用户会更看重性价比,但在3C数码产品、美妆产品等产品上,他们会想追求更好、更贵的产品。(@仓友嘉措-Leo不认同达达的观点)
这说明手机(或者制造业)长期来看是跟“性价比”(省)过不去的,“好”才是制造业的根本。
我记得大道说“我没见过成本优势变成护城河。很少有企业能长期保持低成本,制造业好像没见过。而且靠自己产品卖低价的企业很难长久,至少我没见过。这是我的看法。"
这句话我想了很久,我很赞同。谁能举一个制造业靠低价卖产品活了很久的企业的例子?
此外,零售
小米零售与拼多多、阿里、JD.COM、唯品会等平台商是不同的概念。
有人说小米学Costco: Costco是纯零售商。你见过Costco每年需要投入几百亿开发新品吗?不投资就马上被淘汰?所以小米和Costco不一样。
小米用零售思维改造制造业。本质上,小米主要是制造业,后者延伸到零售业。【/br/】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小米是在用制造品牌做零售业务,俗称品牌多元化。
所以零售的部分都用小米品牌,比如小米空、小米电视、小米马桶、小米旅行箱、小米牙刷、小米牙膏、小米手电筒、小米毛巾等等。
因为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是零售商(电商)的朋友,小米打不过那些有差异化产品(品牌)的商家,比如美的、格力、老板、海尔。
小米能做好的就是小家电、电视等。,没有明显的区别。
双轮驱动的小米,应该优先考虑。我觉得小米的主营业务是制造,其次是零售。
小米现在能做到十八般武艺,是基于零售业“省”的根本,或者说是“极致性价比”。
“好”是制造的根,“省”是零售的根。
小米(主业)如果做不到“好”而只是求“救”,迟早要吃亏(因为成长是有害的)。
5、苏宁
多快好省苏宁是哪家?其实在子目录里只占“好”。
只靠“好”子目录,生活怎么会好?
苏宁的“好”和京东差不多。COM的,(3C家电)产品没有定价权。
更严重的是线上线下的相互沟通,现在是多元化(家乐福收购等。).
我看到孙为民说:做生意,努力比选择更重要。
苏宁真的很努力,有目共睹。它努力整合线上和线下,快递和多元化(家乐福收购)。问题是,你能努力工作吗?正确的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努力和选择,@ fun应该有发言权,10年前苏宁被茅台取代)。
总之,苏宁的问题很严重。做的越多,赚的越少。
总结:方丈有句名言(互联网行业):“老二必须死”,但不适用于电商。因为这个池子足够大,可以养很多鱼(有待区分)。
因为美国基础设施完善,前10大零售商只有两家电商,但是因为我们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商蓬勃发展。中国未来10大零售商,估计前8名都是电商。所以阿里,JD.COM,拼多多,唯品会,苏宁等等。都会在未来存活下来。但是许多线下零售商(百货商店)没有未来。
备注:本文基于简单常识,不构成投资建议。
作者:兹利亚